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超寬帶天線:設計、方法和性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4873
- 條形碼:9787118124873 ; 978-7-118-1248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超寬帶天線:設計、方法和性能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全向和定向天線的設計方法,并就其針對不同因素(地平面,輻射體邊緣處理,高寬比,反射器等)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在本書的論述中主要考慮了三個方面:阻抗匹配、相位線性度和輻射體形狀的變化。并討論了不同超寬帶天線設計的性能比較。在超寬帶天線領域還存在懸而未解的難題。本書*后部分簡要的闡述了電磁學數值分析方法,包括經典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矩量法,并采用具體的天線模型來闡明這些方法的具體概念。
超寬帶天線:設計、方法和性能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天線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超寬帶系統
1.3 超寬帶天線
1.4 本書的研究范圍
參考文獻
第2章 天線
2.1 引言
2.2 傳統窄帶天線
2.2.1 線天線
2.2.2 孔徑天線
2.2.3 反射面天線
2.2.4 微帶天線
2.2.5 陣列天線
2.3 饋電點
2.4 增益和方向性
2.5 輻射方向圖
2.6 極化
2.7 阻抗
2.8 反射系數
2.9 品質因數
2.10 帶寬
參考文獻
第3章 超寬帶天線的*新發展
3.1 引言
3.2 超寬帶天線
3.3 平面超寬帶天線
3.3.1 Vivaldi天線
3.3.2 矩形貼片平面天線
3.3.3 共面波導饋電具有頻帶陷波功能的平面超寬帶天線
3.3.4 基于預燒陶瓷技術的槽天線
3.3.5 火山煙霧型槽天線
3.3.6 印制圓盤單級子天線
3.3.7 具有分形調諧短截線的微帶槽天線
3.3.8 平面小型錐形槽饋電的環形槽天線
3.3.9 郁金香形單極子天線
3.3.10 氣球形單極子天線
3.3.11 半圓盤超寬帶天線
3.3.12 平面超寬帶天線陣列
3.3.13 八角形超寬帶天線
3.4 超寬帶平面單極子天線
3.4.1 平面倒錐天線
3.4.2 卷筒形雙臂單極子天線
3.4.3 帶凹口的矩形平面單極子天線
3.4.4 葉形平面定向單極子天線
3.4.5 緊湊型超寬帶天線
3.5 雙脊喇可、天線
3.6 不同類型的超寬帶天線
3.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超寬帶天線理論的發展
4.1 引言
4.2 超寬帶帶寬
4.3 基礎概念
4.4 雙錐形天線
4.5 平面單極子結構超寬帶天線理論
4.6 基于微帶天線的平面單極子天線理論
4.6.1 微帶天線
4.6.2 寬帶平面單極子天線
4.7 由圓柱形平面單極子構成的平面單極子天線
4.7.1 諧振頻率
4.7.2 不同形狀平面天線的下限截止頻率
4.8 影響超寬帶天線性能的因素
4.8.1 輻射體的影響
4.8.2 地平面
參考文獻
第5章 相位線性度
5.1 時域和頻域
5.1.1 傅里葉變換
5.1.2 短持續時間與寬頻譜
5.1.3 脈沖響應與傳遞函數
5.2 超寬帶天線的脈沖響應特性
5.3 脈沖失真
5.4 相位線性度
5.4.1 頻率響應
5.4.2 相位變化的測量:相位中心和群延遲
5.4.3 相位響應和脈沖失真
5.5 非線性和準線性相位天線
5.5.1 非頻變天線
5.5.2 其他天線
參考文獻
第6章 超寬帶全向天線設計
6.1 超寬帶全向天線
6.2 方形平面單極子天線
6.3 平面結構設計方法
6.4 基于平面結構設計方法的仿真結果
6.4.1 斜角角度的變化
6.4.2 輻射體寬度的變化
