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消弭與重構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47295
- 條形碼:9787550447295 ; 978-7-5504-472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消弭與重構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研究 內容簡介
《消弭與重構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與專家分析相結合、文獻資料與邏輯分析相結合、歷史分析與理論架構相結合、宏觀分析與具體策略相結合等研究方法,對消弭與重構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展開研究。 《消弭與重構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研究》的研究結果:①對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的承載——納西族與東巴文化,進行了相關論述。納西族經歷了近千年的歷史沿革而延續發展至今,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族群形成了與地域、社會相吻合的生產生活習俗、民間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而東巴文化貫穿于納西族歷史發展的全過程,是納西族的主體文化,是納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巴文化是東巴跳文化符號的靈魂,萬物有靈的東巴文化宗教觀念對東巴跳文化符號的體化實踐具有深刻的影響。②對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及東巴跳舞譜進行相關概述。東巴跳是納西族的傳統舞蹈,它源自納西族先民的社會生活。經歷了漫長歷史文化積淀,東巴跳文化符號形成了具有自然崇拜烙印、反映勞動生產、貫徹集體行為、原始規范性、文化融合性等特點。而用東巴象形文字書寫而成的舞譜是東巴跳文化符號自身規范化、走向成熟的真實寫照。書中闡述了舞譜版本與法則、舞名、特點、基本動作等,并對代表性的東巴跳舞譜進行了譯注。③對于消弭前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從文化符號四圈層視角進行了解析,并提出儀式中的東巴跳文化符號是超常態的表現,是在營造虛擬情境,表述著象征性,并承載著族群的記憶與認同。④對消弭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進行了考察,對歷史發展中的東巴跳文化符號、作為視覺文化符號的東巴跳、作為消費文化符號的東巴跳、作為遺產文化符號的東巴跳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論述。⑤針對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消弭的原因,從全球化、技術、消費、媒介視角進行了分析。
消弭與重構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研究 目錄
**節 研究的緣起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的梳理
第三節 研究的方法、觀點與思路
第四節 研究的內容與框架
第二章 符號的承載:納西族與東巴文化
**節 納西族概述
第二節 東巴文化概述
第三章 符號的概況:納西族東巴跳與東巴跳舞譜
**節 東巴跳文化符號概述
第二節 東巴跳舞譜概述
第四章 神圣的內涵:消弭前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
**節 符號的解析
第二節 儀式中的東巴跳文化符號
第三節 記憶與認同的東巴跳文化符號
第五章 世俗的呈現:消弭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
**節 歷史發展中的東巴跳文化符號
第二節 作為視覺文化符號的東巴跳
第三節 作為消費文化符號的東巴跳
第四節 作為遺產文化符號的東巴跳
第六章 世俗的背后:納西族東巴跳文化消弭原因
**節 全球化影響下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
第二節 技術影響下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
第三節 消費影響下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
第四節 媒介影響下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
第七章 重構的思考: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發展的思考
**節 傳統與現代
第二節 主位與客位的確定
第三節 視覺文化的超越
參考文獻
消弭與重構中的納西族東巴跳文化符號研究 作者簡介
史明娜(1982.8-),女,山東煙臺人,副研究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項、國家體育總局哲社項目1項、其他市廳級項目6項,主研國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四川社科規劃等重要課題10余項,榮獲國家民委、達州市人民政府等成果獎5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0余篇。 孫亮亮(1982.9-),男,山東昌邑人,副教授。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體育總局哲社項目、四川省社會規劃項目等20余項,榮獲國家民委、達州市人民政府等成果獎5項,在《體育文化導刊》《中華文化論壇》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