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英]特德?休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9113585
- 條形碼:9787219113585 ; 978-7-219-11358-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英]特德?休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文學好愛者● 英國桂冠詩人休斯的經典作品。特德??休斯是英國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和著名詩人拉金一起被公認為二戰后英國*重要的兩位詩人。從1984年直至去世,休斯一直是英國的桂冠詩人,逝世時被授予功績勛章。他善于運用激情和急速旋轉的想象、大膽的詞匯,詩風獵獵,被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洛威爾評為“霹靂”。 ● 休斯對現代主義詩歌運動領袖、諾獎得主T.S.艾略特的深入解讀。休斯創造性地從形體結構和音樂結構入手,對《荒原》這部現代詩歌里程碑作出了與眾不同的把握,并立足于這部“始于死亡、終于重生”的作品,放眼《圣那喀索斯之死》等早期詩作,找到*初的“客觀對應”與“詩人假面”,挖掘艾略特式詩歌模式,勾勒一代先知的心路歷程,闡述了艾略特如何接受重生使命的召喚,穿越宗教、神話、歷史和一片現實的廢墟,在隱秘的生活中進化“詩之自我”,窮盡人性的內涵,*終完整地傳遞出作為厄洛斯之聲的詩歌之聲,成為“神的舞者”。 ● 一位詩人對另一位詩人的解讀,一種偉大對另一種偉大的致敬。休斯從全新角度辨析艾略特與莎士比亞、葉芝、濟慈、華茲華斯等詩人的異同,論及《四個四重奏》等名作的核心特色,簡潔而大膽地總結了艾略特“獨特”又“普遍”的詩歌藝術,詮釋了何謂“真正的偉大”。 ● 大雅品牌保障品質。本書系廣西人民出版社人文子品牌“大雅”出品,近年來,大雅專注推動世界詩人的詩歌作品和理論作品出版,出版后獲深圳讀書月、新京報、百道網、鳳凰網等全國各大年度、季度、月度好書,在詩人、評論家與文學愛好者中獲得了極高聲譽。
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英]特德?休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休斯對現代主義詩歌運動、諾獎得主T.S.艾略特的集中探討,包括紀念艾略特的致辭,也包括休斯一生研讀艾略特的心得。休斯稱艾略特為英語世界的詩歌大師、真正偉大的詩人、預言者、一個獨特的音源,但休斯也坦言,談論艾略特并非難事。書中,休斯從全新角度辨析艾略特與莎士比亞、葉芝、濟慈、華茲華斯等詩人的異同,論及《四個四重奏》等名作的核心特色,簡潔而大膽地總結了艾略特“獨特”又“普遍”的詩歌藝術,詮釋了何謂“真正的偉大”。更重要的是,休斯性地從形體結構和音樂結構入手,對《荒原》這部現代詩歌里程碑作出了與眾不同的把握,并立足于這部“始于死亡、終于重生”的作品,放眼《圣那喀索斯之死》等早期詩作,找到*初的“客觀對應”與“詩人假面”,挖掘艾略特式詩歌模式,勾勒一代先知的心路歷程,闡述了艾略特如何接受重生使命的召喚,穿越宗教、神話、歷史和一片現實的廢墟,在隱秘的生活中進化“詩之自我”,窮盡人性的內涵,*終完整地傳遞出作為厄洛斯之聲的詩歌之聲,成為“神的舞者”。《神的舞者》是一位詩人對另一位詩人的解讀,也是一種偉大對另一種偉大的致敬。
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英]特德?休斯 目錄
真正的偉大
白骨之谷中的歌中之歌
神的舞者
……
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英]特德?休斯 節選
