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為英國人民聲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25218
- 條形碼:9787100025218 ; 978-7-100-02521-8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英國人民聲辯 內容簡介
約翰?彌爾頓(1608-1674),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政論家,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斗士。本書包括彌爾頓的兩本政論性小冊子,即分別于1651年和1654年用拉丁文完成的《為英國人民聲辯》和《再為英國人民聲辯》。這兩本小冊子是彌爾頓的精心之作,也是他的戰斗性的政論文獻,屬于政治學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痛斥了撒爾美夏斯以及其他支持王黨的人的丑惡嘴臉,同時盡情地歌頌革命、贊美自由,不僅顯示出了他的崇高理想和革命熱情,而且表現出了他的堅強不屈的斗爭意志,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英國人民聲辯 目錄
序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英國人彌爾頓再為英國人民聲辯,駁斥無恥的誹謗性的匿名書《王族向上天控訴英國的弒君者》
為英國人民聲辯 節選
《為英國人民聲辯》: 你以為用初期基督信徒的先例可以駁倒我們,極力用它來逼我們。他們在各方面都受到壓抑,但“卻從沒有拿起武器反抗羅馬皇帝”。我要指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辦不到的。其次,在辦得到的時候,他們就一定會起來反抗了。第三,縱使是在可能的時候沒有反抗,那么,在這種重大的事情上,他們的行為也值不得我們去效法。 關于**種情形,如所周知,當羅馬共和國告終以后,帝國的全部統治權都集于皇帝一身,一切軍隊都由皇帝供養。在那種情形下,如果整個的元老院、騎士階級和全體平民企圖發動革命,都只有自招殺身之禍,而對于爭回失去的自由方面卻絲毫無補。因為他們縱然可能殺掉一個皇帝,但帝國還會繼續存在下去。情形既然如此,那些基督信徒又能有什么作為呢?當時他們的人數固然不少,但都是散處四方、手無寸鐵,而且大部分都是*底層的平民。不管他們有多少人,來一個正規兵團豈不就很容易地把他們制服了嗎?有多少偉大的將軍不惜犧牲生命和訓練有素的軍隊都沒有辦到的事,這些烏合之眾又怎能指望有什么成就呢?公元300年左右,也就是君士坦丁大帝以前20年左右,戴奧克里興在位的時候,只有底比斯軍團是基督徒軍團。為了這一點,他們就在高盧的奧克多得龍地方被其他軍隊消滅了。 你說基督信徒并沒有和“卡西約、阿爾賓諾、尼加”等人共謀;難道都爾德良不理解基督信徒們不為異教徒流血嗎?因此,基督信徒當時顯然是無法擺脫羅馬皇帝的統治。在異教皇帝的統治下,他們和異教徒共謀這對自己將是不利的。 現在我要說明,后來基督信徒果然向暴君們開了戰,用武力保衛了自己,而且屢次懲治了君主的暴政。首先,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以后,就向壓迫東方的基督徒的東羅馬共治皇帝李啟尼烏斯開了戰,并打垮了他。君士坦丁通過這一行動說明一個君主可以懲治另一個君主。因為他為了東方臣民而把帝國中和他同樣處在至尊地位的李啟尼烏斯處以死刑,并沒有把報復的事情留給上帝。如果君士坦丁同樣蹂躪自己轄下的臣民,李肩尼烏斯也可以同樣把他處死。這樣說來,事情既然由上帝交給人了,議會為什么不能像君士坦丁對付李啟尼烏斯一樣對付查理王呢?如果你說當初士兵們已經把君士坦丁擁上了王位,那么我們的法律也使我們的議會與國王平等,甚至高于國王。 君士坦丁堡的人民曾經趁機以武力反抗阿利烏斯教派的皇帝君士坦修斯。當這位皇帝派赫謨吉尼率領軍隊來廢黜正統教派的主教保羅時,他們就攻擊他、抗拒他,用亂刀砍他,不論他躲到哪間房子里,人們馬上就用火把他燒個半死,*后把他殺死了。君士坦斯對他的兄弟君士坦修斯聲言,如果他不恢復保羅和阿德納肖的主教職位,他就要興師問罪。由此可見,這些神圣的教父們在自己的主教位置受到威脅時,就會公然無恥地策動國王的親兄弟興師啟釁。當時的基督教軍隊可以擁戴任何人為皇帝,君士坦斯(君士坦丁的兒子)在位時由于放縱驕橫,不久就被軍隊處死了。帝國權柄也被轉移到了馬格龍修斯手中。當茹里安還沒有叛教的時候,由于他的勇敢和美德,某些人就違背在位的皇帝君士坦修斯的意旨,以帝王之禮對待他。這又怎么說呢?你難道沒有把他們當成早期基督信徒中的模范告訴我們嗎?后來君士坦修斯在一封致人民的公開信中,嚴厲地禁止他們那種行為。人民便異口同聲地喊道:他們的行為是大主教、軍隊和國家當局決定的行為。這些人對君士坦修斯開了戰,并竭力要剝奪他的王位和生命。 ……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