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故鄉(xiāng)的潤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366155
- 條形碼:9787540366155 ; 978-7-5403-661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故鄉(xiāng)的潤澤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的一部回憶性質(zhì)的散文集,《故鄉(xiāng)的潤澤》一書,有諸多的故鄉(xiāng),諸多的潤澤。一個是作者19歲前的故鄉(xiāng),一個是作者讀大學后的故鄉(xiāng),一個是作者工作的故鄉(xiāng)。其實我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何嘗不是我們的故鄉(xiāng)?不僅僅是心靈的故鄉(xiāng),其實也是物質(zhì)的肉身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的潤澤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主要收錄了故鄉(xiāng)的潤澤、文學的春游、故鄉(xiāng)的田園、祖母、黃鱔、桑葚、桃花、剃刀、西瓜, 西瓜、油菜花、捉魚、粽子、文學的父親、乒乓球、那片紅楓、走在田埂上、天南地北安徽人、南屏山早晨、湖畔的夕陽、身邊的田園、那些年我的四個大叔同事、兩個人的行書、韓愈的陽山等作品。
故鄉(xiāng)的潤澤 目錄
文學的春游
故鄉(xiāng)的田園
祖母
黃鱔
桑葚
桃花
剃刀
西瓜,西瓜
油菜花
捉魚
粽子
文學的父親
乒乓球
那片紅楓
走在田埂上
天南地北安徽人
南屏山早晨
湖畔的夕陽
身邊的田園
那些年我的四個大叔同事
兩個人的行書
韓愈的陽山
贛江的彼岸
遠處一灣海
采風
甜蜜的蜜柚
春天吉祥圍的五種植物
貴州惠水好花紅
坐著火車去找凍
與民樂樂的公園
希望的田野
蘇東坡的日出
銀杏果黃色漸深
汕之尾兮
哦,蘿崗香雪
后記
故鄉(xiāng)的潤澤 節(jié)選
故鄉(xiāng)的潤澤 皖東丘陵,合肥與南京東西沖衢,淮河長江南北背腹,千年古邑的椒陵西南30公里處,一個千年古鎮(zhèn)——廣平,周邊散落著許多村莊。它們靜靜地生長著,歷經(jīng)春夏秋冬,一任風霜雨雪。生于斯,長于斯,這一方水土,養(yǎng)育了一代代鄉(xiāng)民,潤澤了無數(shù)子孫,其中就有我這個人到中年在外工作的游子。 故鄉(xiāng)、童年、親人,我們曾經(jīng)熟視無睹,等到了一定年齡之后,才倍加珍惜和懷念。故鄉(xiāng)每時每刻都發(fā)生著變化,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也呼應共振著,包括那些動物和植物們。一直想用文字把這些難忘的美好記憶記載下來,盡可能從中保持關于自己關于故鄉(xiāng)的接近當時的原汁原味。 法國詩人馬拉美說過:“這個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應該在一本書里找到歸宿。”當下海量的信息碎片沖擊著有限的思維空間,早一些回憶,早一些寫出來,應該更接近真實。它們畢竟曾生動地發(fā)生著,雖然很多已經(jīng)遠去,永不再來。克服惰性,我決定從猴年開始回憶,以自己的方式給故鄉(xiāng)、童年、鄉(xiāng)親們撰寫短短的“史記”,這是淺淺的記錄,也是深深的懷想和追念…… 金黃的春天 油菜花,是春天故鄉(xiāng)的鄉(xiāng)花。 蠟梅花在枝頭凌寒怒放,油菜這時在低處吐綠,上面蓋滿了白雪。經(jīng)過霜打雪凍的油菜更好吃、更甜,開的花也更金黃、更芬芳。寒冬時節(jié),母親早早去菜地里拔幾把,放在綠豆做成的餅扎里,蘸點紅辣椒,又誘人又營養(yǎng)又好吃,我們常常吃了一碗又一碗。 