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新材料研究前沿報告(20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07924
- 條形碼:9787122407924 ; 978-7-122-4079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新材料研究前沿報告(2021) 本書特色
《中國新材料研究前沿報告》聚焦前沿新材料發展動態,關注重大原創基礎研究和行業顛覆性技術,以及面向國民經濟發展重大需求的補短板新材料研究,力求全方位解讀前沿新材料的技術、應用,展望我國戰略性新材料的發展重點,以期為我國新材料基礎創新及建設提供有益指導。 報告著重闡述各核心領域新材料發展的背景需求和戰略意義、研究進展及前沿動態,我國在各領域的學術地位、作用及學科發展動態,具有的啟發性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并給出了我國在各領域的未來發展重點與趨勢。
中國新材料研究前沿報告(2021) 內容簡介
《中國新材料研究前沿報告(2021)》聚焦前沿新材料發展動態,關注重大原創基礎研究和行業顛覆性技術,分為總論、前沿新材料、戰略新材料和基礎創新能力提升四個主題,著重闡述了寬帶半導體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碳納米材料、超材料、新型二維材料、摩擦納米發電機及相關材料、碳納米籠、智能軟體材料等相關前沿新材料領域發展的背景需求、研究進展和前沿動態;特別講解了第三代半導體的壓電(光)電子學器件材料、高性能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生物基材料、生物醫用心血管系統材料相關戰略新材料的研究、應用與未來發展重點;*后對提升我國基礎創新能力的新材料設計制造軟件、新材料高端精密監測儀器的研發和應用進行了全面解說。 書中對新材料前沿領域詳細的技術解讀,對未來發展重點的高瞻遠矚,將為新材料領域研發人員、技術人員、產業界人士提供全面的指導。
中國新材料研究前沿報告(2021) 目錄
**篇 總 論 001
第1章 中國新材料前沿技術創新機遇與挑戰 002
1.1 新材料前沿發展趨勢與動態分析 002
1.2 中國新材料前沿技術創新機遇 009
1.3 中國新材料前沿技術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013
第二篇 前沿新材料 019
第2章 我國電子陶瓷技術發展的戰略思考 020
2.1 國際電子陶瓷產業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020
2.2 我國電子陶瓷材料與元器件的發展現狀 022
2.3 電子陶瓷材料重大技術需求分析 024
2.4 我國電子陶瓷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025
2.5 電子陶瓷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路徑 026
2.6 政策建議 028
第3章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 030
3.1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研究背景 030
3.2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033
3.3 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037
3.4 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038
3.5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039
3.6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2035年展望與未來 041
第4章 增材制造材料 045
4.1 增材制造材料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045
4.2 我國在該領域的地位及發展動態 071
4.3 增材制造材料與技術的近期發展重點的戰略思考建議 076
4.4 增材制造材料與技術2035年展望與未來 079
第5章 新興的碳納米材料:碳點 091
5.1 碳點材料研究背景 091
5.2 碳點研究進展及前沿動態 099
5.3 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 118
5.4 作者在該領域的啟發性學術思想與研究成果 119
5.5 碳點材料近期的研究發展重點 120
5.6 碳點材料2035年發展展望 122
第6章 超材料 130
6.1 超材料的研究背景 130
6.2 超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132
6.3 我國在超材料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139
6.4 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142
6.5 超材料發展重點 148
6.6 總結與展望 150
第7章 新型二維材料——MXene 160
7.1 MXene材料的研究背景 160
7.2 MXene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165
7.3 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174
7.4 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176
7.5 MXene材料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186
7.6 MXene材料2035年展望與未來 186
第8章 從納米發電機邁向碳中和的藍色能源 194
8.1 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研究背景 194
8.2 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197
8.3 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216
8.4 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217
8.5 該領域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220
8.6 2035年展望與未來 221
第9章 碳納米籠 230
9.1 碳納米籠新材料的研究背景 230
9.2 碳納米籠新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232
9.3 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246
9.4 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247
9.5 碳納米籠新材料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248
9.6 碳納米籠新材料2035年展望與未來 250
第10章 智能軟體材料及其增材制造 256
10.1 智能軟體材料的研究背景 256
10.2 智能軟體材料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作用 258
10.3 智能軟體材料設計制備、加工成形、工程應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262
10.4 智能軟體材料及其增材制造(4D打印) 262
10.5 智能軟體材料及其增材制造國內外研究進展 267
10.6 對智能軟體材料及其增材制造的研究思考 282
第三篇 戰略新材料 287
第11章 第三代半導體的壓電(光)電子學器件 288
11.1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研究背景 288
11.2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研究進展及前沿動態 289
