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西班牙斷章 本書特色
一位日本作家旅居西班牙十年珍貴游記,從東方的視角重新審視歐洲的邊界! 堀田善衛是日本芥川龍之介獎得主,宮崎駿的精神偶像! 古羅馬、西哥特、阿拉伯的文明曾在此交匯,探尋散落的歷史碎片,解讀西班牙的精神內核!
西班牙斷章 內容簡介
《西班牙斷章》為芥川獎得主堀田善衛旅居西班牙期間所著的隨筆集。1977年堀田帶著家人前往西班牙,開始了長達10年的旅居生活,*初居住于臨海的阿斯圖里亞斯地區,后一路南下,途經萊昂、安達盧西亞、塞維利亞,*終來到格拉納達。歷史上,被驅趕至與大海僅有一線之隔的山區中的西班牙人,正是從阿斯圖里亞地區絕地反擊,在民族英雄佩拉約的旗幟下拉開了長達7個多世紀的“收復失地運動”的序幕。
西班牙的歷史波瀾起伏,紛爭不斷,古羅馬、西哥特、阿拉伯的文化在這里交匯,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瑰寶。深山中的古代遺跡、群山綠野的自然風光,以及壯麗的城堡與宮殿,無一不浸染著傳奇的色彩,深諳西班牙文化和歷史的堀田將它們娓娓道來。
西班牙斷章 目錄
**章 在安德林村001
第二章 在萊昂地區033
第三章 在安達盧西亞地區057
第四章 在埃斯特雷馬杜拉地區(一)076
第五章 在埃斯特雷馬杜拉地區(二)111
第六章 瘋女王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122
第七章 在尤斯特修道院148
第八章 在“化石之城”——科爾多瓦和格拉納達
159
后記175
西班牙斷章 節選
**章 在安德林村
我想在西班牙住上一段時間。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但為何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我自己也無法道明,是因為這個還是那個具體的原因。自1962年初次訪問該國以來——包括受托為該國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畫家寫評傳,我總計來西班牙旅行了大約十次。盡管我不能確切地說,是這些旅行的經歷使我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但一來,我之前就有離開日本一段時間的愿望;再者,不太會有一個地方像這個國家一樣,無論人們去到哪里,都能見到其厚重、多元的歷史毫無粉飾地顯現出來,猶如在斷層處觀察礦脈一般。我想,應該是這樣的愿望和想法,促使我來到了這里。
方才我用了“無論去到哪里”這種說法,此言并非夸張。但在此我必須趕緊補充一句: 要絲毫不顯夸張地來談這個國家,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況且,人類的“歷史”,也許歸根到底是有些夸張的歷史。
譬如,我們(我和妻子)來到這個國家后,*初居住在阿斯圖里亞斯地區,這是西班牙北部靠海的地區。我們在此住下并非是因為我們選擇了這里,而是因為我的一個熟人的父親——一位攝影師,碰巧在這個村莊里有一棟別墅,他會到這里度夏,于是我們便將此作為嘗試在異國他鄉生活的*初據點。僅此而已。
然而,來此住下才不過數日,人類的“歷史”便不由分說地、宛如滾滾而來的波濤般向我們涌來,讓我不由得心生惶惑。
不過,在進入紛繁的歷史之前,我還是應該簡單介紹一下來此的經過和這個村莊。 我們首先在巴黎入手了一輛車,避開已進入夏季連休期的法國的主干道,花了三天時間在法國鄉間一路緩緩南下,沒有經比利牛斯山脈,而是從圣塞巴斯蒂安進入西班牙境內。
