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18642
- 條形碼:9787543218642 ; 978-7-5432-186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 本書特色
★這項令人期待的、開創性的、橫掃千年歷史的研究,揭示了非人際關系化和標準化的對待方式、精英的法治、組織形式以及對軍事力量的統一政治控制這些方面的演化是如何結合在一起,催生了在現代社會中常能觀察到的租金消減的“權利開放”邏輯和經濟增長。該書在研究方法上對多重因果聯系的倚重,必將對所有想對信念、制度和組織之間的復雜互動進行研究的人士有很強的說服力。 ——詹姆斯·阿爾特(James Alt),哈佛大學 ★我們為什么要服從法律、遵守規則、依從規范?道格拉斯·諾思、約翰·瓦利斯和巴里·溫格斯特給出了一個簡潔、強大、有說服力的回答:是為了避免無序和暴力。該書是所有希望認真思考社會秩序的起源及其瓦解原因的人士的必讀書目。 ——斯蒂芬·安索拉比海羅(Stephen Ansolabehere),哈佛大學 ★該書對法律、政治和權力結構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出了一個有力的、全新的理論。其影響力必將延續至未來數十年。 ——丹尼爾·科勒曼(Daniel Klerman),南加利福尼亞大學 ★一部雄心勃勃的重要著作,該書對所有關注社會如何從無政府狀態轉型到民主社會、從貧困轉型到富裕的研究者來說,都極具參考價值。 ——丹尼·羅迪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學 ★《暴力與社會秩序》將制度經濟學擴展到了新的領域,為前現代社會組織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人類學家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家將能從這部重要著作中發現許多值得深思的線索。 ——邁克爾·E.史密斯(Michael E.Smith),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 內容簡介
《暴力與社會秩序》在一個較為廣闊的社會科學和歷史學的框架中研究暴力問題,揭示經濟行為與政治行為是怎樣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的。在大多數我們稱之為自然國家(natural states)的社會里,暴力的是通過對經濟的政治操控而產生的特權利益(privileged interests)來達成的。特權使暴力不至于被強勢的個人濫用,但這么做無疑又會阻礙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反之,現代社會則是通過開放經濟與政治組織的權利,培育政治與經濟的競爭,來暴力的。本書為我們理解這兩種類型的社會秩序,以及為何開放的社會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較為發達、何以有25個國家由一種社會秩序轉型為了另一種,提供了一個框架。
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 目錄
代序
中文版前言
平裝版前言
前言
致謝
1 概念性框架
1.1 導言
1.2 社會秩序的概念:暴力、制度和組織
1.3 自然國家的邏輯
1.4 權利開放秩序的邏輯
1.5 由自然國家向權利開放秩序轉型的邏輯
1.6 關于信念的一點說明
1.7 本書寫作計劃
2 自然國家
2.1 導言
2.2 共性:權利限制秩序的特征
2.3 區別:自然國家的類型
2.4 特權、權利和精英的動態性
2.5 起源:社會規模與暴力
2.6 自然國家的動態性:從脆弱的自然國家到初級的自然國家
2.7 向成熟的自然國家轉變:無序、組織和中世紀教會
2.8 成熟的自然國家:16世紀、17世紀和世紀的法國和英格蘭
2.9 自然國家
附錄:骨骼證據和經驗研究結果
3 自然國家框架的應用:英國土地法
3.1 導言
3.2 年表
3.3 法庭、法律觀念和財產法
3.4 異態封建制度
3.5 異態封建制度與財產的非人際關系化
3.6 自然國家的類型
附錄
4 權利開放秩序
4.1 導言
4.2 共性:權利開放秩序的特征
4.3 制度、信念,以及支持權利開放的激勵
4.4 編入:公民身份的擴展
4.5 權利開放秩序中的暴力控制
4.6 政府的成長
4.7 維持短期穩定的力量
4.8 維持長期穩定的力量:適應性效率
4.9 為何同樣的制度在權利開放與權利限制秩序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4.10 一個新的“集體行動的邏輯”和尋租理論
4.11 民主與再分配
4.12 適應性效率與權利開放秩序中看似獨立的經濟與政治
5 從權利限制秩序向權利開放秩序的轉型:門階條件
5.1 導言
5.2 人際關系化和非人際關系化:門階條件
5.3 門階條件1:對精英的法治
5.4 門階條件2:公共或私人領域內的永久性組織
5.5 門階條件3:對軍隊的統一控制
5.6 英國海軍和英國
5.7 時間、秩序和制度形式
6 真正意義上的轉型
6.1 制度化權利開放
6.2 對派系的擔憂
6.3 事件
6.4 政黨和法入團體
6.5 英國向權利開放的轉型
6.6 法國向權利開放的轉型
6.7 美國向權利開放的轉型
6.8 制度化權利開放:為什么是西方國家?
