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別樣年華 : 山西大學外語系首屆工農兵大學生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22715
- 條形碼:9787203122715 ; 978-7-203-1227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別樣年華 : 山西大學外語系首屆工農兵大學生紀實 本書特色
本書是對那段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特殊歷史現象的回顧、記錄和再現。本書中還描述了師生之間亦師亦友的關系,他們和師長之間在學校和畢業后保持了幾十年的真摯感情,敘述了同學之間親如兄弟姐妹的純真友誼。將那代學人的情操和美德做了生動的再現,讓我們對那個特殊年代的知識分子群體有了深入的了解。
別樣年華 : 山西大學外語系首屆工農兵大學生紀實 內容簡介
本書是山西大學外語系首屆工農兵大學生為慶賀母校120周年華誕而編寫。他們1972年入學,分別來自工廠、農村、部隊,他們是1966-1968年畢業的“老三屆”,年齡懸殊,文化水平參差不齊,但他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人民送我上大學,我上大學為人民”的口號激勵著他們努力學習,1975年順利畢業。他們中許多人在工作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此書如實記錄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大學非傳統的教學模式時的學習、生活、成長全過程。
別樣年華 : 山西大學外語系首屆工農兵大學生紀實 目錄
向青春致敬——獻給72級外語系的同學們 周所同
我與英語的機緣巧合 肖文科
我的大學夢 李廣鎖
我的工農兵大學生“高考”經歷 張福成
青春無悔 韓生鵬
我的大學生活 楊鳳蓮
我的兩個大學 唐茂恒
歲月銘記 陳竹芳
我的大學生活拾零 李偉格
授業1972級大學生感言 劉海量
我和工農兵大學生之間的故事 蔡春月
1972,永生難忘 劉生金
人物素描 蘇湘晉
與首屆工農兵大學生有關的點滴記憶 喬壽寧
同首屆工農兵大學生的情誼 張安琪
師生情深相守永遠 楊繼舜
我的外籍老師 李政文
我們那會兒的師生情 高勝恩
感恩與懷念 何忠壽
良師如友 李廣鎖
記憶中的幾位任課老師 肖文科
老師,我們總是想起您 李廣鎖
母校情深往事悠悠 王柱儒
那個時代飄在母校上空的聲音 李廣鎖
工農兵大學生留在山西大學的往事 高勝恩
憶“開門辦學” 李燕霞
難忘山西大學的學習生活經歷 王振春
真愛無價 趙殿華
記憶的相冊 李廣鎖
永難釋懷的“青蔥”歲月 孫淑云
年華向晚歲月沉香 聶素娥
銀針情懷 胡海江
我的大學快樂時光 柳花梅
我好幸運 史蓮娣
大學校園軼事記略 張學松
“兩廣”軼事 賈廣臣 李廣鎖
那朵美麗的山丹丹花 徐素平 劉勝雪
山大生活二三事 聶素娥 車艷蘭
面壁三載磨一劍曾向長空歌大風 陳峰
卅載杏壇育桃李一路芬芳話感恩 趙保蘭
圓夢 張銀海
漫漫人生路總關英語情 王秀成
我欲乘風歸去 李海鷹
捧起《記憶的相冊》——致英一班同學 趙保蘭
翻開記憶的相冊 原因
媽媽眼里的建平們 趙寶華
自信的女人*美麗 李廣鎖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記李偉格同學 趙殿華 李廣鎖
天南海北憶同窗 陳峰 史蓮娣 趙寶華 趙保蘭 肖文科 李廣鎖
念奴嬌·世紀聚會 李廣鎖
揮揮手,不說再見 原因
我想回到從前 趙保蘭
浪花 韓生鵬
三班“一姐”——閆愛卿 李廣鎖
福成其人奇事 肖文科
俄羅斯之旅——懷念恩師趙超群 李廣鎖
良師之殤 李廣鎖
天邊的約會 李廣鎖
追思先師趙超群先生 肖文科
遠去的背影——憶常風先生 李廣鎖 聶素娥
無題 周所同
我們這一屆 趙殿華
跋
別樣年華 : 山西大學外語系首屆工農兵大學生紀實 節選