眾所周知,圣塞巴斯蒂安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進入這座城市,首先迎接我們的是公共汽車車身上用大字寫著“學習巴斯克語吧!”的廣告語或者說口號。關于巴斯克人和巴斯克語,我沒有談論的資格,但總而言之,巴斯克語好像是世界諸多語言中*難學的語言之一,一如“惡魔在畢爾巴鄂學了七年巴斯克語,但只記住三個單詞”“他們寫的是所羅門,卻讀作尼布甲尼撒”等戲言所概括的那樣。
雖然大多數西班牙人的祖先是古代伊比利亞人和阿拉伯人,他們來自非洲北部以及地中海地區,
但巴斯克語似乎不是來自那里,
而是源自東方。正因為如此,巴斯克人的獨立意識,或者說走向分裂、自治主義的傾向歷來十分強烈。
我曾經到法國境內的巴斯克地區去旅行,看到山體的巖石表面用油漆刷著巨大的標語“4+3=1”,甚為吃驚。這是呼吁將法國境內的巴斯克四省和西班牙境內的巴斯克三省合并為一個巴斯克自治區,甚至創建一個獨立的國家。
我也曾在佛朗哥去世的當日(1975年11月20日)乘飛機離開馬德里,前往圣塞巴斯蒂安,然后立馬乘車越過國境線進入法國的巴約訥。那時的巴約訥城內幾乎所有的酒吧都被西班牙人占領,場面喧囂嘈雜,人聲鼎沸。
在這位已故的佛朗哥獨裁統治的時代,巴斯克語當然不被認可為官方語言。不僅如此,在街頭或廣場說巴斯克語,或是膽敢在學校說或教巴斯克語的人,也常常會遭逮捕入獄。換句話說,公然說巴斯克語的人,一律會被打上“對抗馬德里統治的分裂主義者”的烙印。
而如今(1977年夏),公共汽車上卻自豪地展示著“學習巴斯克語”的口號,許多商店也不無自豪地貼上了“本店通用巴斯克語”的告示。而且還遠不止這些,進入書店一看,不僅有巴斯克語和西班牙語、巴斯克語和法語的雙語詞典,讓人震驚的是,還堆放著好幾種用巴斯克語編寫的物理學和化學的詞典。
這意味著,即使在佛朗哥統治漫長的禁飭之下,他們仍在頑強地、孜孜不倦地學習并發展巴斯克語,努力使之成為能夠適用于物理學和化學等近代科學的語言,畢竟詞典不是一兩年就能編撰出來的。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民族意識所具有的魔力。它早已超越善惡與得失,它是真實存在的。在阿爾及利亞,我也曾感動于這個只有1800萬人口的民族付出犧牲上百萬人的巨大代價同法國戰斗,*終獲得解放和獨立的事跡。不,不僅僅是感動,那更是對我靈魂深處的一次震撼。對于同“大國”美國戰斗的越南,我亦有同樣的感受。 圣塞巴斯蒂安也是西班牙歷史上*后一位國王——盡管如今西班牙又重新建立起君主制——阿方索十三世在1931年扔下一句“我們似乎落后于潮流了”后,逃往法國前*后宿棲的地方。他的母親瑪麗亞·克里斯蒂娜攝政時來此地避暑,其間西班牙爆發革命,她便從這里徑直逃離了西班牙。西班牙的國王們從歷史上來講其實就是一群顛沛流離的王,馬德里也是在十六世紀后才成為首都的,即便是在那之后——1789年以來,也沒有一個國王安穩地度過在位的日子。唯一的例外是費爾南多七世,但如果他沒有得到法軍的支持,其下場也不得而知。
我們在圣塞巴斯蒂安入住的酒店名叫“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宏大的酒店空空蕩蕩,冷冷清清。 離開圣塞巴斯蒂安,我們沿著海邊,準確地說是沿著海邊開山而建的高速公路向西行駛。雖說只是隔著一條抽象的法西國境線,但國境線兩邊地理上的,或者說地貌上的差異驚人。盡管不是**次見到,但目睹的那一刻還是會令我一時茫然。
