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流動的盛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25700
- 條形碼:9787569525700 ; 978-7-5695-2570-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流動的盛宴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1.本書是海明威謝世前的*后一部作品,真實記錄了他青年時期旅居巴黎5年間的“巴漂”奮斗史。它不只展現(xiàn)了20年代的巴黎魅力,更是海明威與菲茨杰拉德、斯泰因、龐德、喬伊斯等一眾名流黃金時代的縮影。這些巴黎藝術家之間的趣聞逸事以及海明威的“毒舌”本性,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也能認識一些不同領域的“新朋友”!2.生活是一席流動的盛宴,愿我們流連所愛,不負當下。即使饑餓、貧窮、焦慮、彷徨,但海明威為了所愛的“文學夢”,也從不放棄和怠慢寫作,那種專注所愛的勇氣和堅韌,讓處于“內(nèi)卷”無助的我們,想要去找到自己和“初心”。流連所愛,不負當下,創(chuàng)造自己的黃金時代。3.方華文先生的譯文嚴謹暢達,有極強的可讀性。4.雙封小開本,名畫彩插,排版舒朗,令讀者手感棒、觀感好!
流動的盛宴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本充滿小說閱讀質(zhì)感的非虛構散文。20個精簡篇章勾勒出了海明威好看年華的人生經(jīng)歷。彼時的他,還沒有寫出《老人與海》《太陽照常升起》等讓他脫離世俗瑣碎的佳作,但這個時期的巴黎以及與他來往的藝術家都深深影響了他之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
流動的盛宴 目錄
**章 圣米歇爾廣場的一家愜意的咖啡館
第二章 斯泰因小姐的教誨
第三章 “迷惘的一代”
第四章 莎士比亞圖書公司
第五章 塞納河畔的人們
第六章 一個虛幻的春天
第七章 一項副業(yè)的終結
第八章 餓體膚,苦心志
第九章 福特.馬多克斯.福特和魔鬼的門徒
第十章 一個新流派的誕生
第十一章 和帕斯金邂逅于圓亭咖啡館
第十二章 埃茲拉.龐德以及“才子圈”
第十三章 一個十分奇怪的結局
第十四章 一個注定要死的人
第十五章 埃文.希普曼在丁香園咖啡館
第十六章 一個邪惡的特務
第十七章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第十八章 鷹,不與人分享秘密
第十九章 一個關于長短的問題
第二十章 巴黎的魅力永不消失
流動的盛宴 節(jié)選
當春天來臨時,即便是虛幻的春天,也應該找個地方快活一下,其他的都不在話下。春光大好,唯一能敗壞你興致的就是人。如果不和人接觸,那你的每一天都會快樂無邊。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像春天那樣使你心情愉悅,其他的人全都是你尋求歡樂的障礙。 春天,我一大早就會起來寫作,妻子仍酣眠未醒。房間的窗戶大敞,雨后的鵝卵石街道正在一點點變干。憑窗望去,但見陽光正在逐漸將對面房屋那濕漉漉的門臉曬干。街上的店鋪仍未開門營業(yè)。牧羊人來賣奶,吹著牧笛招攬顧客,這時我們樓上住的一個女人便會拎著一個大罐子下樓,來到人行道上買奶。牧羊人牽過一只奶水飽滿的黑奶羊,把奶擠入罐子里,而牧羊犬則將其他的羊趕到一邊等候。