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3873
- 條形碼:9787100093873 ; 978-7-100-09387-3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本書特色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從歷史的角度,客觀地考察、介紹了基督教自誕生起兩千年來如何深刻影響著西方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通過基督教這個綱,把紛紜復雜、包羅萬象的西方文化有機地連綴起來,將它系統地呈現在中國大學生和所有希望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國人面前,這就是本書的目的。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內容簡介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是由武漢大學有名教授趙林的同名課程錄音整理而成,本課程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基督教發展演進的基本情況,以及它對于西方文化的深刻影響。事實上,自從公元1世紀基督教在希臘羅馬世界中傳播的時候開始,特別是公元4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獲得了合法性以后,基督教就與西方文化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了。基督教曾經在一千多年的時間里成為西方人專享奉行的宗教信仰,在西方近代社會中雖然也曾經歷了啟蒙運動的沖擊,但是它卻成功地進行了應戰。通過協調宗教與科學、信仰與理性的關系,基督教比較順利地完成了自身的現代化轉型,因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是大多數西方人自覺奉行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從基督教的角度來講解羅馬帝國以后的西方文化發展歷程,是一種*便捷、有效的方式。通過基督教這個綱,把紛紜復雜、包羅萬象的西方文化有機地連綴起來,將它系統地呈現在中國大學生和所有希望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國人面前,這就是本書的目的。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目錄
一、中西文化的背景性差異
二、希臘文化的和諧之美
三、羅馬文化的暴戾之力
四、日耳曼蠻族的文明教化
第二講:基督教與希伯來文化
一、古猶太人的苦難歷程與罪孽意識
二、彌賽亞主義與基督教的誕生
三、基督教對猶太教律法主義的超越
四、基督教的普世性和超越性
第三講:基督教與希臘文化
一、奧林匹斯宗教中的命運思想
二、奧爾弗斯神秘祭
三、希臘的自然哲學
四、希臘的形而上學
五、柏拉圖哲學的影響
第四講:基督教與羅馬帝國
一、羅馬帝國的發展情況
二、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苦難歷程
三、基督教的合法化與大公會議
四、東西教會的分裂與修道運動
第五講:蠻族的皈依與西歐封建社會
一、日耳曼蠻族與羅馬帝國的關系
二、日耳曼蠻族對基督教的皈依
三、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
四、中世紀西歐社會的經濟生活
五、“上帝”與“愷撒”的沖突
第六講:基督教與中世紀西歐文化
一、基督教對中世紀文化生活的影響
二、教會與大學
三、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四、騎士文學與哥特式教堂
第七講: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蛻變
一、早期基督教會的道德狀況
二、基督教信仰的形式化與虛假化
三、贖罪根據的變化
四、十字軍東征的贖罪意義
五、三大信誓的蛻變
第八講: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背景
一、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危機
二、西方中世紀與現代的歷史分期問題
三、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原因
四、人文主義思潮與人性的復蘇
五、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人
六、宗教改革運動的背景和原因
……
第九講:宗教改革運動的發展
第十講:宗教寬容與理性精神的崛起
