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6022
- 條形碼:9787301326022 ; 978-7-301-3260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研究 本書特色
探索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的多元文化淵源、交流途徑與文化意義。
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研究 內容簡介
《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研究》以故事類型分析為基礎,對1900-2000年間流傳在鄂爾多斯地區的近600則蒙古族民間故事文本進行研究,析出335則故事文本納入163個ATU故事類型編號,并根據同型異文情況,新增23個類型編碼,完成《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在故事敘事研究方面,對動物故事、喇嘛故事、英雄故事與機智人物故事四大故事群體進行角色功能、母題和情節特征、敘事主題等研究。在故事的傳播研究方面,對故事家朝格日布講述的“漢族故事”與漢族明清小說、田清波神父搜集的《阿爾扎布爾扎汗》與印藏流傳的《三十二個木頭人》等故事文本進行比較研究,探索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的多元文化淵源、交流途徑與文化意義。
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研究 目錄
緒論
**章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概觀
**節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類型索引
一、動植物及物品故事(1—299)
二、一般民間故事(300—1199)
三、笑話、趣事(1200—1999)
第二節無對應編碼故事概觀
一、動物故事
二、英雄故事
三、歷史故事
四、人物傳說
五、蒙古族民俗傳說
六、生活故事
七、程式故事
八、笑話和諷刺故事
九、新故事
十、宗教故事
第三節性別敘事視角下的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
講述、搜集與整理
一、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的男性講述者與搜集者
二、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的女性講述者、搜集者、
翻譯者
第二章動物故事研究
**節動物故事的角色功能與敘事模式
一、動物故事的角色與行動圖譜
二、動物故事的功能性事件與敘事模式
第二節動物故事的主題
一、動物故事的主題分類
二、故事講述人與故事主題之關系
三、動物故事主題的變化性與多層性
第三節動物故事的角色與形象
一、鄂爾多斯蒙古族動物故事的角色概說
二、狐貍的形象特征
三、弱小動物的角色與形象
第四節動物故事的形成與意義
一、動物故事的形成
二、動物故事的意義
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研究目錄第三章英雄故事研究
**節英雄故事的情節與類型
一、英雄代替他人赴死(YX001型)
二、英雄因夢出征并榮歸故里(YX002型)
三、英雄歷險救父/娶妻(YX003型)
四、奇能異士的七兄弟(YX004型)
五、英雄歷險求婚故事(YX005型)
六、英雄被女性親屬背叛但終復仇(YX006型)
第二節英雄故事的共性特征
一、征戰史詩與婚姻史詩的情節混合
二、主題單一化
三、英雄史詩母題與民間故事母題的復合
第三節英雄故事母題與英雄史詩母題
一、史詩母題程式化鋪排式的詩性語言與故事程式化的
簡潔表述
二、英雄故事中動態母題多而靜態母題少
三、英雄故事角色母題簡單,功能單一
第四節英雄故事與英雄史詩比較研究之爭
一、英雄故事與英雄史詩之別的爭論
二、英雄故事與英雄史詩母題差異的原因分析
三、英雄故事與英雄史詩的互通與轉化
第五節英雄對手:蟒古思的角色與類型
一、蟒古思角色概況
二、蟒古思的形象特征
三、蟒古思在民間故事與史詩中的異同
四、蟒古思角色的文化意義
第四章喇嘛故事研究
**節喇嘛故事概況
第二節喇嘛故事的主題
一、宣揚佛教信仰
二、諷刺主題
第三節喇嘛形象的類型
一、行善得報的喇嘛
二、作惡者終受懲
三、貪婪好食的喇嘛:“幸不屬虎”型故事解析
第四節喇嘛形象的文化心理分析
第五章機智人物故事研究
**節鄂爾多斯蒙古族機智人物故事及研究概況
第二節鄂爾多斯蒙古族巧女故事解析
一、鄂爾多斯蒙古族巧女故事類型簡介
二、鄂爾多斯蒙古族巧女故事的母題解析
三、鄂爾多斯蒙古族巧女故事的家庭關系解析
第三節機智的少年與老人
一、“騎黑牛的少年”:機智的兒童
二、智慧的老人
第四節巴拉根倉故事
一、“說謊大王”巴拉根倉
二、巴拉根倉的愚弄與被愚弄
第六章鄂爾多斯蒙古族的“漢族故事”研究
**節“漢族故事”界說及判別標準
一、“漢族故事”界說
二、“漢族故事”的判別標準
三、故事家朝格日布講述“漢族故事”篇目概述
四、其他故事集中的“漢族故事”篇目簡介
第二節《王外外的故事》與漢族文化之關系
一、《王外外》中的“三言”故事
二、《王外外》與“三言”原著之差異
三、蒙古族“漢族故事”傳播途徑探究
第三節“丁郎尋父”:失而復得的“漢族故事”
一、蒙古族“丁郎尋父”故事發現始末
二、“丁郎尋父”流傳形態介紹
三、“丁郎尋父”故事在漢族的民間流傳
四、蒙漢“丁郎尋父”故事之比較與思考
第七章《阿爾扎波爾扎罕》《三十二個木頭人》《魔尸》與
《鸚鵡故事》
**節《阿爾扎波爾扎罕》的基本情況
一、《鄂爾多斯民間文學》的譯介與傳播
二、《阿爾扎波爾扎罕》的傳播與傳承
三、塞瑞斯《〈鄂爾多斯蒙古民間文學〉評介》
第二節柏烈偉《蒙古民間故事》與漢譯
《三十二個木頭人》
一、柏烈偉其人其事
二、柏烈偉《蒙古民間故事》簡況
三、漢譯《三十二個木頭人》《魔尸》和《鸚鵡故事》
第三節中國當代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與印度
民間故事
一、《阿爾扎波爾扎罕》與印度民間故事《三十二個
木頭人》
二、《阿爾扎波爾扎罕》中的《鸚鵡故事》與《魔尸》
故事
三、朝格日布講述的《阿爾扎波爾扎罕》與印度
民間故事
第四節《阿爾扎波爾扎罕》與印度、中國西藏
民間故事
一、《阿爾扎波爾扎罕》中的印度及中國內蒙古、
西藏同型故事
二、《阿爾扎波爾扎罕》中的其他印度及中國蒙古族
同型故事
三、鄂爾多斯蒙古族中的其他蒙藏同型故事
結語
附錄:部分故事集中無對應ATU編碼文本目錄
參考文獻
中文故事資料
理論著作
學術論文
蒙古文資料
其他外文著述
后記
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故事研究 作者簡介
李麗丹,女,1979年生,湖北松滋人,現為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民族民間文學與古代文學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4項,出版專著《18-20世紀中國異類婚戀故事研究》(2013年),先后在《外國文學研究》、《民俗研究》、《民族文學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