羊群四面張望,像觀光客似的轉(zhuǎn)動著它們的頭頸。牧羊人接過女人付的奶錢,道一聲謝,然后就吹著牧笛沿著大街走掉了。牧羊犬驅(qū)趕著羊群走在他的前邊,可以看見羊的犄角一上一下晃動著。他們走后,我又繼續(xù)寫我的東西,而那個女人提著奶罐回到了樓上。她穿著打掃衛(wèi)生時穿的氈底鞋,走路聽不見聲音。她在我們門外的樓梯口歇腳時,只可以聽見她的喘氣聲,以及她回到家后關門的聲音。在我們公寓樓里,她是牧羊人的唯一客戶。 我決定下樓去買一份早晨版的賽馬報。這地方窮歸窮,還不至于連份賽馬報都買不到,但像這樣的日子,要買就得趁早買。我走到康特斯卡普廣場拐角處的笛卡爾路,在那兒買到了一份。那些山羊正順著笛卡爾路往前走去。我吸了幾口清新的空氣,快步返回,一心要爬上樓梯去把稿子寫完。我倒是很想跟在羊群的后邊,在這春日的清晨沿著街道散散步,怎奈有事要做。不過,就在我重新?lián)]毫落墨寫作之前,掃了一眼那份賽馬報,結果發(fā)現(xiàn)昂吉安有一場賽馬——那兒的賽馬場很小、很漂亮,扒手多,圈外人喜歡到那兒賭賽馬。 于是,我打算完成了當日的寫作之后,就和妻子去看賽馬。我為之撰稿的那家多倫多報社剛給我匯來了一筆錢,如果能發(fā)現(xiàn)一匹合適的馬,便來個放長線釣大魚。有一次到歐特伊看賽馬,我妻子把賭注押在了一匹名叫“金山羊”的馬身上。那匹馬的賠率為一百二十比一,比別的馬領先二十個馬身,可是在跳*后一道欄時卻意外摔倒了。夠我們半年生活用的積蓄也跟著打了水漂。這件倒霉的往事,我們想都不愿去想它。在“金山羊”事件發(fā)生之前,我們賭賽馬一直都順風順水的! “咱們真的有足夠的錢去賭賽馬嗎,塔蒂?”妻子問我。 “下賭注,咱們的錢是不夠的。可以見機行事,酌情而定。你有什么需要用錢的地方嗎?” “這個嘛……”她沉吟不決。 “咱們家的日子過得很拮據(jù),都怪我手太緊,花錢方面太摳門。” “不是那回事,”她說,“不過……” 我知道自己平時是很苛刻的,也知道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捉襟見肘。一個專心于事業(yè)的人在耕耘中獲得滿足,是不會被貧困嚇到的。可是一想到地位不如自己的人都可以享用浴缸、淋浴器以及抽水馬桶,都有錢外出旅游(我們倒是經(jīng)常出去旅游),我還是覺得挺不是滋味的。我們洗澡則是到河岸邊的那條街道去,那兒的街頭有家公共澡堂。妻子對此從無怨言,也從不為此傷心落淚。若說落淚,“金山羊”摔倒時她倒是潸然淚下——記得那是心疼那匹馬,而非心疼賭注。我生性愚鈍,她需要一件灰色羔羊皮短上衣時,我卻全然不知——不過,她把上衣買來后,我還是挺喜歡的。在別的一些事情上,我也是很愚鈍的。和貧困作斗爭就是這么尷尬,除非你把錢袋扎緊,一分也不花。當你把錢用在買畫上,而非買衣服時,情況更是如此。不過,我們從來不認為自己貧窮,絕不接受這種看法。我們自以為高人一等,瞧不起他人,對于真正的富人也嗤之以鼻。穿運動衫當內(nèi)衣御寒,我并不覺得古怪——只有那些富人才覺得這樣的穿法古怪。我們花錢不多,但吃香喝辣,相親相愛,睡得安穩(wěn)、溫馨。 “我覺得應該去看賽馬,”妻子說,“好長時間都沒到賽馬場去過了。咱們可以把午飯和酒帶去。我將做上幾份香噴噴的三明治。” “咱們可以乘列車去,這樣比較便宜。不過,假如你不想去,那就不去了。今天是個好日子,不管干什么心情都會愉快的。” “我覺得應該去看賽馬。” “你不想干點別的什么嗎?” “不想。”她高傲地說——她的顴骨高高的,很可愛,顯得傲岸不群,“再說,能干些什么呢?” 于是,我們就到列車北站乘列車去了。穿過巴黎城*骯臟、*晦暗的區(qū)域,下車后步行走到了綠洲般的賽馬場。