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大明監國皇帝:儲位之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4351
- 條形碼:9787205104351 ; 978-7-205-1043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明監國皇帝:儲位之爭 本書特色
儲位之爭,兇險異常,他想護兄弟周全,兩個兄弟卻想要他的命。一段耐人尋味的明朝往事。
大明監國皇帝:儲位之爭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是“大明監國皇帝”四部曲之一,主人公是大明朝第四任皇帝仁宗朱高熾,明成祖朱棣的長子。該系列敘述了朱高熾從助父在靖難之役奪權成功到駕崩的近三十年(建文元年—宣德元年)的故事。全書用辯證的歷史觀,以朱高熾自藩邸到登基理政為主線,穿插了兄弟謀嫡,鬩墻相斗;南征北討,不絕餉道;九州黎民,饑寒飽暖;情感糾葛,人性美丑。書中還包了軍事、政治、科技、醫藥以及朝野等風俗人情。本書為該系列的第二部。當朱棣把親侄子朱允炆推下寶座,京師踐祚之后。嫡長子、高皇欽封世子的朱高熾理所當然成為儲位東宮的太子。但是,在朱棣登上大位的近兩年里,并沒有冊封太子之意。朝野上下暗流涌動,各成一派。朱高熾面對的是幾方面的勁敵,包括龐大的武官集團、朱棣本人、二弟朱高煦、文官集團等,儲位大戰一觸即發。
大明監國皇帝:儲位之爭 目錄
大明監國皇帝:儲位之爭 節選
大明燕親王朱棣起自藩邸,奉天靖難,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將士用命。燕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根本之地,后方穩固,餉道不絕。南北雙方雖各有勝負,但終究難抵燕軍虎狼之師。燕王以道衍大師之計,避實擊虛,繞道京師。現已屯兵江北,飲馬長江。稍事休整,準備舟楫,直逼京師,問鼎神器。北平按察副使胡綱辦完永寧差事,返回大營,把世子和道衍的信交給燕王。信中已詳細地陳述了*近北平的各種事情。遼東兵敗直沽的事,唐云和世子已送過戰報,這次信里告知,大獲全勝。大師在信里寫道,世子如何謀劃,調兵遣將,將士如何用命,絲毫不提及自己。當晚,燕王把胡綱叫來,仔細地詢問了北平的情況,胡綱心下狐疑,不敢不答。燕王問及世子情況,胡綱道:“世子爺勤勉,極似大王。自從靖難以來,每晚睡覺不超過兩個時辰,中午也從不休息。娘娘雖著急,也拿他沒辦法。而且對人不溫不火,事情繁瑣,從容應對,一絲不亂。”燕王沉吟半晌,問道:“世子身體如何?”胡綱道:“回王爺,臣在北平時間尚短,不知道世子身體安否。只是每次說話,總是啜茶,有時咳嗽。王爺,臣之淺見識,如此操勞,難免有不足之癥。”燕王點頭道:“胡綱,你這次永寧辦差,世子在這里講的詳細,世子夸你,嫉貪如仇,愛民若子,是一個都御史的人才。你可知道,世子從不妄言,更從不在孤面前褒貶他人,更不會以官職作比,顯見對你看重。但是孤要戒你,此事斷不能再有第二次,國家自有法度。”胡綱道:“王爺教訓得極是,世子爺也如此訓誡。世子爺說,事急從權,但此例萬不可開,一旦效仿,國家法度何在?臣真正領悟,再不會有下次。”朱棣又問了遵化的事,胡綱大體講了一遍,和信中所述相符。這個白曉,書生一個,智勇兼備,他的五品是燕王答應的。但是,看這次給銜,似乎有些荒唐。北平重地,萬不能亂,恐遼東趁亂攻之,斷絕根本。朱棣覺得此案有些蹊蹺,就不經意地問一句:“胡綱,你怎樣看待遵化的案子?”胡綱道:“回王爺話,以臣經驗,此案辦得妥帖,環環相扣,挑不出毛病,這就是問題。還有既是內訌搶銀,分贓不均,為何滯留大批金磚?卷宗說,是打斗中引發火災,未及取金。越完美的案件,越有疑點。臣以為世子爺知道,當此特殊時期,冶鐵重地,軍中甲杖來源,定不能亂。兩地同時辦案,臣發現,世子爺求一穩字。”胡綱分析透徹,思路清晰,和大師私信一致。燕王讓胡綱退了出去。大師密信中又特意提到遵化案件,請王爺莫要深究,恐礙靖難大業。心里明白,又是家里人做得好事。他心里生氣,大師信中提到軍旅,攻克南京等事。大意是:“已知攻克揚州,趁勢攻下江都、儀真,備渡高姿。水路并進,攻下浦子口,與下關相望,且江面*窄。高姿、下關同時渡江搶灘,鞏固灘頭,請大王勿急攻京師。京師重地,屯兵數十萬,倘急切不能攻克,勤王兵至,后果堪憂。以老衲愚見,于高姿渡江后,應迅速攻占鎮江,將鎮江與京師沿途州縣盡皆收復,可保無虞。”
大明監國皇帝:儲位之爭 作者簡介
尹文勛,男,遼寧省朝陽市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寫作多年,著有長篇小說《細沙河》《天步九重》等,在網絡、報紙和雜志上發表文章超過400萬字。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