后記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節選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我敢斷定,讀者讀到這里肯定是越來越糊涂了。而這“四道圍墻”的用意,就是要讓你們的理性無法理解基督神、人二性之間的關系,你們對此只能付諸于信仰。因為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奧秘,奧秘就只能付諸于信仰,它已經大大地超出理性的能力范圍。還是那位著名神父德爾圖良曾經打過一個比喻,他說人的理性就像一個有限的器皿,而關于上帝的奧秘卻像汪洋大海,如果這個有限的器皿不能容納下汪洋大海,那么應該遭到質疑的到底是這個器皿,還是汪洋大海本身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現在讓我們從神秘玄奧的基督教神學回到大公會議的歷史。在公元4世紀初期,在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教會中發生了一場爭論,爭論的雙方是一個名叫阿利烏的神父和亞歷山大里亞教會的主教亞歷山大。這兩個人都很有學問,他們爭論的問題是什么呢?就是基督的神性與人性的關系問題。阿利烏認為,耶穌是被上帝所創造的,他本身并不是神,他被創造出來時只是一個人,在十字架上死了以后才變成神。這種觀點比較好理解,符合我們的理性思維,但是它卻違背了基督教的正統觀念,因為它不夠神秘和玄奧。阿利烏的這種觀點當時在埃及和北非教會中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因為這種觀點比較容易理解,而且在古代希臘和東方的一些傳統宗教中也有同樣的故事,就是一個人死了以后變成了神。但是在亞歷山大主教看來,阿利烏的觀點具有雙重的異端嫌疑:一方面,阿利烏把圣父與圣子的關系被說是創造與被創造的關系,這樣就完全否定了圣子的神性;另一方面,阿利烏認為耶穌生前是一個人,死后才變成神,這樣就把耶穌的神、人兩性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兩個彼此無關的部分。這兩點都屬于異端觀點,亞歷山大主教對此進行了猛烈抨擊。阿利烏與亞歷山大之間的教義之爭很快就在其他地區的教會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幾乎整個東部教會都卷入到爭論中。因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就感到非常惱火,他認為這些細枝末節的瑣屑問題根本就沒有必要去爭論,于是他決定要召開一次基督教的全體會議,以便統一思想。 這樣,在公元325年就召開了**次基督教全體會議,即尼西亞大公會議。這次會議經過激烈的討論,*后把阿利烏的觀點斥為“異端”,而亞歷山大等反對派的觀點則被確立為正統,由此奠定了在基督神、人二性論問題上的神秘主義基調。被斥為“異端”的阿利烏派觀點遭到皇帝的禁絕,不允許該派觀點在羅馬帝國境內傳播,于是阿利烏的信徒們就只能越過多瑙河,來到日耳曼蠻族中間去傳播基督教的福音。下一講我還會講到,阿利烏派的信仰對于日耳曼人的重要影響。那時日耳曼蠻族還沒有入侵羅馬帝國,一些日耳曼部落在侵入羅馬帝國之前就接受了阿利烏派的“異端”基督教信仰。所以一百年以后,當日耳曼蠻族大舉入侵羅馬帝國的時候,有相當一批蠻族都是作為阿利烏派基督徒進入羅馬境內的,這樣就使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崩潰以后,得以保留下來甚至發揚光大。可以說,當初如果不是阿利烏派迫于無奈來到日耳曼人中間傳教,很多日耳曼人根本就不知基督教為何物,那么一百年以后他們就很可能會把基督教和羅馬帝國一起摧毀。所以基督教在西羅馬帝國被摧毀之后得以保留下來,這件事多多少少還要歸功于尼西亞大公會議上遭到譴責的阿利烏派。阿利烏派在羅馬雖然被斥為“異端”,但是日耳曼蠻族們對基督教神學的精微教義是一無所知的,所以日后羅馬的正統教會只需要把他們的“異端”基督教信仰改變為正統基督教信仰就行了,這樣要比把一個根本不信基督教的民族改變為基督教民族簡單得多、輕松得多。所以自從公元5世紀日耳曼蠻族摧毀西羅馬帝國之后,在短短的兩百年時間里,羅馬正統教會就完成對入侵蠻族的信仰改造工作,使得原西羅馬帝國境內的日耳曼人都成為上帝的臣民。 ……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 作者簡介
趙林,1954年11月生,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博士。1985年留校任教。現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和全國宗教學學會理事,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哲學和基督教思想史,出版多部學術專著及學術講演錄和學術隨筆集。編著《西方文化概論》、《西方哲學史》(合著)等高校教材2部,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50余篇。 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給武漢大學的本科生講授“西方哲學史”、“西方文化概論”、“基督教思想史”等專業課相通識課,深受學生歡迎。2003年被評為武漢大學首屆十大“教學名師”,2007年被評為國家教學名師。主講的專業課程“西方哲學史”2006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主講的通識課程“西方文化概論”2008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近十年來應邀前往國內近百所大學和港、澳、臺地區的一些大學作學術報告和人文素質講座,并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和許多城市大講堂主講文化專題講座。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