獻給母校120周年華誕 王淑珍 歲月中, 山西大學走過一百二十年滄桑, 迎來鼎盛的輝煌。 作為畢業于百年名校的學子, 在母校兩甲子之際, 獻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和殷切的期望。 回想求學時代,—— 我們在母校的懷抱中成長, 難忘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也難忘那歡聲笑語,書聲瑯瑯, 更難忘恩師辛勤的汗水和慈祥的目光。 一屆屆畢業生都已成為社會各界的中堅和棟梁, 他們把對母校熾熱的愛, 化作拳拳報效之心, 鯤鵬展翅,扶搖直上。 為人生續寫華彩樂章, 為母校贏得無上榮光。 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科教興國為母校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我們看到, 可愛的母校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們相信, 她必將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再創新的輝煌! 王淑珍,女,1951年生,山西運城解州人。1975年8月山西大學外語系畢業,被分配到山西省對外貿易局,在中國五金礦產機械化工進出口總公司山西分公司工作,歷任業務科副科長、科長、公司副經理;1989年任山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書記;1994年任山西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副廳長,2003年任廳長、黨組書記;2004-2011年任山西省商務廳廳長、黨組書記,期間為第九屆山西省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11年12月任山西省人大民族宗教外事委員會副主任。2014年退休。 向青春致敬——獻給72級外語系的同學們 周所同 如果往事是一扇門,回憶則是 另一扇門;誰打開誰關上誰又悵然 失神?愈想愈遠的事,如果等于 愈來愈近的人,清晰或模糊的瞬間 存在的就等于消逝的背影 比如從青絲到白發之間的距離 誰的雙鬢正吹過蒼茫的大風 我們回頭、握手、寒暄、重新相認 忘卻與想起的一樣多又一樣少 仿佛懸崖傾聽深淵的回音 掠過歲月的煙云,向青春致敬 等于向那個乍暖還寒的四月致敬 我們懷念新生的楊柳、憂郁的丁香 還有洋槐、刺梅、梧桐的濃蔭 向敞開的校門和主樓前屹立的偉人 致敬!等于向特殊年代里不幸中的 萬幸致敬!我們格外珍惜—— 遲到的課本、久違的鈴聲、蹉跎的 歲月、失而復得的理想、重托與信任 多么美好!從工廠到農村再到軍營 我們從不同方向朝一條路上走來 共有一個名字和兩袖風塵 在三生漫漫旅途上**次相逢 如果灰燼復活,一定會燃起火星 久旱無雨,如果突然降下甘霖 即便我們貧血、蒼白,甚至病弱 也不是什么過錯!而集體承受著 時代的暗疾與傷痕,等于加倍 擁有了熱愛的心跳,呼吸和體溫 油墨飄香的教材,蝌蚪樣游動的文字 南腔北調的方言在**個元音字母里 找到回聲;我們向圖書館、教學樓 小課桌、錄音帶、耳機、臺燈 和死背硬記致敬!等于向劫后余生的 老師與千載難逢的希望致敬 塵世上總有一些東西不能忘記 比如:那時雖然貧困卻很富有 也總有一些東西更需要感恩 比如:扶持、關愛、教誨和指引 就像犯錯的孩子,記住原諒的眼神 我們擁有血液的鹽、骨骼的鈣 風雨的歷練和生命中*貴重的黃金 河流向往橋梁,廢墟夢見彩虹 我們是承上啟下的一代,恪守 彎腰勞動挺胸做人的意義與精神 如果熱愛平凡等于向往崇高 如果奉獻和堅守等于雙重使命 我們順從自然的秩序、生活的邏輯 無論下雨、刮風、陰晴不定,相信 道路愈是泥濘,就愈會留下腳印 像螞蟻懷抱米粒、紐扣綴在衣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如果懂得卑微或渺小,就等于 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和生命的中心 而我還是那個來自鄉下的俗人 活在死里,身上落滿俗世的灰塵 尚有御寒的布衣、擋風的土墻 避雨的屋檐和取暖的火盆 偶爾想起年輕時青澀的愛情 還會心跳、臉紅、迷離、恍惚 愈想愈空;仿佛挽留的越多 留住的越少,就像此刻 我在這首詩里向我們的青春致敬 請原諒,我已忘記了許多人的姓名…… 2016年11月16日于北京 周所同,祖籍山西原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代理秘書長,《詩刊》社編審。有3部詩集出版,有作品譯介到國外,另有小說、詩論、散文百萬字,編輯出版各類詩歌選集40余部。 我與英語的機緣巧合 肖文科 1972年,機緣巧合,我意外地被推薦上了山西大學。這件事說來與元宵節還有點關聯。 春節及隨后的元宵節在山村人們的心目中非常期盼,尤其是元宵節,特別熱鬧,若能到縣城看看白天的表演和晚上的煙花,那更是令人喜出望外。 我們村,山西省平魯縣下木角公社打草坪大隊,距離縣城所在地井坪鎮將近30里山路,隔著一條石溝和兩座既算不上高又稱不上陡的山。村里的人們很少有條件或機會能到
- >
推拿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