時間尚早,我們就在新修剪過的綠茵地鋪上我的雨衣,坐下吃午餐,就著瓶子一口一口喝著葡萄酒,一邊觀看那古老的大看臺、那下賭注的棕色木頭小亭子、那綠色的跑道、那一道道暗綠色的跳欄、那閃著微光的褐色障礙水溝、那刷白的石墻以及白色的柱子和欄桿、那長出新葉的大樹下的圍場以及頭一批進圍場的參賽馬匹。餐畢,我們又喝了些酒,接著研究了一下賽馬報上的程序表。后來,妻子躺在雨衣上睡著了,陽光灑在她的臉上。我走開去,找到了一位過去在米蘭的圣西羅賽馬場認識的熟人,他給我提供了兩匹馬的名字。“記住,它們不會叫你發(fā)大財,但你也別因為怕花錢就望而卻步。”他叮嚀道。 我們把一半賭金押在了**匹馬上,它的賠率是十二比一。這匹馬風馳電掣,跳欄跳得非常漂亮,在跑道上向前直沖,到達終點時比別的馬快四個馬身,結果大獲全勝。我們把贏來的錢留下一半,收入囊中,用另一半賭第二匹馬。這第二匹馬一開始就跑在了前頭,躍過一道道跳欄如履平地,一路遙遙領先,騎師不時給它兩鞭子,使它直到終點線都保持著優(yōu)勢。 這場賽馬結束后,我們走到看臺下的酒吧間去喝香檳酒,等待領取贏得的獎金。 “哇,這場比賽看得人提心吊膽。”妻子說,“你沒看見后邊的那匹馬緊追不舍嗎?” “我現(xiàn)在還覺得一顆心在嗓子眼吊著呢。” “它的賠率是多少?” “牌子上寫的是十八比一,但*后可能又有人下注了呢。” 參賽馬從我們身邊經(jīng)過時,但見我們賭的那匹渾身大汗淋漓,鼻孔張大喘著粗氣,騎師用手輕輕拍著它。 “可憐的馬兒,”妻子說,“咱們只不過下下注,而它卻在拼命。”我們目送著那些馬走遠,又喝了一杯香檳,然后賽馬贏得的獎金便公布了:八十五。這意味著押十法郎可以拿到八十五法郎。 “*后一定又有人下了大筆的賭注。”我說。 不過,我們贏的錢也算真的不少了,對我們而言數(shù)目可觀,這下子有了錢便可以歡度春天了。人生別無他求!花錢應該細水長流,不妨把獎金分成四份,每人花四分之一,這樣還可以留下一半作為今后賭賽馬的本錢!于是,我把這筆本錢悄悄藏起來,不同其他的錢相混。 那年,我們一次旅行歸來,到賽馬場去又交了好運,返家途中在普呂尼耶飯店門前留住了腳步,看了看櫥窗里種種美味佳肴的價目表,然后在酒吧間坐了下來,要了牡蠣和墨西哥螃蟹,又要了兩杯桑塞爾白葡萄酒。酒足飯飽之后,我們摸黑穿過杜伊勒里公園往家走。在公園里,我們停下來眺望遠處,目光透過卡爾賽門可以看到那黑魆魆一片的花園,再往前可以看見協(xié)和廣場通明的燈火,接下來便是長龍一般的路燈了,直通向凱旋門。隨后,我們又將目光轉(zhuǎn)向羅浮宮,眺望那座黑燈瞎火的宮殿。我對妻子說:“據(jù)說這三座拱門形成了一條直線,你覺得是不是真的?我指的是這兒的兩座以及米蘭的塞米昂納拱門,它們是不是形成了一條直線?” “我不清楚,塔蒂。他們既然這么說,那他們應該是心里有數(shù)的。有一次咱們爬雪山,經(jīng)過圣伯納德大山口進入意大利境內(nèi),步入了溫暖的春天。就在當天,你和我,還有琴科,咱們一口氣走到了奧斯塔城。當時的情景你還記得嗎?” “琴科說咱們是‘穿著逛大街的鞋翻過了圣伯納德大山口’。你還記得你當時穿的那雙鞋嗎?” “那雙鞋真夠慘的。咱們在美術館旁的比菲咖啡館吃了什錦水果,吃了盛在大玻璃罐里的新鮮桃子和野草莓,里面加了冰塊,還兌有白葡萄酒。這些你還記得嗎?” “正是在那個時候,我對這三座拱門產(chǎn)生了興趣。” “塞米昂納拱門我難以忘懷,跟這座頗為相似。” “咱們在艾格勒下榻的那家旅店你還記得嗎?那天,我在河邊釣魚,而你和琴科坐在花園里看書。” “歷歷在目,塔蒂。” 我記得自己釣魚的那條河叫羅訥河,河面狹窄,水發(fā)渾,里面有大量的雪水,兩側是施托卡爾珀河以及羅訥運河,都可以釣鱒魚——施托卡爾珀河清澈見底,而羅訥運河渾濁不堪。 “當時正是七葉樹開花的季節(jié),我竭力回憶一個關于紫藤花的故事(那故事大概是吉姆??甘波爾給我講過的),可怎么也回憶不起來了。這些你都還記得吧?” “記憶猶新,塔蒂。記得你和琴科老喜歡爭論是非曲直,寫東西秉筆直書,卻不愿詳細描述。這些我都記憶猶新。有時他占理,有時你的結論是正確的。記得你們針對燈泡、燈泡的結構和外形也要爭個面紅耳赤。” 說話間,我們已穿過羅浮宮,出了宮院大門,走到馬路對面,站在橋上,趴在石頭欄桿上,望著橋下的河水。 “咱們?nèi)齻不管遇見什么都要爭論一番,非得有個具體的結論不行,相互打趣,相互取笑。那次旅行中咱們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我都記憶猶新。”我的妻子哈德莉說,“每一幕情景我都記得清清楚楚。你跟琴科說話,每一次我都不是局外人。這在感覺上同斯泰因小姐家里的那一位是不一樣的——那一位只充當妻子的角色。” “當時,我要是能回憶起那個關于紫藤花的故事就好了。” “花不花并不重要,關鍵是那棵紫藤完好就行,塔蒂。” “有一次,我從艾格勒買了些葡萄酒,帶回了咱們的度假小屋。這你還記得嗎?葡萄酒是在旅店買的,他們說吃鱒魚就要有葡萄酒。那瓶酒大概是用《洛桑日報》包了帶回來的。” “西昂葡萄酒的味道甚至可以說更好。咱們一回度假小屋,吉斯韋施太太就給咱們做金藍鱒魚吃。這你還記得嗎?那樣的鱒魚菜真是妙不可言,塔蒂。咱們在外面門廊上一面喝西昂酒,一面吃鱒魚,但見腳下峭壁如削,一眼望去,目光掠過湖面,可以看見積雪覆蓋到半山腰的登特杜米迪山,還可以看見羅訥河口的那片樹林——羅訥河就是在那兒匯入了大湖。” “每逢冬天和春天,咱們就思念琴科。” “割不斷的情懷。現(xiàn)在已近春殘,我對他的懷念仍不消減。” 琴科是個職業(yè)軍人,英國皇家桑赫斯特軍校畢業(yè)后去了蒙斯前線。我和他初次相逢于意大利,后結為莫逆,長時間保持著友誼。他一旦休假,就和我們一起度過假期。 “他從科隆寫了封信來,說他明年春天將爭取休一次長假。” “這我知道。而咱們要活就活在當下,要珍惜每一分鐘時光。” “這不,咱們正在欣賞著眼前的景色,觀看河水沖擊堤腳。往上游看,你能看見什么呢?” 我們放眼望去,將塞納河、巴黎城以及城內(nèi)小島的景色盡收眼底。 “你我真是太幸運了,”妻子說,“希望琴科能來。有他可以保護咱們。” “他可不這么想。” “當然,他不會的。” “他覺得是大家一起探險。” “是這么回事。但這要取決于探的是什么險。” 我們邊聊邊走過橋,到了我們家住的那一側河岸。 “說了這么多話,走了這么遠的路,你肚子又餓了吧?”我問。 “當然啦,塔蒂。難道你不餓?” “咱們可以去一家高級飯店,美美吃上一頓。” “哪家飯店?” “米肖德飯店怎么樣?” “好極了,那家飯店離這兒很近。” 于是,我們沿著圣佩雷斯街走到雅各布路的拐角,不時停下觀看櫥窗里的畫和家具。來到米肖德飯店后,我們就站在外面看貼出的菜單。餐廳內(nèi)座無虛席,我們只好在外邊等待,眼巴巴望著那些已經(jīng)喝過了咖啡的食客,盼他們趕快出來。 由于走路,我們早已饑腸轆轆。對我們而言,在米肖德飯店進餐價錢不菲,但令人激動。當時,喬伊斯正陪他家里人在這家飯店吃飯。他和他的妻子諾拉背靠墻坐著,喬伊斯手拿菜單,透過厚厚的眼鏡片在點菜。諾拉喜歡美食,但吃得很挑剔;他們的兒子喬吉奧身材瘦削,從后面看去,頭發(fā)賊亮,有點像紈绔子弟;女兒露西亞,長著一頭濃濃的鬈發(fā),是一個還沒有發(fā)育成熟的小姑娘。他們?nèi)贾v意大利語。 