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909604
- 條形碼:9787519909604 ; 978-7-5199-096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 本書特色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2020年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前的必攻之堅,必贏之戰。本書以“全國扶貧攻堅貢獻者”宋瑞的事跡為原型,以報告文學的風格,講述了駐村**書記帶領鄉村干部群眾,走上脫貧道路的事跡。從*基層的**書記的視角,描述貧困山村的脫貧道路,非常具有代表性。
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 內容簡介
宋瑞是2018年“全國扶貧攻堅貢獻獎”獲得者,曾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接見。 作為駐村書記,宋瑞連續三任選擇堅守河南信陽息縣彎柳樹村扶貧攻堅。八年的時間里,她在彎柳樹村探索與實踐出了一條“黨建為本領思想,傳統文化扶心志,精準扶貧奔小康”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之路。 宋瑞在彎柳樹村創造了脫貧攻堅的奇跡。確切地說,她在這里探索與實踐出了一條“以黨建為本代領思想,以德孝文化扶心扶志,以精準施策有效脫貧,以生態修復振興鄉村”的長效穩固的脫貧攻堅之路、鄉村振興之路,使彎柳樹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彎柳樹村從一個破敗不堪的小鄉村,華麗轉變成為一個村容干凈整潔、村風和諧純樸、家家彬彬有禮、戶戶敬老孝親、人人熱愛學習,到處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多么重要的脫貧攻堅的成果啊,它的意義和價值不可估量!宋瑞在彎柳樹村扶貧攻堅的探索與實踐有力地證明:貧窮并不可怕,貧窮也并不是不可改變。越是貧窮的地方,人民對決戰貧困、擺脫貧困命運的渴望和向往就會越強烈,貧窮有時更能激發人內心潛藏的無窮的精神和力量。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因為有了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因為有了傳統文化的化育人心,人民群眾在脫貧攻堅中爆發出了無窮的能量。 脫貧攻堅,讓彎柳樹村舊貌換新顏。曾經冷漠的人心,變得溫暖了,變得善良了,變得知書達理了;曾經滿是垃圾的村莊,天藍了,地綠了,水清了,花開了,鳥來了。還是那片土地,還是那群人,農民的內生動力從未像今天這樣被激發起來,黨員干部群眾的精氣神從未像今天這樣令人振奮。這片土地由此變得生機勃勃,這些農民由此對美好的生活信心滿滿。 彎柳樹村的發展模式,無疑可以給中國廣大農村的發展提供學習實踐的典范。 今天,中國農民,中國農村,中國共產黨,需要更多的像宋瑞這樣的優秀的共產黨員、駐村書記;中國農民,中國農村,中國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迫切需要更多的像彎柳樹村這樣充滿內生動力、生機勃勃的村莊。 讓農民真正脫貧,讓農民真正幸福,讓鄉村真正振興,彎柳樹村脫貧奔小康的模式,可謂是“鄉村正道”。這是脫貧之路,這是小康之路,這是幸福之路,這條道路光明而燦爛。
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 目錄
主題內容
序言——中國的追求:農業要強、農村要美、農民要富
序章——為人民服務是*大的事情
**章 黨派她來到彎柳樹村
宋瑞毅然決然地說:“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我有信心請組織放心。”宋瑞還說:“扶貧是大事,組織派我到哪兒,我就到哪兒,決不給組織提任何。條件。黨培養了我這么多年,我只有干好工作的份兒彎柳樹村的老百姓常說:“感謝黨,感謝國家,給彎柳樹村派來宋書記這樣的好干部!
**節 “中華**縣”今昔錄
第二節 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第三節 貧困的村莊,不堪目睹
第四節 為人民服務是*大的事情
第二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對于宋瑞來說,這三把火都沒有燒好宋瑞說:“比物質貧困更可怕的,是心靈貧瘠、價值觀扭曲。人心不變,思想觀念不變,再好的扶貧政策,也扶不了根兒上的貧彎柳樹村的扶貧之路,遠比想象的要困難得多!”
