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環境微生物實驗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93027
- 條形碼:9787301293027 ; 978-7-301-2930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微生物實驗教程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為3部分、12章,具體涉及39個實驗。除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報告等常規實驗內容外,作者還系統梳理了環境微生物實驗涉及的理論知識、各實驗中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項、問題與思考等內容,涉及面廣,知識點又很細。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環境領域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實驗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或科研人員重要的參考用書。
環境微生物實驗教程 內容簡介
隨著環境微生物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以及生態環境保護需求的日益增加,環境微生物實驗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人們認識環境和改造環境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和研究方法。環境微生物實驗技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技術要求較高,在掌握基本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必須動手操作,且只有操作規范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微生物的實驗技術手段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較為迅速,現代微生物學實驗方法與技術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現階段,關于微生物學實驗以及現代微生物學實驗技術方面的教材更新較快,但這些教材往往更側重于生物學,缺乏與環境問題的聯系,不能很好地幫助環境領域學生理解和掌握不同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情況。另一方面,國內外也有關于環境微生物學實驗方法與技術方面的教材,但這些教材往往更側重于基礎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實驗方法較為傳統;且對現代微生物學實驗技術描述較少或教材中描述的技術方法已經過時,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求。鑒于這兩方面的原因,亟需針對環境領域的具體問題,結合近期新的現代微生物實驗方法,編寫適用于現階段的環境微生物實驗技術教材。 本書重點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清不同操作技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具備環境微生物實驗所需要的基本實驗素養和技術。在此基礎上,理解環境微生物實驗技術與生態環境質量、環境污染物生物處理等實踐應用的緊密聯系,從而更好地將環境微生物實驗技術運用于實踐中。
環境微生物實驗教程 目錄
**部分 基礎微生物實驗方法與技術 / 5
**章 培養基的配制及滅菌消毒 / 7
實驗 1-1 培養基的種類與常規配制程序 / 8
實驗 1-2 實驗室常用培養基的配制程序 / 20
實驗 1-3 培養基及器皿的消毒和滅菌程序 / 27
第二章 無菌操作、接種技術和培養方法 / 35
實驗 2-1 無菌環境的創建及無菌操作技術 / 36
實驗 2-2 微生物接種技術 / 46
實驗 2-3 微生物培養方法 / 58
第三章 微生物的分離純化與鑒定技術 / 65
實驗 3-1 環境中異養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 / 67
實驗 3-2 環境中自養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 / 76
實驗 3-3 環境中功能菌的篩選、分離與純化 / 82
第四章 微生物形態觀察、大小與數量測定 / 87
實驗 4-1 微生物形態的觀察 / 88
實驗 4-2 微生物大小測定 / 100
實驗 4-3 微生物數量測定 / 107
第五章 微生物生長因子的測定 / 113
實驗 5-1 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測定 / 114
實驗 5-2 環境因子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 119
實驗 5-3 營養鹽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 125
第六章 微生物菌種保藏及分子鑒定技術 / 131
實驗 6-1 微生物菌種保藏技術 / 132
實驗 6-2 微生物的分子鑒定方法 / 143
第二部分 現代微生物實驗方法與技術 / 149
第七章 環境微生物遺傳物質提取、PCR 擴增與電泳分析 / 151
實驗 7-1 環境微生物宏基因組總 DNA 提取和濃度測定 / 152
實驗 7-2 環境微生物宏轉錄組總 RNA 提取和濃度測定 / 159
實驗 7-3 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技術 / 164
實驗 7-4 環境微生物宏蛋白組總蛋白質的提取和濃度測定 / 169
實驗 7-5 SDS-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析技術 / 175
實驗 7-6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 / 182
第八章 基于熒光的環境微生物分析技術 / 189
實驗 8-1 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 / 190
實驗 8-2 熒光定量 PCR 技術 / 197
第九章 基于高通量測序的環境微生物分析技術 / 205
實驗 9-1 宏基因組測序技術 / 206
實驗 9-2 宏轉錄組測序技術 / 212
實驗 9-3 宏蛋白質組測序技術 / 217
第十章 基于生物信息學的環境微生物群落與功能分析技術 / 223
實驗 10-1 Linux 系統操作基礎 / 224
實驗 10-2 16S rRNA 細菌多樣性分析方法 / 231
實驗 10-3 基于宏基因組的環境微生物群落功能分析 / 242
實驗 10-4 基于宏轉錄組的環境微生物群落功能和表達量分析 / 257
實驗 10-5 基于宏蛋白質組的環境微生物群落功能和表達量分析 / 271
第三部分 環境微生物及其應用 / 283
第十一章 微生物與環境監測 / 285
實驗 11-1 水體中細菌總數測定 / 286
實驗 11-2 水體中糞大腸菌群的測定 / 292
實驗 11-3 土壤中微生物呼吸的測定 / 297
實驗 11-4 公共場所空氣中微生物數量的測定 / 303
第十二章 微生物與污水處理 / 307
實驗 12-1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處理生活污水 / 308
實驗 12-2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生活污水 / 316
參考文獻 / 322
環境微生物實驗教程 作者簡介
陳倩: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長期從事環境微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在功能性微生物篩選培殖、廢水生物脫氮技術研發以及河流生態系統碳氮微生物轉化機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點項目10余項,發表SCI論文30余篇,相關成果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日內瓦國家發明展金獎以及深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 劉思彤:北京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德國洪堡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節能低碳生物水處理技術、生物功能基因代謝網絡、生物載體材料、自然界氮循環與氮污染控制,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等行業頂級期刊發表SCI論文近100篇,SCI引用3000余次,2014年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和特別獎。主講本科生“環境微生物學實驗”課程。近年來借助宏組學技術闡釋了微生物之間的互養關系,揭示了共生菌在廢水處理中的重要性。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