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頻譜分析儀的原理、操作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64767
- 條形碼:9787560664767 ; 978-7-5606-647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頻譜分析儀的原理、操作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頻譜分析儀原理、操作與應用的專著, 主要內容包括頻譜分析基礎、超外差頻譜分析儀的工作原理、頻譜分析儀的基本特性;以Agilent 8560EC系列頻譜分析儀為例,簡述了頻譜分析儀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給出了相應的操作硬軟鍵菜單和操作測量示例;著重介紹了頻譜分析儀在無線電測量領域中的應用及其測量方法,并給出了大量的工程測量實例。 本書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 本書可供從事通信、無線電測量與計量、測試儀器與儀表、微波測量、電磁干擾測量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亦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老師、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用作參考書。
頻譜分析儀的原理、操作與應用 目錄
**篇 頻譜分析儀的原理
第1章 頻譜分析儀的發展及分類 3
1.1 頻譜分析儀的歷史與發展趨勢 3
1.2 頻譜分析儀的分類 5
1.2.1 帶通濾波器分析儀 5
1.2.2 快速傅里葉變換分析儀 6
1.2.3 掃頻頻譜分析儀 7
1.2.4 實時頻譜分析儀 8
第2章 頻譜分析基礎 9
2.1 頻域與時域的關系 9
2.2 傅里葉級數 11
2.3 傅里葉變換與逆變換 14
2.3.1 傅里葉變換 14
2.3.2 傅里葉逆變換 15
2.4 離散傅里葉變換 15
2.5 快速傅里葉變換 16
第3章 超外差頻譜分析儀的原理 17
3.1 超外差頻譜分析儀的原理及組成 17
3.1.1 超外差頻譜分析儀的原理結構圖 17
3.1.2 RF輸入衰減器 18
3.1.3 低通濾波器或預選器 20
3.1.4 混頻器 20
3.1.5 本地振蕩器 21
3.1.6 中頻增益放大器 21
3.1.7 中頻濾波器 21
3.1.8 包絡檢波器 22
3.1.9 視頻濾波器 23
3.1.10 顯示器 24
3.2 超外差頻譜分析儀的調諧方程 25
3.3 超外差頻譜分析儀測量信號的應用舉例 28
第4章 頻譜分析儀的基本特性 30
4.1 頻率特性 30
4.1.1 頻率范圍 30
4.1.2 頻率分辨率 31
4.1.3 頻率精度 36
4.2 幅度特性 38
4.2.1 幅度范圍 38
4.2.2 噪聲系數與靈敏度 39
4.2.3 動態范圍 44
4.2.4 幅度精度 47
4.3 掃描時間 48
4.3.1 模擬濾波器對掃描時間的影響 48
4.3.2 數字濾波器對掃描時間的影響 50
4.4 頻譜分析儀常用術語匯編 50
第二篇 頻譜分析儀的操作使用方法
第5章 Agilent 8560EC系列頻譜分析儀 55
5.1 前面板 55
5.2 后面板 58
5.3 顯示器的屏幕注解 59
5.4 主要技術指標 62
5.4.1 頻率技術指標 62
5.4.2 幅度技術指標 63
第6章 頻譜分析儀硬軟鍵功能與操作 67
6.1 基本功能鍵 67
6.1.1 【FREQUENCY】頻率鍵 67
6.1.2 【SPAN】掃頻寬度鍵 72
6.1.3 【AMPLITUDE】幅度鍵 73
6.2 碼刻功能鍵 76
6.2.1 【MKR】功能鍵 76
6.2.2 【MKR→】功能鍵 80
6.2.3 【FREQ COUNT】功能鍵 81
6.2.4 【PEAK SEARCH】功能鍵 82
6.3 控制功能鍵 83
6.3.1 【SWEEP】硬鍵 83
6.3.2 【BW】硬鍵 84
6.3.3 【TRIG】硬鍵 86
6.3.4 【AUTO COUPLE】硬鍵 88
6.3.5 【TRACE】硬鍵 89
6.3.6 【DISPLAY】硬鍵 94
6.4 儀器狀態功能鍵 97
6.4.1 【PRESET】硬鍵 97
6.4.2 【CONFIG】硬鍵 99
6.4.3 【CAL】硬鍵 101
6.4.4 【AUX CTRL】硬鍵 103
6.4.5 【COPY】硬鍵 104
6.4.6 【MODULE】硬鍵 106
6.4.7 【SAVE】硬鍵 108
6.4.8 【RECALL】硬鍵 109
6.4.9 【MEAS/USER】硬鍵 109
6.5 數據控制鍵 111
第三篇 頻譜分析儀的應用
第7章 幅度與頻率測量 115
7.1 頻譜分析儀校準信號測量 115
7.1.1 校準信號測量的原理 115
7.1.2 校準信號測量的方法 116
7.2 兩個頻率相近的信號測量 120
7.2.1 兩個等幅信號測量 120
7.2.2 兩個不等幅信號測量 122
7.3 低電平信號的測量 124
7.3.1 利用RF衰減器測量低電平信號 124
7.3.2 利用分辨帶寬測量低電平信號 125
7.3.3 利用視頻帶寬測量低電平信號 126
7.3.4 利用視頻平均測量低電平信號 127
7.3.5 低電平信號測量的應用舉例 128
7.3.6 低電平信號測量的修正 131
7.4 大功率信號測量 133
7.4.1 衰減器法 133
