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暢銷書(精裝)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胡適.南游雜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215481
- 條形碼:9787512215481 ; 978-7-5122-154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暢銷書(精裝)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胡適.南游雜憶 本書特色
胡適是二十世紀中國*具國際聲譽的學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文、史、哲等學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五四”以來影響中國文化學術*深的歷史人物。他活躍于社會政治領域,是中國自由主義*具詮釋力的思想家。本書為胡適一生*有代表性的文字,依據初刊版本校對,力求呈現*接近大師本人原意的文字面貌,是目前市面上*好的胡適著作選本。
暢銷書(精裝)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胡適.南游雜憶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中國現代有名文學家胡適的代表作品,如文論《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節選),散文《貞操問題》《四十自述》(節選)、《追悼志摩》《南游雜憶》(節選),以及編者整理出的《胡適小傳》和胡適著譯的作品書目。?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胡適的創作風格和思想
暢銷書(精裝)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胡適.南游雜憶 目錄
文 論
文學改良芻議
寄陳獨秀
歷史的文學觀念論
再寄陳獨秀答錢玄同
論小說及白話韻文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俞平伯的《冬夜》
北京的平民文學
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節選)
新文學運動之意義
談談“胡適之體”的詩
散 文
歸國雜感
貞操問題
杜威先生與中國
十七年的回顧
老章又反叛了!
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
追想胡明復
讀書
《四十自述》自序(節選)
我的母親的訂婚
追悼志摩
南游雜憶(節選)
胡適主要著作書目
暢銷書(精裝)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胡適.南游雜憶 節選
文學改良芻議 今之談文學改良者眾矣,記者末學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來頗于此事再四研思,輔以友朋辯論,其結果所得,頗不無討論之價值。因綜括所懷見解,列為八事,分別言之,以與當世之留意文學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為今日而言文學改良,須從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日,須言之有物。 二日,不摹仿古人。 三日,須講求文法。 四日,不作無病之呻吟。 五日,務去爛調套語。 六日,不用典。 七日,不講對仗。 八日,不避俗字俗語。 一日須言之有物 吾國近世文學之大病,在于言之無物。今人徒知“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而不知言之無物,又何用文為乎?吾所謂“物”,非古人所謂“文以載道”之說也。吾所謂“物”,約有二事: (一)情感《詩序》曰:“情動于中而形諸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謂情感也。情感者,文學之靈魂。文學而無情感,如人之無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謂“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吾所謂“思想”,蓋兼見地、識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賴文學而傳,而文學以有思想而益貴;思想亦以有文學的價值而益貴也:此莊周之文,淵明老杜之詩,稼軒之詞.施耐庵之小說,所以復絕千古也。思想之在文學,猶腦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則雖面目姣好,雖能笑啼感覺,亦何足取哉!文學亦猶是耳。 文學無此二物,便如無靈魂無腦筋之美人,雖有裱麗富厚之外觀,抑亦末矣。近世文人沾沾于聲調字句之間,既無高遠之思想,又無真摯之情感,文學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勝之害,所謂言之無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質救之。質者何?情與思二者而已。 二日不摹仿古人 文學者,隨時代而變遷者也。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周秦有周秦之文學,漢魏有漢魏之文學,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學。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進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論,有《尚書》之文,有先秦諸子之文,有司馬遷、班固之文,有韓柳歐蘇之文,有語錄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進化也。試更以韻文言之:“擊壤”之歌,“五子”之歌,一時期也;《三百篇》之詩,一時期也;屈原、荀卿之騷賦,又一時期也;蘇李以下,至于魏晉,又一時期也;江左之詩流為排比,至唐而律詩大成,此又一時期也;老杜、香山之“寫實”體諸詩(如杜之《石壕吏》《羌村》,白之《新樂府》),又一時期也;詩至唐而極盛。自此以后,詞曲代興,唐五代及宋初之小令,此詞之一時代也;蘇柳(永)辛姜之詞,又一時代也;至于元之雜劇傳奇,則又一時代矣;凡此諸時代,各因時勢風會而變,各有其特長,吾輩以歷史進化之眼光觀之,決不可謂古人之文學皆勝于今人也。左氏史公之文奇矣,然施耐庵之《水滸傳》視《左傳》《史記》何多讓焉?《三都》《兩京》之賦富矣,然以視唐詩、宋詞,則糟粕耳。此可見文學因時進化,不能自止。唐人不當作商、周之詩,宋人不當作相如、子云之賦,——即令作之,亦必不工。逆天背時,違進化之跡,故不能工也。 既明文學進化之理,然后可言吾所謂“不摹仿古人”之說。今日之中國,當造今日之文學,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前見“國會開幕詞”,有云:“于鑠國會,遵晦時休。”此在今日而欲為三代以上之文之一證也。更觀今之“文學大家”,文則下規姚曾,上師韓歐;更上則取法秦漢魏晉。以為六朝以下無文學可言,此皆百步與五十步之別而已,而皆為文學下乘。即令神似古人,亦不過為博物院中添幾許“逼真贗鼎”而已,文學云乎哉?昨見陳伯嚴先生一詩云: 濤園鈔杜句,半歲禿千毫。所得都成淚,相過問奏刀。 萬靈噤不下,此老仰彌高。胸腹回滋味,徐看薄命騷。此大足代表今日“**流詩人”摹仿古人之心理也。其病根所在,在于以“半歲禿千毫”之工夫作古人的鈔胥奴婢,故有“此老仰彌高”之嘆。若能灑脫此種奴性,不作古人的詩,而惟作我自己的詩,則決不致如此失敗矣。P4-6
暢銷書(精裝)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胡適.南游雜憶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徽州績溪人莊村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文存四集》《胡適自傳》《胡適日記》《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齊白石年譜》《先秦名學史》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