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危機與轉機: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與知識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8320
- 條形碼:9787522508320 ; 978-7-5225-083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危機與轉機: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與知識人 本書特色
1.參考近代知識分子如何在危機中尋求轉機,對當下思考未來有重要啟示。 2.在老話題上談出了新意,關于近代思想史研究令人眼睛一亮的力作。 3.受到學界重視的研究成果,著名學者許紀霖教授、黃克武教授聯合推薦。 本書所研究的是清末民初知識人的思想世界與學術世界。作者以清晰的思路、獨特的角度和流暢的敘述,深刻揭示了在一個大“轉型時代”,中國知識人在古今中西沖突大潮中,其思想軌跡的內在復雜性與多變性,實為當今思想史研究領域令人眼睛一亮的力作。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許紀霖 本書細致地探討“過渡時代”中國知識分子如何在危機之中尋求轉機,而為中國摸索出一個新的方向。作者特別關注知識人在學術、道德與政治三個議題上的多元互動,在學術上舊學已敝而未能開辟新知、在道德上既想拋棄三綱卻又未能建立新道徳、在政治上既痛恨專制又未能建立新政體,因而呈現出新舊、中西糾結的時代特征。本書文筆流暢、思慮清晰,是對中國近代思想史有興趣的讀者所不能忽略的佳作。 ——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 黃克武
危機與轉機: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與知識人 內容簡介
本書立意高遠、視野開闊,借由探索清末民初知識人思想世界的多元互動,關注他們在內外危機之下,如何實現政治轉型并建立新的價值認同。同時,作者秉持知人論世的態度,探究千古大變局下從康有為到楊度的所思所言,與紛紜世事匯合而成的共鳴、變奏以及新的交響。本書表明,在士風與世風變動不居的“過渡時代”,舊學與新知、文明與富強、制度與倫理等思想議題彼此激蕩,深刻形塑著知識人尋求轉機之時的話語、世界觀和歷史想象。
危機與轉機: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與知識人 目錄
【導論】“過渡時代”的脈動:晚清思想發展之軌跡
一、從“理與勢”到“體與用”
二、進化論與新宇宙觀
三、以太、心力與個人崛起
四、經學的解構與建構
五、精神困境與宗教渴望
六、重建政治正當性:非常不錯與權力的沖突
結語
甲編道德危機與道德變革
清末民初的道德焦慮及其應對之策
一、“禮”與“仁”:傳統儒學的內在緊張
二、“沖決網羅”:規范倫理的瓦解
三、“*后之覺悟”:德性倫理的解紐
四、重整“迷亂之現代人心”:迎受“穆姑娘”
結語
“世俗轉型”與晚清知識人的道德變革
一、天命、天道與天理:儒家的德性之源
二、“理勢”之爭與“中體西用”
三、來自“天演公理”的挑戰
四、“力即理也”
五、“個人”崛起:儒家規范倫理的解體
結語
文化認同與國家忠誠:民初道德觀念的思想分途
一、公德、私德與“群”
二、從個人德性到公共倫理:儒家綱常的“抽象理想”
三、追尋德性:共和政體與共和精神
結語
乙編學術政治與世界文明
“勢生理,理生道”:《康子內外篇》的學術立場與政治態度
一、政教危機與“教學之道”再詮釋
二、學術立場:理學的基調與變奏
三、政治態度:“君權獨尊”與“圣王經世”
結語
尋求“超越富強”之道:“天演公理”之上的道德與政治
一、求道:“格物致知之學,尋常日用皆寓至理”
二、問道:“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
三、證道:“天行人治,同歸天演”的世界觀
結語
國之內外的“文野之辨”:以20世紀初楊度的世界觀為中心
一、從“理”的秩序到“力”的秩序
二、國家政治的內外探尋:公理、強權與《萬國公法》
三、“文野”之辨:文明觀念的近代轉型
四、“金鐵主義”的視角:何種世界,誰之中國?
結語
丙編新舊之間與家國情懷
“何必舊”與“何必新”
一、“舊派”的新:《時務報》“不可不看”
二、“新派”的舊:“康黨”“舊派”與“誰氏黨”
三、“新派”分野:公私關聯與滿漢互動
四、“遺民”之爭:政治“理想”與國家“現實”
結語
追尋“新天下主義”的中國之路
一、“脫嵌”與“再嵌”:認同問題的歷史前提
二、斷裂與連續:“家國天下”的路徑探索
三、“超克”或悖論:“新天下主義”的內在緊張
結語
五四思想史如何“重新問題化”
一、內容與結構
二、“啟蒙”何以“連續”至此
三、“模糊地帶”的歷史意義
結語
【附錄】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進展(1990—2010)
一、“多元現代性”視野下的觀念史
二、思想文化與社會轉型
三、知識分子:公共網絡與私人生活
四、新文化史與思想史匯流
五、報刊、輿論與思想形塑
結語
危機與轉機: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與知識人 作者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人,先后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聯合培養博士生,臺灣地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現為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與知識分子,著有《“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讀史早知今日事》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