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67127
- 條形碼:9787229167127 ; 978-7-229-16712-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第2版) 本書特色
☆張宏杰代表作,揭示乾隆盛世從締造到崩塌的底層邏輯 ☆看懂了乾隆時代,也就看懂了近代中國 ☆深刻剖析乾隆的性格、愛情與統治得失 ☆讀懂大清盛世的繁華及背后的隱憂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為什么要讀張宏杰這本《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除了文筆具有古典文學之美,作者對歷史人物的解構往往能打破刻板印象,提供全新的認知。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有通過具體的歷史人物,才能貼近歷史,真正讀懂歷史。 張宏杰歷史書寫的 特點,就是善于從具體的歷史人物出發,通過人物身處的時代和個人命運,揭示歷史發展的底層邏輯。 張宏杰寫過朱元璋、乾隆、慈禧、曾國藩等各色人物,而清高宗乾隆無疑在這些人物譜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為“乾隆皇帝是中國歷 偉大的皇帝之一”,而且他身處的18世紀正是人類文明發生重大轉折的時期。乾隆之后,中國實際上已經進入“近代”。 乾隆處在一個 化風起、大革命云涌的時代,歷史要求他不僅能夠調動傳統資源以資盛治, 應具備開闊的眼界,有新的擘畫。18世紀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在這以前,人類進步的腳步一直是遲緩的。從18世紀起,歷史開始跑步前進。得益于環球航行、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世界的經濟、科技、思想取得了飛躍式發展。但乾隆對世界大勢的變化沒有絲毫察覺。這不但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在現代化道路上走得如此跌跌撞撞、艱難曲折的原因之一。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這部書里,張宏杰不僅深刻剖析了乾隆統治的成敗與得失,也揭示了乾隆的性格和愛情對其統治風格變化的重大影響。 新版在開本、封面、內文版式、彩插等方面都做了優化升級,封面整體設計 加雅致,并且使用了 具質感的大地紙印刷。16頁的彩插在原來基礎上重新刪減,增加了《萬國來朝圖》等精美圖片,反映了乾隆的多才多藝,以及乾隆開創盛世到衰敗的一個過程。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第2版) 內容簡介
乾隆的統治占據了18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將康乾盛世推向巔峰。除了康熙、雍正為其打下的良好基礎外,自制力強、勤政、處理問題果斷迅速、善于吸收歷代統治得失、感情生活比較專一、健康長壽等才是乾隆能夠成功締造盛世的重要因素。
乾隆統治下的中國,縱向比,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人口*多、國力*盛的時期。橫向比,是當時世界上不錯大、*富庶的國家。然而,乾隆身后卻是盛世的崩塌和一個逐漸衰敗的大清王朝。乾隆晚年聲勢浩大的白蓮教起義爆發;他死后不到半個世紀,鴉片戰爭爆發。
乾隆是成功的,其成就足以讓他躋身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帝王之列;乾隆也是失敗的,18世紀世界歷史的發展讓他的統治顯得沒有任何新意。從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事件可以看到,乾隆時期中西歷史發展正經歷另一種“大分流”。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第2版) 目錄
一 被 決定的歷史 /02
二 毫無心理準備的接班 /11
三 轉變帝國的航向 /14
第二章 盛世的保障
一 政治改革的犧牲品 /26
二 馭臣之術 /35
第三章 統治風格劇變——孝賢皇后之殤
一 長恨歌 /46
二 乾隆十三年的風暴 /63
第四章 權臣的結局
一 張廷玉的過人之處 /74
二 被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間 /80
第五章 盛世之巔
一 “以民為本” /104
二 “盛世”的武功 /110
三 “盛世”的四個支點 /134
第六章 文字獄
一 打擊“越級上訪” /146
二 儒家治國理想的破滅 /161
三 消滅記憶 /182
四 戲曲的冬天與春天 /202
五 由馴身到馴心 /212
第七章 盛世的崩坍
一 尹壯圖的奏折 /230
二 大規模動蕩的前奏 /239
三 帝王私欲 /247
四 和珅與議罪銀 /258
五 腐敗集團化 /268
六 君臣賭局 /274
七 中國人的盛世情結 /282
第八章 鴉片戰爭的種子
一 世界留給中國的 一個機會 /290
二 英國人眼中的“康乾盛世” /329
三 帝國的遺傳基因 /357
第九章 烈日余暉
一 權力平穩交接 /368
二 “千古 全人” /378
三 太上皇 /381
跋 乾隆皇帝的外表、性格及傳說
外表 /388
性格 /394
有福氣的統治者 /399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第2版) 作者簡介
張宏杰 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研究員。著有《饑餓的盛世》《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簡讀中國史》《簡讀日本史》《千年悖論》《洪武:朱元璋的成與敗》等。曾在《百家講壇》之《成敗論乾隆》。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