站在那里等候的當兒,我不由想起了剛才在橋頭上的感受,不知其中究竟有幾分是饑餓感,于是我就把這話拿來問妻子。她說:“這我說不清,塔蒂。反正饑餓感五花八門,分許多種類,春天更是如此。不過,現(xiàn)在餓過了頭,饑餓感就成了一種記憶。” 說了這番蠢話后,我把目光投向餐廳,透過窗戶看見侍者將兩份菲力牛排端上了餐桌,不由感到異常饑餓——那是一種普通飲食男女的饑餓感。 “你曾說咱們今天運氣好,此話一點不假。不過,運氣好是因為有人指點迷津,為咱們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妻子哈哈一笑說:“我可不是指賽馬喲。你真是個愛鉆牛角尖的死腦筋。我是說在別的方面運氣好。” “我覺得琴科不喜歡看賽馬。”我說道(這一說使我顯得更蠢了)。 “是的。要是讓他騎馬參賽,那樣他才會喜歡。” “你還想去看賽馬嗎?” “當然還想去。你說什么時候去,咱們就什么時候去。” “你真的想去嗎?” “當然是真的。你也想去,不是嗎?” 后來,我們走進米肖德飯店大快朵頤。飯畢,饑餓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但乘公共汽車回家時,那種在橋上產(chǎn)生的類似于饑餓的感覺仍縈繞不散。二人進了家門,摸著黑上床云雨之后,那種感覺仍在糾纏著我。半夜醒來,我發(fā)現(xiàn)窗子都開著,看見月光照在一幢幢高房子的房頂上,而那種感覺還是沒有消失。我扭過臉去,不去看那月光,而望著房間里的黑暗處,卻再也無法入眠,于是索性躺在那兒遐思不已,思索著那究竟是什么感覺。這一夜,我們醒了兩次。這當兒,妻子睡得很香,月光照在她的臉上。我想啊想,絞盡了腦汁,由于腦子笨仍百思不得其解。次日早晨醒來,我發(fā)現(xiàn)眼前只不過是一個虛幻的春天,耳畔又聞牧笛聲,牧羊人又趕著羊群來賣奶。我又走出公寓去買賽馬報。生活似乎就是這么簡單! 但話又說回來,年輕的我們生活在巴黎這樣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里,一切都并不簡單——甚至貧窮、意外之財、月光、是與非以及那在月光下伴你睡眠的人,都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流動的盛宴 作者簡介
海明威,美國作家,被認為是20世紀最zhu名的小說家之一。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利策獎;1954年又奪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以文壇硬漢著稱,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也被譽為美利堅的精神豐碑。海明威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作品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方華文,現(xiàn)任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授,著名文學翻譯家及翻譯理論家,被國際譯聯(lián)譽為“中國當代多產(chǎn)的文學翻譯家”,并被推選為文學翻譯領域代表人物。發(fā)表的著、譯作品達一千余萬字。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經(jīng)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