那是因為法國一側到處是平緩的、寧靜到有幾分催人入睡的富饒山丘,山丘上是大片的麥田和葡萄園。西班牙這一側則完全不同,這附近瀕臨坎塔布里亞海,雨水充沛,被稱為綠色海岸(Costa Verde),山上樹木繁茂,但那由石灰巖構成的灰白色群山卻是一副盤曲嶙峋、面目可憎的樣子,與法國的田野山丘相比,真可謂天壤之別。
西班牙是山國,如此一說,必定立刻有人反駁說西班牙新老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安達盧西亞等地也有方山臺地和裸露于驕陽下的平原。然而無論是要到達平坦的臺地還是平原,都必須翻越崇山峻嶺。除了這些臺地和平原,把其余地區皆看作山國大致是不會錯的。在思考西班牙這片土地、國家及國民性等問題之時,都有必要時常將之與山聯系起來。
話說回來,我們暫時居住的地方是一個叫作安德林的村莊,位于阿斯圖里亞斯地區東部、奧維耶多省利亞內斯市近郊,人口有250人,牛也有250頭,村里既沒有郵局,也沒有電話。不對,村公所里有唯一的一部電話。
來到這里,首先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在我們借住的位于山丘上的房屋前,聳立著三重險峻的山脈,*高處大概有七八百米。盡管山腳下種植著桉樹林(用于造紙),山腰的牧場長有青草,但大部分是裸露著灰白色石灰巖的山地,令人感到毛骨悚然。那不是日語中所說的“山”,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地質學上或地貌學上的裸地景觀。
在三重山脈的后方——其實離海岸并不遠,直線距離充其量不過30公里——海拔超過2600米、被稱作歐羅巴山(歐洲之巔)、山頂常年頂著白雪的石灰巖群山巍然屹立。起初,連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感慨,我這究竟是到了個什么地方啊?是瑞士嗎?這么想著,轉眼看見斷崖下的陸地,陸地的前方是一片湛藍的海。所以,倘若看見一群海鷗在這高聳的群山間盤旋,也不足為奇。可這種經常在明信片上見到的瑞士牧場和高山的景觀配上一群飛翔的海鷗,必定讓人覺得別扭,所以很是讓我費解。
而作為海水僻近背景的高聳的群山,突然形成一個淺淺的U字形,在靠近海岸的有大片牧場的村莊附近緩緩踞伏下去,等到臨近海邊,又陡然升高,形成險峻的斷崖,*后伸入海里。不僅如此,巖岸和溝谷還形成了深入內陸的海蝕穴,營造出細長,但時而又變得寬闊的挪威峽灣般的景象。里亞斯型海岸”這個說法,我上小學的時候便知曉,但我還是**次知道“里亞斯”一詞源于西班牙語。另外,這個村莊經常停電,我去買蠟燭和燭臺(candela)的時候,被告知日語里說的馬燈也源于西班牙語。
據說,這里的海,除了在冬季,大多數時候都很寧靜,但正因為如此才讓人感覺,群山與臨近海邊陡然升高的斷崖仿佛山的波濤一樣向大海涌來。用于海水浴的沙灘或被包圍在這些斷崖之中,或悄悄地被隱藏了起來,宛若壁龕一般。這里有無數個這樣的小沙灘——與其說有,不如說隱藏著。它們是當地人的驕傲。
西班牙斷章 作者簡介
堀田善衛(1918—1998)是芥川龍之介獎獲獎作家,日本“戰后派文學”代表作家、評論家,多次獲得日本的重要文學獎項。1948年發表了第一部小說《祖國喪失》的第一章《波浪之下》。1951年,憑借《廣場的孤獨》《漢奸》斬獲第26屆芥川龍之介獎,引起了文壇的關注。此后,他接連創作了《歷史》《夜晚的森林》《時間》《紀念碑》等歷史題材作品,創作生涯持續到晚年。堀田善衛具有超越同時代作家的全球性視角,游歷多國。獨特的創作題材與貫徹其中的對歷史的深刻反思,讓他的作品受到世界范圍的廣泛認可,被翻譯為中文、英語、俄語、韓語等多種語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