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巨變時代的社會理論 名家訪談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8819
- 條形碼:9787100208819 ; 978-7-100-20881-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巨變時代的社會理論 名家訪談錄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社會學與政治學研究者當代社會理論種類繁多、異彩紛呈,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特征。這種狀況為對話的不同思想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過去的十余年間,出于對當今社會巨變的敏感和對西方社會理論的好奇,筆者基于不同的主題先后對吉登斯等一系列當代西方著名思想家進行了深度訪談,從而形成了本書。 所有訪談都出于筆者對當代社會巨變的明確感知和對于當代西方社會理論的濃厚興趣。這種感知和興趣既來自21世紀初以來與吉登斯所進行的一系列深入交往,也來自與基恩、雅諾斯基等許多其他思想家的偶然際遇。筆者把20世紀中后期以來的高度現代性階段看作“巨變時代”,圍繞“巨變時代的社會理論”這一主題,全書共劃分為四章。
巨變時代的社會理論 名家訪談錄 內容簡介
當今世界的時代巨變已成為基本共識。從大變局的繁雜現象中提煉出理論,以達到對巨變時代的理性認識,是社會科學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書旨在以對談的形式展現吉登斯、基恩等當代有名思想家對于巨變時代的理解。在追蹤馬克思、韋伯、涂爾干等經典思想家關于現代性思想的論述基礎上,重點從政治和社會兩個角度勾勒了巨變時代的基本面貌,內容涵蓋民族國家、文明社會、公民身份、民主理論、福利制度等政治學基本主題。且在此基礎上,對巨變時代的未來發展做出了展望,并對相關方法論問題做出了說明。
巨變時代的社會理論 名家訪談錄 目錄
**章 巨變時代的思想追蹤
經典思想家與現代性——對安東尼??吉登斯的訪談
“人類創造歷史”與現代性——對安東尼??吉登斯的訪談
第二章 巨變時代的政治解讀
民族國家的歷史根源與當代狀況——對安東尼??吉登斯的訪談
西方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譜系——對柯林??海伊的訪談
民主理論的新生:監督式民主——對約翰??基恩的訪談
歐洲福利制度的歷史及當代挑戰——對莫里斯??羅奇的訪談
第三章 巨變時代的社會解讀
文明社會的領域劃分與互動機制——對托馬斯??雅諾斯基的訪談
公民身份的理論內涵與視角轉換——對恩靳??艾辛的訪談
公民身份: 女性主義的視角——對露絲??李斯特的訪談
氣候變化問題的行動困境與政治解決 ——對安東尼??吉登斯的訪談
第四 巨變時代的展望與方法
世界主義共同體的構建與分析——對杰拉德??德蘭迪的訪談
作為現代性研究方法的結構化理論——對安東尼??吉登斯的訪談
社會科學的解釋模式與方法論個人主義——對喬恩??埃爾斯特的訪談
巨變時代的社會理論 名家訪談錄 節選
《巨變時代的社會理論:名家訪談錄》: 吉登斯:你說得有道理,但當我寫作《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的時候,我只能集中精力分析這三位社會學家。從現在來看,把這三位思想家看作現代社會學的奠基人已經得到廣泛的接受。當我寫作該書的時候,曾經對西美爾進行過某些分析,但實在精力有限,無法對四位思想家同時展開分析。即使從現在來看,對西美爾的研究也還非常不夠,他的著作涉獵廣泛,是一位知識淵博的思想家,應該對他進行更充分的挖掘。 郭忠華:那就又回到三大思想家上來吧!按照我對您的理解,三大思想家的著作代表了古典現代性理論的三大解釋范式,而您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對三大思想家進行了有力的綜合,描繪了一幅高度現代性社會的圖景:資本主義、工業主義、監控和軍事暴力。您描述了一幅高度現代性社會的圖景,但卻對它的產生原因沒有進行充分和專門的分析,為什么會這樣呢? 吉登斯:在《現代性的后果》中,我描繪了一幅現代性圖景,并就高度現代性社會對個人的認同機制、信任機制、親密關系等的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在該書中,我也提及了高度現代性社會的形成原因,如設計錯誤、操作失誤等,尤其是知識的反思性應用和行動的未預期后果等,只是沒有對它們展開專門分析而已。 郭忠華:那您為什么不對它們進行專門分析呢?那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嗎? 吉登斯:20世紀80年代以后,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即使在20世紀中期都是無法想象的。在這以前,不論是媒體、政治領導者還是學術界,很少有誰提及“全球化”“現代性”詞匯。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全球化的進程明顯加速。全球化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充滿機會和風險的世界,一個地方出現的問題,迅速在全球其他地方也感覺到了。“9??11事件”是人類的一次悲劇,但同時也是一次全球性事件,當第二架飛機撞擊世貿大樓的時候,全球有大約七百多萬人在同步收看。與前三十年相比,這個世界正迅速進入一個與此前大不相同的時代。一邊是大量的機遇,另一邊是嚴重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它給民族國家的主權帶來了挑戰,同時又給民族國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就是現代性的全球化。在那個時候,學術界對于全球化和現代性的分析卻表現得嚴重不足。正是在這樣一種情形下,作為一名社會學家,我感到*緊迫的任務在于解釋什么是“全球化”和“現代性”,并且找到民族國家應對它們的現實策略。 郭忠華:我能理解您作為一名社會學家所感到的時代責任,并試圖對其原因做出解釋。記得您在《現代性的后果》《現代性與自我認同》等著作中曾提出過“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等概念,似乎是對其中原因的總體解釋和展望,但您在這些著作中對它們的解釋并不多。不知您是怎么看待這對概念的?能否對它們的涵義進行更充分的闡釋? 吉登斯:這兩個概念的確是一對我已經提出但又未多加論證的概念。我所說的“解放政治”,主要指啟蒙運動以來的以人為中心、把其他一切都看作人的對象的政治。這種對象化集中體現在“解放”的追求上,追求從傳統中解放出來,追求對自然的征服,追求從不平等狀態中解放出來,推翻傳統政治統治。解放政治體現的是一種“主奴辯證法”。但現實表明,歷史并沒有按照啟蒙思想家所設計好的方案發展。從現在看,解放政治方案是不成熟的,當人把一切東西都作為征服對象的時候,作為意外后果,人自身也成為自然、政治的“他者”。因此,我提出“生活政治”的概念。生活政治代表一種生存理念,它不再把一切都看作“他者”,它首先要求我們考慮高度現代性條件下我們應當如何生活,復活被現代性壓制的道德、倫理問題,重新考慮人與自然、人與傳統乃至人與自身的關系,重視女權運動、環保運動、勞工運動等的意義。這些都是現代性迫使我們思考的問題。 ……
巨變時代的社會理論 名家訪談錄 作者簡介
郭忠華,政治學博士,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公民身份理論、國家理論、概念理論與概念史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