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法國農村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11198
- 條形碼:9787100011198 ; 978-7-100-01119-8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國農村史 本書特色
本書是法國史學家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書中介紹了法國農村從中世紀到十九世紀前農業革命這一時期的歷史。著重闡述了法國的土地制度、圈地的形式、畜牧業和農耕的結合、農業革命的進程。
法國農村史 內容簡介
商務印書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賴著譯界鼎力襄助,三十年來印行不下三百余種。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也利于文化積累。
法國農村史 目錄
導言 對方法的幾點思考
書目指南
**章 占有土地的主要階段
一、初始階段
二、大拓荒時代
三、從中世紀的大拓墾到農業革命
第二章 農田生活
一、舊農業的一般特征
二、輪作型式
三、農田狀態:長形敝地
四、農田狀態:不規則形敝地
五、農田狀態:圈地
第三章 14、15世紀危機以前的領主制
一、中世紀前期領主制及其起源
二、從大地產主到上地食利者
第四章 從中世紀末到法國大革命前領主莊園與所有制的演變
一、領主莊園法律地位的演變;農奴地位的變化
二、領主財富的危機
三、“領主的反對勢力”:大土地所有者和小土地所有者
第五章 社會集團
一、份地和國家共同體
二、農村共同體;公社
三、階級
第六章 農業革命的開端
一、對集體地役的首次攻擊:普羅旺斯和諾曼底
二、公共牧場權的衰落
三、技術革命
四、走向農業個體化的勢力:公共地產和圈圍
第七章 延續:過去和現在
地名索引
人名譯名對照表
附圖目錄
法國農村史 節選
《法國農村史》: 1300年前后,占領新土地的活動放慢甚至完全停止,這種情況有些地區出現得早一些,有些地區則較晚一些。但是,繼續存在許多林地或森林,老實說,有的土地完全不適于耕作,或者付出艱巨的代價只能獲得微小的收益,但是有的土地只要花費少許技術在短時間內經營就有利可圖,可是這些土地卻沒有去開發占領。為什么?是由于缺乏人手?有這種可能。移民的來源不是取之不盡的,我們知道,到處都試圖建立鄉村,但因缺少人而受挫。特別是開墾森林的步子已走到了農業生產所可能接受的限度,因為森林和荒原都不可能無限地變成耕地,否則,人們到哪里去放牧牲畜?又到哪里去取得森林所能提供的各種產品?森林的拯救多虧那些權貴們,因為他們要打獵取樂,也由于森林的收益比過去更為可觀,使他們能合乎情理地期望于它。城市在擴大,它是梁木和劈柴的消費者。在田野中,許多新的屋宇在升起,許多新的爐灶在燃燒,在同一棵樹蔭覆蓋下,經常有幾個鐵匠爐。另方面,生長樹木的土地面積因人們到處熱衷于采伐而在縮小。食物的減少,需求的增加,面對這些物價上漲的通常因素,林木從此變成為一種有價的商品,森林的主人對整理自己的喬木林或矮樹林比把森林改成田地的欲望變得更為關切,對此人們怎么會不感到奇怪?說真的,還在初始時,大自然就不是墾荒者們與之搏斗的唯一對象,村民們一向習慣于利用林地作牧場或從森林吸取天然生產的財富,他們為保護自己的權利——特別是當某個領主來分享他們的利益或以任何一種名義擁有森林特權時——往往就要提起訴訟反對領主,或是要求對他們進行補償。檔案資料中充斥這些糾紛結案的材料。我們不要認為,這種斗爭還只限于通過法庭進行和平的論爭,而不是哄吵或暴力行動,同時也不要認為這種斗爭只圍繞耕作的利益進行。在近1200年時,某個名叫弗洛伊埃的人在塞納河右岸矮樹林中建立新城的事件就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它受到那些利用森林的莫雷和蒙特羅的人們的攻擊,隨后即為巴黎教務會議的敕令拆毀而從此再未恢復。差不多與此同時,在國家的另一端,普羅旺斯濱海地區的錫富爾村的村民們在牧場設置木樁制止耕地的擴大。可是在開始時,未耕作的空地是那么多,擴大耕植的好處是那么大,以至于人們都動犁開墾,隨后,幾乎達到了平衡,曾形成改變法國農業面貌的巨大的占領土地的努力終止了。 在漫長的幾個世紀中,人們努力維護已取得的成果。14世紀下半葉和整個15世紀——我們還將回溯到這一時期——法國,如同幾乎整個歐洲一樣,但比其它地方更處于一個人口減少的時期,那時,百年戰爭結束了,大瘟疫消退了,對農民來說也同對領主來說一樣,他們這時的任務都不是建立新的村莊或擴大土地,而是重建原來的村莊和清理其已經荊棘叢生的耕田,這種工作費時很久,而且還常常不能完全達到目的。在整個東部地區——勃艮第、洛林,無疑還有一些地區尚未被研究。17世紀的幾次戰爭,一而再地導致大量土地荒蕪,許多村莊長時期被拋棄,小塊土地的地界也往往被湮沒而消失,一旦風暴過去,要使這種混亂狀況重新恢復其整齊如新,往往需要像今天在世界大戰后在被毀壞的地區那樣進行真正的小塊地的合并運動。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