6.4.3 饋線寬度的變化
6.4.4 接地平面和輻射體之間的高度變化
6.5 減少輻射方向圖的變化
6.6 平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
6.6.1 引言
6.6.2 初始方形輻射體
6.7 超寬帶平面矩形天線的調試
6.7.1 仿真結果
6.7.2 測量結果
6.8 使用縮放方法實現頻帶搬移
參考文獻
第7章 平面和立體定向超寬帶天線設計
7.1 超寬帶定向天線
7.2 Vivaldi天線
7.3 葉形天線
7.4 TEM喇叭天線
7.5 準八木天線
7.6 定向矩形平面單極子天線的設計
7.6.1 超寬帶定向矩形平面單極子天線的設計方法
7.6.2 超寬帶定向矩形平面單極子天線設計實例
7.6.3 天線結構的改進
7.6.4 使用反射器增加天線方向性
7.6.5 改進接地平面以改善天線方向性
7.7 任意工作帶寬平面定向超寬帶天線的設計
7.7.1 基本結構
7.7.2 定向輻射的轉換過程
7.7.3 立體平面對應原理的應用
7.7.4 設計方程
7.7.5 實驗結果
7.8 不同定向超寬帶天線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8章 超寬帶天線的發展趨勢和未解決的問題
8.1 目前的超寬帶天線
8.2 阻抗匹配、相位線性和輻射模式
8.3 定向超寬帶天線
8.4 超寬帶天線陣列
8.5 干擾
8.6 體域網
8.7 雷達:醫學影像及其他
8.8 USB適配器和接入點
8.9 電磁計算問題
8.10 更寬的帶寬
參考文獻
第9章 電磁學數值方法
9.1 麥克斯韋方程組
9.1.1 基本原理
9.1.2 標量勢與矢量勢
9.1.3 波動方程
9.1.4 .天線問題的本質
9.2 邊界條件
9.2.1 法向分量
9.2.2 切向分量
9.2.3 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邊界值條件及唯一解
9.2.4 輻射條件
9.3 天線的電流分布
9.4 數值方法
9.4.1 電磁問題的計算機求解
9.4.2 求解區域和網格劃分
9.4.3 數值方法分類
9.4.4 有限差分法
9.4.5 有限元法
9.4.6 矩量法
9.5 相關軟件
9.5.1 NEC
9.5.2 HFSS
9.5.3 CST
參考文獻
附錄A 納普拉(Nabla):差分運算符
A.1 笛卡兒坐標系
A.2 圓柱坐標系
1.1 天線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超寬帶系統
1.3 超寬帶天線
1.4 本書的研究范圍
參考文獻
第2章 天線
2.1 引言
2.2 傳統窄帶天線
2.2.1 線天線
2.2.2 孔徑天線
2.2.3 反射面天線
2.2.4 微帶天線
2.2.5 陣列天線
2.3 饋電點
2.4 增益和方向性
2.5 輻射方向圖
2.6 極化
2.7 阻抗
2.8 反射系數
2.9 品質因數
2.10 帶寬
參考文獻
第3章 超寬帶天線的*新發展
3.1 引言
3.2 超寬帶天線
3.3 平面超寬帶天線
3.3.1 Vivaldi天線
3.3.2 矩形貼片平面天線
3.3.3 共面波導饋電具有頻帶陷波功能的平面超寬帶天線
3.3.4 基于預燒陶瓷技術的槽天線
3.3.5 火山煙霧型槽天線
3.3.6 印制圓盤單級子天線
3.3.7 具有分形調諧短截線的微帶槽天線
3.3.8 平面小型錐形槽饋電的環形槽天線
3.3.9 郁金香形單極子天線
3.3.10 氣球形單極子天線
3.3.11 半圓盤超寬帶天線
3.3.12 平面超寬帶天線陣列
3.3.13 八角形超寬帶天線
3.4 超寬帶平面單極子天線
3.4.1 平面倒錐天線
3.4.2 卷筒形雙臂單極子天線
3.4.3 帶凹口的矩形平面單極子天線
3.4.4 葉形平面定向單極子天線
3.4.5 緊湊型超寬帶天線
3.5 雙脊喇可、天線
3.6 不同類型的超寬帶天線
3.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超寬帶天線理論的發展
4.1 引言
4.2 超寬帶帶寬
4.3 基礎概念
4.4 雙錐形天線