真正的偉大* (*本文發表于T.S.艾略特紀念匾揭幕儀式,倫敦肯辛頓府花園3號,1986年9月26日。) 今天,我們為了同一個目的聚集在此,所以,其實我已無須再多說什么。 在此,我們將獻上一份小小的心意,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致敬一位偉大的詩人。 話一出口,我想我們很快便意識到,對于今天我們的致敬對象而言,“偉大的詩人”這一稱謂太過空泛,太過抽象。 九十八年前的今天,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出生在美國圣路易斯,而從1957年起,直到生命的終點,他都居住在此——肯辛頓府花園3號。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他都絕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 或許此時此刻,在他生前的寓所,我們恰該重拾回憶,細想一下,他的偉大究竟是怎樣一種偉大。 眼下,“偉大的詩人”這一稱謂的使用太過隨便,它的變體——“重要詩人”——也同樣多遭濫用。對此,我們都很清楚。同時,我們也都知道,真正偉大的詩人少之又少。然而,據我平生所聞,除了“一個獨立的物種”之外,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別無任何名號:他是一名偉大的詩人,但在所有層面,他的偉大都和與他同處一個時代,也同樣常被稱作“偉大”詩人的英語詩人的偉大截然不同,且更具價值。在他的后半生中,這種獨特的偉大未再招致任何重大的爭議。他不單單是一名偉大的詩人,歸根到底,他是那少之又少、“真正偉大”(truly great)的詩人之一,而且,他不僅僅是其中之一,他就是這個時代的詩人,就好像只有他能代表這個時代。他所有致力于英語詩歌的同行們通過某種方式,像出于直覺一般,達成了這一共識。 在世時,他是英語世界的詩歌大師,他的統治地位一年比一年穩固,而且,對其權威的認可也以其他語言與文化為媒介逐年得到延伸。 那么,在1965年他過世以后,他的偉大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在*近十年左右的時間里,我反復注意到一個奇特的現象。眼下,在世界各地,都有這樣一些詩人:在母語世界的發展歷程中,他們的成就完全堪以“偉大”來形容,他們的偉大也都得到了普遍的承認;他們都已六七十歲,甚至更老,他們的作品歷經風尚的變幻、潮流的更替,*終幸存了下來;他們經受住了*嚴苛的歷史檢驗,贏得了今天的聲名;如今,他們足夠年邁,終可轉頭回望,審視那場貫穿世紀的災難,并得出一些結論。 近年來,我每每訝異又興奮地聽到這些詩人們說,在一切語言的領域中,在*后的*后,在所有曾于現代文化的詩性生活與精神生活中喧囂一時的革命浪潮與反革命浪潮終告息止之后,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精神導師依然為了他們而挺立,有一部至高無上的圣書——一部在二十世紀邁向終結之際,以無可比擬的力量將他們融入自身的圣書——依然為了他們而留存。這位導師是艾略特,這部圣書是他的詩歌全集。書中,他為他的畢生心血戴上的王冠——《四個四重奏》(The Four Quartets),更是熠熠生輝。 正是在艾略特被推選為英語詩歌領域乃至整個現代詩歌領域的*高導師之后,“偉大的詩人”艾略特的偉大之處才開始變得明朗。更準確地說,正是在推選完成之后,我們才開始理解,何謂“真正偉大的詩人”。 可一轉念,我們又想起另一位詩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艾略特始終與他一起,共同代表著現代英語世界的*高權威。這“另一位詩人”就是W.B.葉芝。 我們無從也無須二選其一,因為我們都對這兩位卓越的詩人抱有*大的敬意。我們只會因為他們的存在而心存感激。但同時,我們也都明了,盡管他們都被稱為二十世紀詩人,但他們卻屬于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也正是通過他們之間的根本差異,艾略特與葉芝對彼此作出了定義。 葉芝象征著特定詩歌傳統的峰頂,他是英倫諸島本土詩歌傳統的復合體。盡管他的確從別處“借用”過一些東西,但葉芝之所以能盡享榮光,正是因為他從這個與世隔絕的古老世界的根脈中提煉出了他的藝術準則與創見之力,今天在場的所有人都屬于這個世界——一個在我們看來尤為奇特的世界。但艾略特是一個新世界的先知;無論是福是禍,我們也都屬于這個世界。而且,對于英倫諸島來說,這個新世界一點也不奇特。那場全球性災難已然——在靈魂層面——摧毀了這個世界,世界各地的大小族群無一幸免;現在,它必須從自身的灰燼中找到能讓自己起死回生的精神力量。艾略特知道,現在一切都無關緊要,人們必須尋找這股力量,并找到這股力量。正是這份與生俱來般的認知鑄就了他的謙卑,也正是在他成為這份認知的良心與聲音,為世人樹起典范之后,艾略特完成了他的英雄業績。 在現代詩人的理解與認知中,艾略特正是在這層意義上成了他們的先知。貫穿世紀的精神災難席卷整個現代世界,艾略特站在旋風的中心,滿懷謙卑地聆聽天啟并為之效命,作出準確、完整、有力的回應,發出極具心理深度與普遍意義的強音。