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動駕駛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83585
- 條形碼:9787302583585 ; 978-7-302-5835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汽車自動駕駛 本書特色
當前,以智能化、網聯化為重要特征的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蓬勃興起,人工智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推動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在智能化時代,智能網聯汽車是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能源存儲等技術的綜合性應用平臺,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重要環節,是構建綠色生態社會的核心要素,其意義不僅在于汽車產品與技術的升級,更有可能帶來汽車及相關產業生態和價值鏈體系的重塑,是國際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和關注焦點之一。本書全面、系統地講解了汽車自動駕駛相關的前沿技術。
全面系統講解自動駕駛相關理論與技術,融入自動駕駛研究領域前沿技術,配有實驗內容。
汽車自動駕駛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講解了汽車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從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概述和開發基礎開始,系統地論述了汽車自動駕駛涉及的車聯網、地圖與定位、融合感知、決策規劃、車輛控制以及測試與評價技術,融入了當前汽車自動駕駛研究領域與商用領域的前沿技術。
本書內容涉及面較廣,且面向汽車自動駕駛的實際開發過程。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高年級車輛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教師及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汽車自動駕駛 目錄
目錄
第1章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概述
引言
學習目標
1.1智能網聯汽車
1.1.1智能網聯汽車的定義
1.1.2智能網聯汽車的自動駕駛分級
1.1.3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系統
1.1.4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專業名詞
1.2智能網聯汽車與自動駕駛關鍵技術
1.2.1智能網聯汽車的結構
1.2.2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關鍵技術
1.3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狀況
1.3.1汽車自動駕駛發展歷史與現狀
1.3.2汽車自動駕駛政策與規劃
1.3.3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趨勢
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汽車自動駕駛開發基礎
引言
學習目標
2.1汽車自動駕駛開發概述
2.2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及操作系統
2.2.1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2.2.2車載操作系統
2.2.3自動駕駛軟件架構與中間件
2.3自動駕駛開發平臺簡介
2.3.1自動駕駛開發工具鏈
2.3.2汽車自動駕駛開發語言概述
2.3.3常用開發平臺與工具
2.4機器學習與自動駕駛
2.4.1機器學習概述
2.4.2深度學習簡介
2.4.3深度強化學習
2.4.4機器學習平臺介紹
2.4.5應用場景與挑戰
2.5汽車自動駕駛仿真平臺
2.5.1自動駕駛仿真技術概述
2.5.2自動駕駛仿真的基本要素
2.5.3CarSim軟件介紹
2.5.4SimcenterPreScan軟件介紹
2.5.5CARLA軟件介紹
習題
參考文獻
第3章車聯網技術
引言
學習目標
3.1車聯網技術概述
3.1.1車聯網的概念
3.1.2車聯網的要素
3.1.3車聯網的關鍵技術
3.1.4車聯網的發展
3.2網聯通信技術
3.2.1網聯通信技術概述
3.2.2DSRC技術
3.2.3CV2X通信技術
3.2.4CV2X技術應用
3.2.5TCP/UDP與XML/JSON
3.3車聯網應用技術
3.3.1信息論與網聯信道模型
3.3.2圖論與網聯節點模型
3.3.3博弈論與行為收益模型
習題
參考文獻
第4章自動駕駛地圖及定位技術
引言
學習目標
4.1地圖基礎知識
4.1.1地圖基礎
4.1.2地圖的表達
4.1.3地圖投影
4.1.4地理空間的表達
4.1.5電子地圖
4.2導航電子地圖
4.2.1導航電子地圖的概念
4.2.2導航電子地圖的內容
4.2.3導航電子地圖的制作過程
4.2.4導航電子地圖的技術標準與國家保密制度
4.3自動駕駛高精地圖
4.3.1自動駕駛高精地圖概述
4.3.2高精地圖常用格式規范
4.3.3自動駕駛地圖制圖技術
4.4車輛定位技術
4.4.1衛星定位技術
4.4.2慣性導航定位技術
4.4.3組合定位系統簡介
4.4.4SLAM定位技術
4.4.5室內定位技術
習題
參考文獻
第5章自動駕駛融合感知技術
引言
學習目標
5.1環境感知技術概述
5.1.1環境感知系統的構成
5.1.2環境感知算法的發展歷程
5.2視覺傳感器及其應用
5.2.1視覺傳感器的成像原理
5.2.2視覺傳感器標定
5.2.3圖像數據處理的基本數學方法
5.2.4視覺感知算法——基于規則的車道線檢測
5.2.5視覺感知算法——行人、車輛等目標檢測
5.3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及其應用
5.3.1毫米波雷達的原理
5.3.2毫米波雷達標定方法
5.3.3毫米波雷達目標檢測的基礎算法
5.3.4毫米波雷達的目標跟蹤算法實例
5.4車載激光雷達的原理及其應用
5.4.1激光雷達的原理
5.4.2激光雷達標定方法
5.4.3處理激光雷達點云的傳統算法
5.4.4處理激光雷達點云的深度學習方法
5.4.5基于聚類的激光雷達點云目標檢測算法實例
5.5多源感知信息融合技術
5.5.1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概述
5.5.2目標級感知信息融合
5.5.3異構數據深度融合
5.5.4基于車聯網的協同感知
習題
參考文獻
第6章自動駕駛決策規劃技術
引言
學習目標
6.1決策規劃技術概述
6.1.1決策規劃簡介
6.1.2決策規劃難點
6.1.3決策方案分類
6.2分解式決策方法
6.2.1交通情景理解
6.2.2參與者運動預測
6.2.3駕駛行為選擇
6.2.4駕駛軌跡規劃
6.3集中式決策方法
6.3.1駕駛人決策方式
6.3.2監督學習型決策
6.3.3強化學習型決策
6.4自動駕駛決策規劃案例
6.4.1監督學習型決策案例
6.4.2強化學習型決策案例
習題
參考文獻
第7章自動駕駛控制技術
引言
學習目標
7.1自動駕駛控制技術概述
7.1.1自動駕駛控制系統架構
7.1.2車輛縱向控制
7.1.3車輛橫向控制
7.1.4控制系統穩定性分析
7.1.5軌跡跟蹤下層控制
7.1.6域控制技術
7.2車輛動力學建模
7.2.1自行車模型
7.2.2四輪模型
7.2.3其他車輛動力學模型
7.3車輛動力學控制器設計
7.3.1車輛縱橫向控制原理
7.3.2基于PID的軌跡跟蹤控制
7.3.3基于MPC的軌跡跟蹤控制
7.4自動駕駛前沿控制技術
7.4.1自動駕駛前沿控制技術概述
7.4.2自動駕駛編隊控制技術案例
習題
參考文獻
第8章自動駕駛測試與評價技術
引言
學習目標
8.1汽車自動駕駛測試評價概述
8.1.1測試評價的定義
8.1.2測試評價的法律規范
8.2汽車自動駕駛測試方法
8.2.1測試場景的分類及特點
8.2.2測試手段分類及特點
8.3汽車自動駕駛評價方法
8.3.1評價目的和內容
8.3.2評價對象分類
8.4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區
8.4.1國外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區
8.4.2國內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區
習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汽車自動駕駛 作者簡介
楊殿閣,中國當代學者,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學院創院院長,清華大學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人才辦主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士,北京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交通分會副主任委員,智能共享出行工委會的副主任委員,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智能駕駛協同育人工委會輪值主任,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聯盟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工作組組長。在自動駕駛地圖、自動駕駛環境感知決策、車輛動態測控技術領域從事研究工作;發表論文170多篇,授權發明專利100多項,并獲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