7 對社會科學下一步研究的設想
7.1 框架問題
7.2 概念性框架
7.3 社會科學的一個新進路:暴力、制度、組織和信念
7.4 社會科學的一個新進路:發展和民主
7.5 轉向國家理論
7.6 暴力與社會秩序:未來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平裝版后記
譯后記
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 節選
但正如麥克法蘭所指出的,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必然是徒勞無益的。當軍隊的建立不再是依靠封建征召,而是通過與有權勢的臣民簽訂個人軍事合同,用更為普遍的稅收和免役金來維持軍費開支時,王室與貴族之間的利益平衡不再只是由土地來維持。隨著異態封建制度的興起,領主們開始用貨幣支付來代替直接的軍事役務。同時,權力和租金的其他來源——比如商業貿易——的重要性不斷上升,這意味著土地作為聯盟內部權力的衡量依據的中心地位和關鍵程度在不斷下降。隨著英國社會環境的改變,聯盟內部的權力分配也必須隨之改變。那種認為土地是聯盟內部保持穩定和平衡利益的唯一工具的觀點,是十足的謬論,這種情況或許只出現在英格蘭剛被征服后的短暫時期內,那時的英格蘭還是一個脆弱的自然國家。 變化主要來自支配聯盟內部權力再分配方式上的改變,比如,通過土地戰爭的方式。這種調整是持續不斷地發生的,而并不論是否涉及王室。在中世紀英國的社會制度下,政治秩序的建立取決于能否形成一個持久的組織——一個利益的聯盟,這個聯盟通常會包括國王在內,但有時,國王不過是統治聯盟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色,甚至會被完全開除出局! 〕禁溈朔ㄌm和他的學生們,我們看到:中世紀的英格蘭是一個由支配聯盟統治著的初級自然國家,支配聯盟的租金來自對土地、宗教、戰爭和司法權力的限制。精英們通過一系列內鎖的人際關系鏈條將聯盟成員團結在一起,這種人際關系建立在土地的基礎之上,但由以貨幣交換為基礎的各種聯系來支撐。這就是異態封建制度的本質。要重申的是,所有具有重大意義的生產、管理和救助的組織,都與封建莊園相關聯,控制了土地就等于控制了莊園。對英國社會中的基礎組織進行控制,是國家結構使然。有權勢的領主控制著上百個莊園,而有些*位高權重的領主本身又是主教。位居支配聯盟頂層的那百余人,不斷地設計出將英國社會結合在一起的制度安排。通過其迷人的復雜性,英國土地法限制了高層和有著重要政治影響力的階層兼并土地的權利,并逐漸向那些保有大領主土地的小土地保有人開放權利,這樣,封建役務逐漸被現金交易所取代。 歷史、文化和制度繼承極其重要。諾曼征服后的英格蘭是一個脆弱的自然國家,土地法的出現帶來了機會、困難和矛盾。當土地保有人——不論是直屬封臣還是小的自由地產保有人一一去世,土地將回復給領主,土地的這種再分配有助于維持聯盟在國家和地方上的地位。但是,當一定程度的穩定實現了之后,繼續維持這種回復地產制度并不能給任何人帶來什么實際的益處。如果保有人愿意為獲得一個更有保障的土地權付出代價,那么地主可以在賦予他這個權利的同時增加他的役務,這樣做其實對地主也是有利的。在12世紀,直系后裔繼承成為了一項原則,并且繼承權被嚴格地限定在直系后裔的范圍內。法定占有權不能通過遺囑來遺贈。此外,在社會等級制度*高層的國王從未放棄過在直屬封臣去世時收回其土地的權利。土地,只是英國社會借以鞏固和規秩這個初級的自然國家的所有有價值的資產和工具中的一個,卻也是*核心的一個! ∮斜U系摹⒖赊D讓的土地產權,對支配聯盟成員自己來說也是有價值的。早在1295年,以及在《土地買賣法》中,英國土地法中的部分制度就已經開始朝著保障土地所有權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土地產權越來越有保障的同時,仍有一些含混不清的地方被保留了下來——當人們去世或轉讓土地的時候仍然無法確切地知道誰擁有些什么財產。從我們現代的觀點來看,含混不清意味著制度有漏洞,但是從作為初級的自然國家的英國的角度來看,含混不清便于支配聯盟根據形勢的變化利用其對土地的控制來規制和調整政治和經濟權利的分配。在中世紀英國的體制下,土地所有制不僅具有其固有的個人屬性,還包含著一些將支配聯盟結合在一起的人際聯系。要想重新分配支配聯盟內部的權力,系統就必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當一些精英獲得權力而另一些失去權力時,要能很方便地在精英之間轉移相應的土地控制權。在英國,誰掌控著權力幾乎是件一目了然的事情,就看誰在控制著土地,尤其是在土地控制權就直接等同于政府控制權的地方層次上。如果精英的土地產權被界定得十分清楚,從而土地分配的變動只能通過售賣或授予,那么英國的政府體制就將失去巨大的靈活性。在英國土地法系統中,由土地戰爭(可能是暴力的,可能不是)而導致的土地不規律的再分配,反映了聯盟成員在聯盟中的政治權力的變化,同時這也是整個系統能夠運轉起來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暴力與社會秩序——詮釋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的一個概念性框架 作者簡介
[美]道格拉斯·C.諾思(Douglass C.North),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文理學院Spencer T.Olin教授。 約翰·約瑟夫·瓦利斯(John Joseph Wallis),馬里蘭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客座研究員! “屠铩.溫格斯特(Barry R.Weingast),斯坦福大學政治學系Ward C.Krebs Family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同時兼任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