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儒家政治倫理的當代價值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1042
- 條形碼:9787522701042 ; 978-7-5227-010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家政治倫理的當代價值研究 內容簡介
中華很好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有力支撐。本書基于儒家經典文本,討論了儒家政治倫理如何構建政治代表和政治問責這兩個治理體系的核心要件,并指出了儒家政治代表和政治問責模式在理念建構上的獨特性及其價值所在。儒家政治倫理提示我們,當代治理體系的發展需要兼顧政治制度建設和政治美德培養,盡管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治理體系的基石,但責任心等美德仍然能夠在治理中發揮關鍵作用。
儒家政治倫理的當代價值研究 目錄
目 錄
**章 儒家政治倫理研究回顧(1)
**節 研究背景與緣起(1)
第二節 儒家政治倫理的相關研究回顧(3)
第三節 作為國家治理基本元件的代表和問責(9)
第四節 如何比較(10)
第五節 本書的章節安排(11)
第二章 儒家政治倫理的基本要素(13)
**節 儒家倫理中的自我:角色集合與道德主體(13)
第二節 儒家責任倫理(22)
第三節 儒家尚賢倫理(32)
第四節 儒家君子倫理(47)
第五節 儒家政治倫理的制度基礎(55)
本章小結(60)
第三章 儒家倫理與政治代表(62)
**節 代表概念探源(62)
第二節 政治代表的一般邏輯(65)
第三節 政治代表的儒家邏輯(68)
第四節 比較視野下的儒家代表(85)
第五節 儒家代表的獨特意涵(89)
本章小結(92)
第四章 儒家代表的歷史實踐(93)
**節 儒家政治代表機制的核心功能(94)
第二節 儒家政治代表的核心機制:科舉(98)
第三節 科舉制度的包容性(102)
第四節 科舉制度的表征性(108)
第五節 科舉制度的回應性(111)
第六節 儒家代表機制的評價(116)
本章小結(119)
第五章 儒家倫理與政治問責(120)
**節 問責概念探源(120)
第二節 政治問責的一般邏輯(122)
第三節 政治問責的儒家邏輯(130)
第四節 比較視野下的儒家問責(146)
第五節 儒家問責的獨特意涵(153)
本章小結(158)
第六章 儒家問責的歷史實踐(159)
**節 行政問責(160)
第二節 歷史問責(166)
第三節 教育問責(171)
第四節 儒家問責機制的評價(174)
本章小結(177)
第七章 儒家政治倫理的當代價值及其反思(178)
**節 儒家政治倫理的當代理論價值:兼顧規則與美德(179)
第二節 儒家政治倫理的現實啟示與反思(186)
參考文獻(190)
后記(225)
儒家政治倫理的當代價值研究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田旭,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學、政治學理論和儒家政治思想。在《世界經濟與政治》、《當代亞太》、《世界哲學》、《文史哲》、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等中英文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成果多次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 主編簡介 張宇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學術顧問;《世界經濟與政治》和China & World Economy雜志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制度經濟學和國際政治經濟學。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