**節 慰問貧困戶,竟被群眾圍堵
第二節 40萬扶貧資金,竟然沒人愿意要
第三節 修路,惹來群眾告狀
要通過傳統文化的宣講,讓村民們的心動起來,更讓他們的心活起來,思想覺悟提升起來,精神振作起來,把他們培養成有思想、有覺悟、有道德、有良知的新時代的農民。宋瑞說:“只要老百姓的內生動力起來了,有黨的領導,有國家精準扶貧的好政策,扶貧攻堅就一定能成功”。
**節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第二節 開講堂,傳播德孝文化
第三節 創建”中華孝心示范村
第四節 手拿鋤頭心向黨
……
第四章 選擇堅守
第五章 繼續選擇堅守
第七章 栽下梧桐鳳凰來
第八章 彎柳樹村故事多
第九章 扶貧這路,光榮之路
第十章 一個共產賞的初心和使命
第十一章 一個鄉村的勇敢、團結和力量
創作札記生活遠比文學更加精彩
后記
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 節選
《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 因為村頭有幾棵彎彎的大柳樹,后來,豎斧村改名成了彎柳樹村。據村里的老百姓說,那幾棵大柳樹,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村里人砍掉了。 宋瑞記得,余金霞部長陪她來彎柳樹村那天,是2012年的11月2日。從這一天起,宋瑞就住進了彎柳樹村,開始了和彎柳樹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扶貧歲月。 駐村之后,宋瑞開始走訪貧困戶,連續一個星期,從上午到下午,一直到晚上,她先后走訪了37戶貧困戶。宋瑞發現,村里的這些貧困戶,有的是因為傷殘,喪失勞動力導致家庭貧困;有的是因為得了大病,導致家庭貧困;有的家庭是因為老的老、小的小,家庭負擔重導致貧困;也有的家庭,是因為懶惰,不好好種地,又不愿出外打工,導致家庭貧困。 宋瑞看到,有的貧困戶,家里一貧如洗,甚至連一張像樣的床,一個像樣的碗都沒有。許多貧困戶的房子都是破破爛爛的,沒有擋風的院墻,沒有做飯的廚房,家里亂七八糟的東西堆滿了院子和屋子,屋子里、院子里散發著難聞的氣味,沒有下腳的地方,沒有坐的地方,到處是臟兮兮、亂糟糟的樣子。 女人天生都有一顆柔軟的心,善良的心,宋瑞走一家,看一家,越走腿越沉,越看心里越難受,走走,看看,走著,看著,宋瑞的眼圈兒紅了,忍不住心酸落淚, 宋瑞就住在貧困戶鄧學芳的家里。那天夜里,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難眠。走訪37戶貧困戶的情景,一家一家,一幕一幕,觸動著她那顆*柔軟的心,讓她在那個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的深夜里,止不住淚水橫流。 宋瑞說:“那一夜,想起貧困戶的苦,心疼他們的生活,心里酸溜溜的,眼淚就止不住撲簌簌地流下來。” 要想在彎柳樹村扎下根來扶好貧,就要撲下身子摸清楚村里的情況,厘清思路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扶貧方案。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宋瑞繼續走訪群眾,看望貧困戶,她將彎柳樹村14個自然村一一走遍,知道了彎柳樹村群眾的思想狀況和整個村莊貧窮落后的現狀: 彎柳樹村位于息縣路口鄉南6公里處,省道213線穿村而過,但因為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出行困難。村子里的路全是土路,14個自然村沒有一條水泥路,這些土路,有人走,沒人修,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老百姓說這就是彎柳樹村的“水泥路”。 彎柳樹村全村總人口460戶2100多人,耕地3500畝,共有14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2012年全村貧困戶共146戶625人。村里祖祖輩輩以種小麥、水稻、玉米、紅薯為生,沒有產業,農民人均年收入也就一千多元。 村子里里外外、家家戶戶,給人的印象就是“臟、亂、差”,令宋瑞震驚。房前屋后、道路兩旁、河渠坑塘中,處處是成堆的垃圾,夾雜著農藥瓶、塑料袋、爛衣服破皮鞋,散發著臭味;紅的、黑的、白的、綠的各種顏色的塑料袋,掛在樹枝、電線桿上,農家門口的小菜園用各種破爛床單、廢棄廣告橫幅七零八落地圍著。 宋瑞知道垃圾圍村是目前很多農村的現狀,但沒想到如此觸目驚心。 ……
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 作者簡介
鄭旺盛,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魯迅文學院第24屆高研班學員。出版有長篇文學作品《莊嚴的承諾——蘭考脫貧記》《大晉女杰茍灌娘》《大唐女杰花木蘭》《辛亥女杰劉青霞》《震撼日本列島的中國英雄》《覺悟者佛:恒鷹傳奇》《悟通真佛》《陽光的聲音》等多部,中短篇文學作品多次被《人民文學》《中國作家》《人民日報》《河南日報》等報刊刊發。作品曾榮獲《人民文學》報告文學獎、中國短篇報告文學獎、中山杯世界華人長篇報告文學獎、首屆中國工業文學大賽長篇報告文學獎、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多個獎項。長篇報告文學《莊嚴的承諾——蘭考脫貧記》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后,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和河南省扶貧辦的好評和重視,該書現已列入焦裕祿干部學院、大別山干部學院學員學習書目。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