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有緣人我們聊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812226
- 條形碼:9787518812226 ; 978-7-5188-122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緣人我們聊聊 本書特色
人生的根本智慧探討的是我們的身心問題,探討如何為我們的心找一個溫馨的家,讓心不再孤獨、不再流浪。然而,要讓心真正安定下來,要給自己的心安一個家,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個人,錢再多,官再大,甚至是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他的心都未必能安。如果大家喜歡歷史,就會知道,歷史上有好多皇帝其實活得并不安樂,有很多時候,他們的快樂感、幸福感甚至比普通老百姓都要差許多……印順大師,佛門泰斗本煥長老衣缽弟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之一。本書承載了印順大師的諸多人生感悟,里面有關于財富、關于智慧、關于情感、關于做人做事以及關于家庭的智慧箴言。
有緣人我們聊聊 內容簡介
無所求,必滿載而歸; 無所得,亦無所不得; 聽一位法師聊聊生活。 本書是印順大師對生活意義探討的著作及演講匯總,主要包括“聊聊自己”“聊聊做事”“聊聊財富”“聊聊選擇”等十一章的內容。
有緣人我們聊聊 目錄
狂心若歇,歇即智慧
惜取眼前人,珍重當下緣
因果原理與當下行動
放下,提起,安寧
你相信什么,就會發生什么
與其抱怨生活,不如改變自己
板子打在誰的頭上
第二章 聊聊幸福
鞋里的小石子
禪說幸福在哪旱
烏云壓境,難見晴空
成為自己的光
如何獲得感知幸福的能力
請不要打擾別人的幸福
第三章 聊聊智慧
好好生活的藝術
得不到和已失去
不知足,麻煩就少不了
看得破,放得下,不攀比
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
福靠慧引導,慧靠福積成
過河睹影
第四章 聊聊佛系
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系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慈悲不是當老好人
忙是另一種意義的懶惰
把世界推入善的循昂
風車從不主動去找風
本煥長老教我用功
第五章 聊聊習氣
調伏習性,圓滿天性
向前三步,退后三步
既往不咎,轉身走路
當頭棒喝的訓練
憋不住,放不下,忘不了
痛苦是比出來的
重拾幸福,從停止抱怨開始
第六章 聊聊情緒
當你生氣時,請默念這句話
你上一次發火是什么時候
教你五個不發脾氣的竅門
找個借口,遲一點再生氣
為忌妒癥開一劑藥方
一切都會過去
敬人如敬佛
第七章 聊聊選擇
吃瓜青年的感悟
用世事無常去遺忘
懸崖邊上檢金子
人生可以打多少次草稿
種善因,結善緣,得善報
一對的時間與目對的人
上班族怎么修行
第八章 聊聊做人
道人善,即是善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用微笑點亮世界一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看破不說破,明白不表白
第九章 聊聊做事
人在這里,心在這里
公司即道場
萬和敬的智慧
一心一境
在工作申修寧:
靠譜的人從不輕易許諾
打好一手爛牌
第十章 聊聊財富
寫給正為錢財發愁的人們
錢是愛與布施的能量
惜福方能留住幸福
若想富貴,切莫喊窮
借出去的錢,押出去的心
黃金還是毒警
什么錢*應該花
第十一章 聊聊家庭
假如父母傷害了你
爸爸媽媽的謊言
讓孩子吃點苦吧,別舍不得
冢家有本幸福的繹
尉、屠里的菩薩
把握親人問的分寸感
敢大的孝順,*深的報恩
第十二章 聊聊心量
心中有陽光
只記緣來不記仇
靜能養心,樂能養壽
一杯水的啟示
舍而不得怎么辦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本煥長老的名片
有緣人我們聊聊 節選