11.3 我國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學術地位、作用及發展動態 291
11.4 作者在該領域具有啟發性的學術思想 293
11.5 作者在該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296
11.6 我國在該領域的未來發展重點 305
第12章 高性能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 311
12.1 高性能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311
12.2 高性能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312
12.3 我國在高性能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350
12.4 作者團隊在高性能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領域的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351
12.5 高性能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352
12.6 高性能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2035年展望與未來 354
第13章 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 364
13.1 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究背景 364
13.2 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369
13.3 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377
13.4 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381
13.5 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390
13.6 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2035年展望與未來 391
第14章 生物基材料 397
14.1 生物基材料的研究背景 397
14.2 生物基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399
14.3 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409
14.4 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415
14.5 生物基材料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423
14.6 生物基材料2035年展望與未來 424
第15章 生物醫用心腦血管系統材料 429
15.1 研究背景 429
15.2 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433
15.3 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地位及發展動態 443
15.4 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450
15.5 2035年展望與未來 456
第16章 深海工程裝備用耐蝕材料 460
16.1 深海工程裝備用耐蝕材料的研究背景 460
16.2 國外深海工程裝備用耐蝕材料的研究進展與前沿動態 462
16.3 我國深海工程裝備用耐蝕材料的研究現狀 467
16.4 深海工程裝備用耐蝕材料近期研究發展重點(戰略思考建議) 473
16.5 深海工程裝備用耐蝕材料2035年展望與未來 478
第四篇 基礎創新能力提升 483
第17章 新材料設計制造工業軟件 484
17.1 新材料設計制造軟件的研究背景 484
17.2 新材料設計制造軟件的研發進展與前沿動態 485
17.3 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地位及發展動態 496
17.4 作者在該領域的學術思想、研究成果及應用 498
17.5 材料設計制造軟件近期研究發展重點及2035年展望與未來 503
第18章 新材料高端精密檢測儀器國產化 510
18.1 新材料高端精密檢測儀器概況 510
18.2 新材料高端精密檢測儀器的研發和應用需求動態 512
18.3 我國新材料高端精密檢測儀器產業發展現狀與動態 516
18.4 王海舟院士團隊主要研究成果 518
18.5 新材料高端精密檢測儀器近期研究發展重點 536
18.6 新材料高端精密檢測儀器2035年展望與未來 537
中國新材料研究前沿報告(2021) 作者簡介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Chines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C-MRS)成立于1991年5月1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是中國從事材料科學技術研究和產業的科技工作者和單位,自愿 結合并依法成立的全國性、非營利性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協的組成部分,掛靠在中國科學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是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合 會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簡稱IUMRS ) 的發起單位之一,并代表國家身份作為該會的成員。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的宗旨是團結和組織中國廣大材料科技工作者,遵守憲法、法律 、法規和國家政 策 ,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貫徹"科教興國"方針 ,自主活動 ,自我發展 ,緊緊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目標,瞄準世界材料科學前沿,開展國內外學 術交流,促進各類先進材料的研究與發展,努力推動新材料、新工藝及新技術在產業中的實際應用,為繁榮和發展材料科技事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貢獻。 學會現有分支機構12個,團體會員143個(擁有上萬的材料科技工作者) ,個人會員1114人。會員是學會的主體和基本依靠力量,密切與他們的 聯系,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呼聲,努力做好為他們的服務工作 ,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使學會不斷增強凝聚力、影響力,成為“材料科技工作 者之家”是學會工作的中心任務。 謝建新,北京科技大學,院士 ,謝建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北京科技大學教授。1982年1月畢業于中南大學,1991年3月在日本東北大學獲博士學位。1995年4月回國在北京科技大學任教授至今,曾任學院副院長/院長、副校長等職。2001年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稱號,2002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4年獲全國科技工作者稱號,201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兼任“十五”~“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專家組專家、“十三五”國家材料基因工程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等。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