似乎經(jīng)過年的喜慶和滋潤,瑞雪凍死了蟲子,卻磨礪了身子骨。油菜像兒童的成長,一夜間就躥高了。趕在雪花梅花后,家家戶戶門前的鞭炮熱鬧過后,黃色的油菜花開了,滿村盡帶黃金甲。 上學時,校園在鎮(zhèn)西邊,園墻外是農(nóng)田小河和村莊。下課后拿本書,我常常走入油菜花深處。新鮮的泥土氣息氤氳著,令人神清氣爽,似乎課文也背得更容易些。我在一字一字地讀,更辛勤的蜜蜂在身邊飛來飛去,忙個不停,它們在釀蜜呢。調(diào)皮的幾個還偶爾落在我的書本上,飛走時還留下一點花粉。高高低低的丘陵,大大小小的農(nóng)田,幾乎全部都是油菜花的王國。 黃色的花海,在鄉(xiāng)村早已看慣,視為平常。在父老鄉(xiāng)親的眼里,應該看的是菜花,想的是菜籽,油菜籽可以榨更多更香的油。天氣越來越暖和了,花謝后,就結(jié)籽了。一個個細長的豆莢,開始是青色的,然后再轉(zhuǎn)黃。飽滿的,挺立在風中。像割麥割稻一樣收割后,晾曬在場基上。用連枷一打,果殼炸開。黑色的,圓圓的,像迷你版的六味地黃丸。油滑滑地堆成黑色的山,裝到麻袋里,運去街上榨菜油。小時候家里吃的油基本都是菜籽油,沒有任何勾兌和摻假,金黃的,香噴噴的。 我家的燕子 黃昏時回到家,我說:“放學路上看見燕子貼著池塘飛來飛去呢。”祖母說:“要下大雨啦!趕緊收衣服啊!”果然,晚上就聽到了嘩嘩的雨聲。祖母說:“燕子會天氣預報。很準的!”當秋風蕭瑟、樹葉飄零時,燕子就成群地向南方飛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柳枝發(fā)芽的時候,它們又飛回來了。秋天時,燕子飛走了。“它們還會回來嗎?會迷路嗎?”我急急地問祖母。她總是肯定地說:“會回的,不會迷路的。過完年,它們就會飛回來的。”祖母說,老燕子帶著小燕子走幾趟,小燕子就記住路了。我于是日日盯著屋梁上的窩,吃飯也不專心了。 過完年,雪化了,我也上學了。忽然有一天吃飯時,發(fā)現(xiàn)屋梁里面有動靜了。 黑黑的頭一個個伸出來。 “啊,燕子回來了。”我跳躍著歡叫起來。 燕子也高興地飛出來,從大門飛出,過會又飛進來。還在我頭頂上盤旋了一下,像跟我打招呼呢。它們把巢筑于堂屋的橫梁上,用泥土混合稻草、羽毛構(gòu)成半碗狀,內(nèi)墊細草根和羽毛。一只兩只,成雙成對。飛來飛去,為繁衍后代忙個不停。 它們一家人在梁上窩里擠得滿滿的,我們一家人在桌子上圍著吃飯,它們在上面也時不時伸出頭看。 印象中從來沒有喂食過,它們也不會落下來,與麻雀雞兒們爭吃稻谷。 祖母說,燕子是益鳥,勤快著呢,它們每天都出去捕食,去田野里捉蟲子。它們喜歡在田野的電線上站成一排排,是聚會?是開會嗎?誰教它們筑巢的?燕子的壽命有多長?如果死了,后代會回到父母筑巢的地方嗎?我問了好多好多問題,祖母、村里的太婆婆也說好些不知道。 鳥似乎都怕人,它們將巢筑在高高的樹上,以免遭到人類襲擊。可燕子卻不是,它們是離人類*近*親的飛禽呢。 曾有一次調(diào)皮的我和村里的同伴用竹竿捅過它們的蝸居,被慈愛的祖母破天荒地責打了。 P1-3
故鄉(xiāng)的潤澤 作者簡介
於中甫,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黃埔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3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獲全國第七屆冰心散文獎,2016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出版散文集《稅月如許》《故鄉(xiāng)的潤澤》以及詩集《我的唐詩宋詞》《城里的布谷》。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jīng)典常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