**章 聊聊自心 狂心若歇,歇即智慧 人生的根本智慧探討的是我們的身心問題,探討如何為我們的心找一個溫馨的家,讓心不再孤獨、不再流浪。然而,要讓心真正安定下來,要給自己的心安一個家,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個人,錢再多,官再大,甚至是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他的心都未必能安。如果大家喜歡歷史,就會知道,歷史上有好多皇帝其實活得并不安樂,有很多時候,他們的快樂感、幸福感甚至比普通老百姓都要差許多。 禪宗中有一個流傳久遠的故事。 慧可大師是東土禪宗第二代祖師,他當年為了安自己的心,跑到河南嵩山向達摩祖師求法。在此之前,他已經學富五車,而且打坐的功夫了得,在普通人看來,境界也是相當高了。但他的心照樣不安,心還沒有真正安家。他聽說達摩祖師是已經得道的大徹大悟之人,便來向達摩祖師請教。 那時候,達摩祖師正在嵩山少林寺后山的一個山洞里面壁打坐。一天,天正下著鵝毛大雪。慧可見達摩祖師還在打坐,沒有理他,他便在雪地里站了一天一夜,以表達自己求法的精誠。 到了第二天,積雪已經淹沒了慧可的膝蓋,達摩祖師打坐出定,慧可便虔心請達摩祖師開示。達摩祖師說:“諸佛所開示的無上妙道,需長時間精進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證得。豈是小德小智、輕心慢心的人所能證得?若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來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癡人說夢,徒自勤苦,不會有結果的。” 聽到達摩祖師這樣說,慧可當場就拿出隨身攜帶的戒刀,毅然砍下自己的左臂,以表達自己求法的決心。 于是,達摩祖師才收下這個弟子,并問他有什么問題求教。 慧可說:“我的心不安寧,請師父給我安心。” 達摩祖師說:“好啊,把你的心拿來,我來給你安。” 慧可開始找自己的心,過了許久,他才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祖師說:“我給你安好心了。” 于是,慧可言下就頓悟了。 這個公案很有意義,是每個學習禪宗的人都要專心參研的。不知大家是否能夠領悟這里面的智慧,是否也能夠言下頓悟昵?當然,如果不能一時間完全領悟,那也是正常的,畢竟慧可大師在頓悟之前已經修行多年,境界相當高了,只是差*后一層薄紙沒有捅破而不能認識心的原本面目,差*后一步的給心安家而已。 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整天煩惱妄想一大堆,終日為生活而奔忙,連外在的家都沒有安好,更不用說安內心的家了。反過來講,也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地給自己的心安一個家,才會整天四處奔忙,整天給自己制造麻煩,搞得自己身心憂苦,煩惱很多。 我的恩師本煥長老常說,我們一切的一切,煩惱也好,痛苦也好,都是由自身的妄想造成的。我們的心里充滿了各種妄想,以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家,所以流浪生死,做不了自己的主人,活得身不由己,不能安心自在。他老人家經常告誡我們,要出離煩惱之家,就必須消除妄想;要消除妄想,就必須做功夫。他說,如果妄想有十分,你用一分的功夫,妄想便剩下九分;用兩分的功夫,妄想便剩下八分;用三分的功夫,妄想便剩下七分。你用功越多,妄想就越少。 做功夫,除妄想,其實就是調節自己的身心,給自己的身心安家的過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調心、安心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說,我們的妄想減掉了多少,心就安定了多少,幸福感、快樂感也會相應地增長多少。一個人是幸福快樂還是煩惱憂愁,并非取決于他外在擁有多少,而是看他內在的心態。 P3-5
有緣人我們聊聊 作者簡介
印順法師,佛門泰斗本煥長老衣缽弟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之一。 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弘法寺、三亞南山寺、尼泊爾中華寺等寺院方丈,本煥學院院長、南海佛學院院長。對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一定貢獻,被泰國國王御賜“華僧大尊長”榮譽稱號。 先后主編或著述出版了《弘法文庫》《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構建人文佛教的平臺》《虛云法師與雞足山佛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現代文淺釋》《般若蓮花次第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印順法師弘法集》《不快樂,是因為太聰明》等書籍,受邀于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及國內眾多講壇做了數十場演講。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