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裂隙巖體凍融損傷破壞機理及本構模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91741
- 條形碼:9787502491741 ; 978-7-5024-917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裂隙巖體凍融損傷破壞機理及本構模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裂隙巖體凍融損傷破壞試驗、理論模型、數值模擬及其初步工程應用。全書共分14章,內容包括:緒論;循環凍融下裂隙巖體物理力學特性試驗;基于Drucker-Prager準則的巖石彈塑性損傷模型;基于微裂紋擴展的巖石細觀彈塑性損傷模型;基于非彈性變形和能量耗散的巖石細觀模型;基于宏細觀損傷耦合的非貫通裂隙巖體損傷本構模型;常規三軸下非貫通裂隙巖體損傷本構模型;凍融—荷載耦合作用下裂隙巖體損傷模型;循環凍融下裂隙巖體斷裂特性;循環凍融下巖石彈性模量變化規律;基于微裂隙變形與擴展的巖石凍融損傷本構模型;循環凍融下巖石溫度場—滲流場耦合模型;凍融后巖體力學特性及邊坡穩定性數值預測方法;循環凍融下隧道圍巖凍脹力理論計算等。本書可供從事巖體力學工作的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巖土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裂隙巖體凍融損傷破壞機理及本構模型 目錄
目錄1緒論1.1引言1.2國內外研究現狀1.2.1循環凍融下巖石(體)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研究現狀1.2.2凍脹理論及凍巖破壞機理研究現狀1.2.3凍巖本構模型及數值模擬研究現狀1.2.4凍巖理論工程應用研究現狀1.3研究現狀評述及分析1.4本書主要研究內容及方法2循環凍融下裂隙巖體物理力學特性試驗2.1引言2.2裂隙巖體循環凍融試驗2.2.1試驗方案設計2.2.2試件制作2.2.3試驗流程2.2.4試驗結果及分析2.3循環凍融對裂隙巖體物理性質的影響試驗2.3.1凍融過程中試件表觀形態分析2.3.2掃描電鏡現象分析2.3.3物理參數變化分析2.3.4裂隙巖體凍融劣化機理分析3基于Drucker-Prager準則的巖石彈塑性損傷模型3.1小范圍屈服裂紋很好塑性區3.1.1裂紋很好應力場3.1.2純Ⅰ型裂紋很好塑性區徑長3.1.3純Ⅱ型裂紋很好塑性區徑長3.1.4ⅠⅡ復合型裂紋很好塑性區徑長3.2宏觀彈塑性損傷模型積分算法3.2.1考慮宏觀損傷彈塑性的Drucker-Prager模型3.2.2宏觀損傷變量演化方程3.2.3模型積分算法3.2.4一致性切線模量3.3巖石宏觀彈塑性損傷本構模型數值驗證3.4算例分析4基于微裂紋擴展的巖石細觀彈塑性損傷模型4.1巖石細觀彈塑性損傷模型及算法4.1.1考慮細觀損傷的彈塑性Drucker-Prager模型4.1.2巖石微裂隙擴展細觀損傷演化方程4.1.3細觀彈塑性損傷模型積分算法4.2巖石彈塑性損傷模型數值驗證4.2.1微裂紋長度影響4.2.2圍壓影響4.2.3Weibull參數k影響4.2.4微裂隙長度對塑性的影響4.2.5微裂隙傾角對塑性的影響5基于非彈性變形和能量耗散的巖石細觀模型5.1巖石本構模型建立5.1.1模型應變分解5.1.2微裂隙擴展的損傷張量Dc表示5.1.3巖石內部微裂隙演化規律5.1.4巖石基質塑性演化5.2模型數值算法5.3巖石彈塑性損傷模型數值驗證5.4算例分析6基于宏細觀損傷耦合的非貫通裂隙巖體損傷本構模型6.1受荷巖石細觀損傷模型6.1.1巖石細觀缺陷受荷損傷演化6.1.2分布參數的確定及物理意義6.2受荷裂隙巖體損傷模型6.2.1宏細觀缺陷耦合損傷變量6.2.2考慮宏觀缺陷的損傷張量計算6.2.3受荷裂隙巖體損傷本構方程6.3計算實例與模型驗證7常規三軸下非貫通裂隙巖體損傷本構模型7.1受荷巖石細觀損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