4.5 平面單極子結構超寬帶天線理論
4.6 基于微帶天線的平面單極子天線理論
4.6.1 微帶天線
4.6.2 寬帶平面單極子天線
4.7 由圓柱形平面單極子構成的平面單極子天線
4.7.1 諧振頻率
4.7.2 不同形狀平面天線的下限截止頻率
4.8 影響超寬帶天線性能的因素
4.8.1 輻射體的影響
4.8.2 地平面
參考文獻
第5章 相位線性度
5.1 時域和頻域
5.1.1 傅里葉變換
5.1.2 短持續時間與寬頻譜
5.1.3 脈沖響應與傳遞函數
5.2 超寬帶天線的脈沖響應特性
5.3 脈沖失真
5.4 相位線性度
5.4.1 頻率響應
5.4.2 相位變化的測量:相位中心和群延遲
5.4.3 相位響應和脈沖失真
5.5 非線性和準線性相位天線
5.5.1 非頻變天線
5.5.2 其他天線
參考文獻
第6章 超寬帶全向天線設計
6.1 超寬帶全向天線
6.2 方形平面單極子天線
6.3 平面結構設計方法
6.4 基于平面結構設計方法的仿真結果
6.4.1 斜角角度的變化
6.4.2 輻射體寬度的變化
6.4.3 饋線寬度的變化
6.4.4 接地平面和輻射體之間的高度變化
6.5 減少輻射方向圖的變化
6.6 平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
6.6.1 引言
6.6.2 初始方形輻射體
6.7 超寬帶平面矩形天線的調試
6.7.1 仿真結果
6.7.2 測量結果
6.8 使用縮放方法實現頻帶搬移
參考文獻
第7章 平面和立體定向超寬帶天線設計
7.1 超寬帶定向天線
7.2 Vivaldi天線
7.3 葉形天線
7.4 TEM喇叭天線
7.5 準八木天線
7.6 定向矩形平面單極子天線的設計
7.6.1 超寬帶定向矩形平面單極子天線的設計方法
7.6.2 超寬帶定向矩形平面單極子天線設計實例
7.6.3 天線結構的改進
7.6.4 使用反射器增加天線方向性
7.6.5 改進接地平面以改善天線方向性
7.7 任意工作帶寬平面定向超寬帶天線的設計
7.7.1 基本結構
7.7.2 定向輻射的轉換過程
7.7.3 立體平面對應原理的應用
7.7.4 設計方程
7.7.5 實驗結果
7.8 不同定向超寬帶天線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8章 超寬帶天線的發展趨勢和未解決的問題
8.1 目前的超寬帶天線
8.2 阻抗匹配、相位線性和輻射模式
8.3 定向超寬帶天線
8.4 超寬帶天線陣列
8.5 干擾
8.6 體域網
8.7 雷達:醫學影像及其他
8.8 USB適配器和接入點
8.9 電磁計算問題
8.10 更寬的帶寬
參考文獻
第9章 電磁學數值方法
9.1 麥克斯韋方程組
9.1.1 基本原理
9.1.2 標量勢與矢量勢
9.1.3 波動方程
9.1.4 .天線問題的本質
9.2 邊界條件
9.2.1 法向分量
9.2.2 切向分量
9.2.3 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邊界值條件及唯一解
9.2.4 輻射條件
9.3 天線的電流分布
9.4 數值方法
9.4.1 電磁問題的計算機求解
9.4.2 求解區域和網格劃分
9.4.3 數值方法分類
9.4.4 有限差分法
9.4.5 有限元法
9.4.6 矩量法
9.5 相關軟件
9.5.1 NEC
9.5.2 HFSS
9.5.3 CST
參考文獻
附錄A 納普拉(Nabla):差分運算符
A.1 笛卡兒坐標系
A.2 圓柱坐標系
展開全部
超寬帶天線:設計、方法和性能 作者簡介
李蕊,女,1980年11月生,1999年9月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學習,分別于2003年7月、2006年4月、2011年6月獲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學士、碩士以及博士學位,現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講師。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