7.4.2 定向耦合器法 134
第8章 傳輸與反射特性測量 136
8.1 插入損耗測量 136
8.1.1 兩端口待測件插入損耗測量 136
8.1.2 單端口待測件插入損耗測量 139
8.1.3 無端口待測件插入損耗測量 148
8.2 增益測量 152
8.2.1 高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測量 152
8.2.2 低噪聲放大器的增益測量 153
8.3 1 dB壓縮點測量 155
8.3.1 1 dB壓縮點的概念 155
8.3.2 低噪聲放大器的1 dB壓縮點測量 156
8.4 電壓駐波比測量 157
8.4.1 雙端口待測件電壓駐波比測量 158
8.4.2 單端口待測件電壓駐波比測量 159
8.5 吸波材料反射電平測量 160
8.5.1 測量原理 160
8.5.2 測量方法 162
8.6 頻率選擇面的傳輸與反射系數測量 162
8.6.1 頻率選擇面的概念和傳輸與反射系數的定義 162
8.6.2 傳輸系數測量 163
8.6.3 反射系數測量 165
8.6.4 工程測量實例 167
第9章 調制特性測量 169
9.1 幅度調制特性測量 169
9.1.1 幅度調制信號分析 169
9.1.2 幅度調制信號測量 172
9.2 頻率調制特性測量 174
9.2.1 頻率調制信號分析 174
9.2.2 頻率調制信號測量 177
9.3 脈沖調制信號測量 180
9.3.1 脈沖調制信號頻譜 181
9.3.2 脈沖調制信號參數測量 182
第10章 失真特性測量 186
10.1 失真信號分析 186
10.1.1 失真信號模型 186
10.1.2 諧波失真信號分析 187
10.1.3 互調失真信號分析 189
10.2 諧波失真測量 191
10.2.1 諧波失真測量原理 191
10.2.2 諧波失真測量方法 192
10.3 三階互調失真測量 196
10.3.1 互調失真測量方法 196
10.3.2 高功率放大器的互調失真測量 198
10.3.3 低噪聲放大器的互調失真測量 199
10.3.4 無源互調失真測量 201
10.3.5 天線無源互調測量 201
第11章 噪聲特性測量 208
11.1 噪聲特性參數的表征 208
11.1.1 噪聲系數 208
11.1.2 等效噪聲溫度 209
11.1.3 工作噪聲溫度 210
11.2 接收機噪聲系數測量 211
11.2.1 測量原理 211
11.2.2 測量方法 212
11.3 低噪聲放大器的噪聲溫度測量 213
11.3.1 測量原理 213
11.3.2 測量方法 214
11.4 天線噪聲溫度測量 214
11.4.1 天線噪聲溫度的概念及組成 214
11.4.2 天線噪聲溫度的計算 215
11.4.3 天線噪聲溫度的測量方法 216
11.5 地球站G/T值測量 218
11.5.1 射電源法測量地球站G/T值 218
11.5.2 載噪比法測量地球站G/T值 222
11.6 相位噪聲測量 226
11.6.1 相位噪聲定義及表征 226
11.6.2 相位噪聲測量方法 227
11.6.3 相位噪聲測量應注意的問題 230
11.7 噪聲功率測量的修正 232
第12章 電磁干擾測量 234
12.1 地球站電磁環境測量 234
12.1.1 地球站電磁干擾的形成 235
12.1.2 地球站電磁干擾允許限值 235
12.1.3 電磁干擾測試系統及靈敏度 237
12.1.4 電磁干擾測試方法和干擾計算 240
12.1.5 地球站電磁干擾測量的工程實例 242
12.2 地球站輻射災害測量 247
12.2.1 電磁輻射安全標準介紹 247
12.2.2 地球站輻射功率密度的計算 250
12.2.3 地球站輻射功率密度的測量原理 254
12.2.4 地球站輻射功率密度的測量方法 255
12.2.5 地球站輻射功率密度測量的工程實例 256
第13章 時域特性測量 257
13.1 頻譜分析儀時域測量原理 257
13.2 時域測量的應用 258
13.2.1 時域測量在調制信號測試中的應用 258
13.2.2 時域測量在天線方向圖測量中的應用 261
第14章 衛星通信系統性能測量 268
14.1 地球站發射EIRP測量 268
14.1.1 間接法測量地球站EIRP 269
14.1.2 標準站法測量地球站EIRP 272
14.2 地球站系統G/T值測量 273
14.2.1 間接法測量地球站系統G/T值 274
14.2.2 比較法測量地球站系統G/T值 276
14.3 功率和頻率穩定度測量 279
14.3.1 功率和頻率穩定度的表示 279
14.3.2 地球站上行功率和頻率穩定度的測量 280
14.3.3 衛星信標EIRP和頻率穩定度的測量 281
14.4 系統幅頻特性測量 282
14.4.1 上行分系統幅頻特性測量 282
14.4.2 下行分系統幅頻特性測量 283
14.5 地球站帶外輻射特性測量 285
14.5.1 雜散輻射測量 285
14.5.2 上行互調產物輻射測量 287
14.6 系統相位噪聲特性測量 288
14.6.1 上行分系統相位噪聲測量 288
14.6.2 下行分系統相位噪聲測量 290
14.7 指向精度與跟蹤精度測量 292
14.7.1 指向精度測量 292
14.7.2 跟蹤精度測量 293
14.8 衛星轉發器的頻譜特性測量 295
14.9 地球站偏軸EIRP譜密度測量 296
14.9.1 地球站偏軸EIRP譜密度要求的標準介紹 297
14.9.2 地球站偏軸EIRP譜密度測量 298
14.9.3 工程測量實例 301
參考文獻 302
致謝 308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