他化身為一個獨特的音源,一個清醒的“靜點”“靜點”(still point)一詞出自T.S.艾略特的詩作《四個四重奏》,原句為:“在旋轉世界的靜點……”,不斷發出令人信服的聲音。在這一方面,放眼二十世紀,可與艾略特相提并論的,恐怕只有愛因斯坦。 換言之,作為一名偉大的詩人,葉芝寫下了絕美的詩篇,但葉芝的偉大和葉詩的絕美始終停留在英語世界;而艾略特的偉大則是普遍意義上的偉大,他的聲音穿透語言和文化的邊界,觸及世界各地,一朝傳至耳畔,便被人領受,被人需要。 我想,“偉大”與“真正的偉大”之間的本質差異就在于此。兩種詩歌之間的本質差異就在于此。前者雖是“復合”而成,卻被打上了民族文化的鮮明烙印;后者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詩:所有文化都在詩中達成了靈魂層面的同步,所有族群——所有在現代歷史的暴政下飽受同一場精神災難摧殘的族群——都在詩中突然達成了內在的同盟。 所以,葉芝的偉大使他躋身于偉大的民族詩人之列,他們從未離開民族文化與民族語言的母體。但還有誰,能像艾略特一樣成就如此特殊的偉大?拋開語言的邊界,在過去,又有哪些詩人像艾略特一樣發出過如此具有穿透力與決定性的聲音?這樣的詩人屈指可數。艾略特自己會把他們稱作“全無希望效仿的人”。在世界詩歌的進化歷程中,堪稱“真正偉大”的名字少之又少;然而,如我所說,*有資格投下選票的在世詩人們都越來越傾向于在這些名字之后加上艾略特的名字。 要向這樣一位偉人致敬,一塊紀念匾似乎的確只是一份小小的心意。但我們也不能忘記,通過這塊小小的牌匾,我們想銘記的,并不僅僅是他的偉大。我們以此銘記,這位真正偉大的美國人也曾向我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他選擇了英國,選擇了這座城市,他選擇在這里生活,在這里工作。在各方面,他都已把自己交付給我們:他和我們有著共同的信仰,他認同我們的文化,認同我們的世俗觀念,*后更讓他*私密、*個人的情感扎根于此,在這棟寓所里度過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今天,在獻給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牌匾揭幕之際,我們有責任確保以上這些點滴,也同他的偉大一起,被一一銘記。
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英]特德?休斯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特德??休斯 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美國女詩人普拉斯的丈夫,和著名詩人拉金一起被公認為二戰后英國最重要的兩位詩人。從1984年直至去世,休斯一直是英國的桂冠詩人,逝世時被授予功績勛章。休斯一生寫了40多部作品,出版有《雨中鷹》《烏鴉之歌》《生日信》等詩集,《詩的鍛造》《冬日花粉》《神的舞者》《莎士比亞與完整存在之女神》等文集。休斯被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洛威爾評為“霹靂”,他善于運用激情和急速旋轉的想象、大膽的詞匯,詩風獵獵,尤以寫動物著稱,故有“動物詩人”的名聲。休斯的詩歌風格獨樹一幟,早期的詩多以自然之美和自然中的暴力為主題,后期的詩在強悍之中注入一股沉郁頓挫之氣,突出了詩人對生命的覺醒和頓悟。2011年,休斯紀念碑被安置于英國國家西敏寺的“詩人角”,與長眠于此的喬叟、莎士比亞、雪萊、拜倫、艾略特等人為伴。 ◎譯者簡介 葉 紫 翻譯家,獨立教師,杭州青瀾教育校長,畢業于外交學院英文系、魯迅文學院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主攻英美文學、日本文學、拉美文學。譯有“休斯系列”之《冬日花粉:休斯文集》《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莎士比亞與完整存在之女神》,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短篇小說集《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詩集《老負鼠的貓經》《牧歌》等。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