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中國味道:香料與調料的博物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04303
- 條形碼:9787302604303 ; 978-7-302-60430-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味道:香料與調料的博物學 本書特色
科普兼人文,日常跨文化,味道博物學。 追尋滋味背后的文化之謎,認識調料關聯的歷史細節。 用故事的形式講述我們陌生又熟悉的約50種調料與香料,自帶“味道”的中國味道科普書。 耳熟能詳的花椒八角大料茴香小茴香……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中國古詩詞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在精心挑選的古今中外藝術圖畫、雕塑等圖片中感知中國美食文化的魅力。 哪些中國味道土生土長,哪些現在的中國味道來自遠方?一本書穿越千年為你講透身邊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香料與調料。 在五彩繽紛的齒頰生香中,重溫不同味道的香料與調料帶來的味蕾觸動。 感受撫慰人心的人間煙火氣中,若有若無的一絲清香與余味。人間有味是清歡。 不只有香料與調料的故事,不但關乎美食,還有文化、藝術、審美,書中更有中國廚房中常見香料與調料的“全家福信息圖”。
中國味道:香料與調料的博物學 內容簡介
《中國味道:香料與調料的博物學》追溯了大約50 種調料、香料的歷史,從古到今,人們如何在各自的文化中認識、利用它們,以及如何賦予它們文化上的意義,試圖從全球文化比較、跨學科的角度看待它們。結合當時的古詩文、繪畫、雕塑、植物手繪等藝術作品,書中寫它們從西到中、從南到北經歷了怎樣的傳播路徑,在實用和象征兩個層面發生了怎樣的演變,如何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影響因素互動,如何在藝術、園林、飲食的圖像和文字敘述中被表現,*后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理解的這番模樣。
中國味道:香料與調料的博物學 目錄
序章:品味的小世界1
花椒:神經震動的酥麻快感37
胡椒:從奢侈品到日用之物42
辣椒:“重口味”的大流行52
芥末:水引出來的淚59
大蒜:滲入血液的“社交炸彈”64
丁香:舌頭上的奢侈品68
肉桂:物之美者75
孜然:羊肉串帶來的味道86
香茅:冬陰功之味90
薄荷:清涼的滋味92
羅勒:天堂的滋味96
紫蘇:陌生的老朋友101
蒔蘿:煙熏鮭魚的伴侶103
芫荽:愛與恨的兩極105
阿魏:魔鬼的糞便107
番紅花:遠方的神秘香料111
百里香:土人用的調料117
迷迭香:從香囊到調料120
葛縷子:繞道西藏的歐洲風124
胡盧巴:香和苦的界限126
甜月桂:阿波羅的圣樹128
茴芹與茴香:懷抱的味道131
山葵和辣根:給刺身一點顏色137
生姜與姜黃:辛辣的兩種命運140
豆蔻與肉豆蔻:瑪莎拉茶的點綴147
艾與蘭:溝通人與神155
薰衣草:香水工業制造的浪漫163
香堇:忽如其來的誘惑167
鳶尾:和瑪利亞的百合糾纏不清172
玫瑰:相遇在約瑟芬皇后的花園178
茉莉:印度的馨香203
柑橘:橙花的氣味208
蘆薈:在蒸騰中致敬224
沒藥:涂抹法老的神圣身體226
乳香:神廟中的氤氳229
檀香:從香料到木材234
沉香:博山爐暖玉樓春239
甘松:印度來的香膏245
松脂:延年益壽的藥物 247
龍腦香:皇帝御用的香料250
蘇合香與安息香:分分合合的故事255
主要參考文獻259
中國味道:香料與調料的博物學 作者簡介
周文翰,博物學作家、藝術和建筑評論家。出版有博物學著作《花與樹的人文之旅》《不止美食:餐桌上的文化史》《花與畫的藝術之旅》《藝術家的永恒花園》以及藝術史、園林史著作《中國藝術收藏史》《文徵明傳:蘇州的風雅傳奇》《不浪漫:趙孟頫傳》《時光的倒影:藝術史上的偉大園林》等。其中《花與樹的人文之旅》獲評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中國出版協會2016年度中國30本好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6年度好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