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瑪麗蓮·羅賓遜作品基列三部曲(基列家書+家園+萊拉)(共3冊)[美]瑪麗蓮·羅賓遜 版權信息
- ISBN:2401784000309
- 條形碼:240178400030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瑪麗蓮·羅賓遜作品基列三部曲(基列家書+家園+萊拉)(共3冊)[美]瑪麗蓮·羅賓遜 本書特色
當之無愧的“作家當中的作家”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 無比摯愛的小說 驚人而恢弘的格局 不朽的美國現代經典 愛荷華州基列小鎮 三代人的父子情深 壯闊而瑰麗的家族往事 深邃而莊嚴的美國精神
瑪麗蓮·羅賓遜作品基列三部曲(基列家書+家園+萊拉)(共3冊)[美]瑪麗蓮·羅賓遜 內容簡介
《基列家書》是基列三部曲的本。整本小說其實是年事已高的牧師約翰?埃姆斯給自己的幼子寫的家書,亦是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在愛荷華州一個叫“基列”的小鎮,鰥居多年的牧師埃姆斯在禮拜日的教堂里邂逅了現在的妻子萊拉,并在不可能生育的年紀擁有了一個兒子。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之前,為了向幼子解釋他從哪里來,又將生活在怎樣的世界,埃姆斯借托這封書信回顧了自己的家族歷史:他身為牧師的祖父如何狂熱地參與美國南方如火如荼的廢奴運動,讓家庭陷入分裂和絕望,并與持和平立場的兒子至死無法和解;而埃姆斯自己又如何在漫長的孤獨歲月里,調和自身的悲劇和對上帝的信仰的沖突。 《基列家書》是瑪麗蓮?羅賓遜負盛名的作品,它用“父與子”的主題詮釋了一個屬于美國的悲傷的故事,雋永而平實地呈現了存在本身神秘而驚人的力量。
瑪麗蓮·羅賓遜作品基列三部曲(基列家書+家園+萊拉)(共3冊)[美]瑪麗蓮·羅賓遜 目錄
《家園》
《萊拉》
瑪麗蓮·羅賓遜作品基列三部曲(基列家書+家園+萊拉)(共3冊)[美]瑪麗蓮·羅賓遜 相關資料
宗教如此深刻地與個體的思考和經歷纏繞在一起,它和意識本身一樣無法窮盡。如果小說的目的是為了灌輸教條,那無論它的說教是關于基督教式的,還是安·蘭德的世界觀,都是很糟糕的。作家們似乎經常假定宗教是一種姿態,用來自欺或者欺人,但這只是偏見。——瑪麗蓮·羅賓遜 加爾文在什么地方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舞臺上的演 員,上帝是觀眾。這個比喻總是讓我感到新鮮貼切。因為它使我們成為自己行為的藝術家。上帝對我們的反應可以看作是從美學角度而不是從平常意義上的道德角度做的評判。我們對自己的角色有多少了解? 羅賓遜勇氣非凡,能在一個宗教通常具有消極、暴力意味的時代里,如此書寫信仰。???????????????????????????????????????????????????????????????????????? ——《紐約時報》 《基列家書》如國家般廣闊,如思想般靜默,如禱告般動人,氣勢恢宏,舉世無雙。?????????????????????????????????????????????????????????????????????????????? ?——《衛報》
瑪麗蓮·羅賓遜作品基列三部曲(基列家書+家園+萊拉)(共3冊)[美]瑪麗蓮·羅賓遜 作者簡介
瑪麗蓮.羅賓遜(1943— ),美國當代有名女作家,生于愛達荷州,多年來一直在愛荷華大學教授寫作,被公認為“作家中的作家”。1980年出版小說處女作《管家》,獲得美國筆會/海明威獎,并獲得1982年普利策小說獎提名。《管家》出版后的20余年里,她沒有再涉足小說創作,而將注意力投向環保和美國當代思想領域的紛爭。小說《基列家書》(2004)獲2005年普利策小說獎,這也是奧巴馬愛的小說之一。《基列家書》的續篇《家園》(2008)獲得2009年度橘子獎,并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萊拉》(2014)可以被視為基列三部曲的結局,獲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并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的長名單。 此外,羅賓遜一直關注美國社會思想、實證主義和新教傳統的關系,著有多部散文集《祖國 :英國、福利社會和核污染》(1989)、《亞當之死:當代思想隨筆》(1998)、《思維的缺失:消除自我之現代神話的本性》(2010)、《論事物的給定性》(2015) 。2013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為她頒發國家人文獎章。 基列三部曲是羅賓遜負盛名、技巧幾近完美的作品,優雅而深邃地勾勒了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也可以被視為美國國家和文化的一種自我療愈過程,它用那些強有力的靈魂,呈現出美國失落已久的道德譜系。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