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348613
- 條形碼:9787507348613 ; 978-7-5073-486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庹平同志,曾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研部副主任,擔任《朱德年譜》(新編本)副主編,著有《朱德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人民的總司令朱德》等。 本書主要就上述朱德非凡輝煌的軍事實踐進行研究和宣傳,力圖從雅俗共賞的視角選材和寫作,原汁原味又通俗易懂地還原歷史中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戰爭活劇,以饗讀者。
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 內容簡介
《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系統講述朱德的軍事生涯、軍事活動和軍事思想,力圖從雅俗共賞的角度選材和寫作,反映朱德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的卓越軍事才能。
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 目錄
**章 投筆從戎:從一介書生到中共早期軍事將才
一、滿腹舊學、新學和新思想的一介書生
二、云南講武堂的*優秀學員
三、追隨蔡鍔屢立戰功,“在整個中國打出了名”
四、在黑暗中摸索
五、“黨籍對外界保持秘密”的中共黨員
六、在德國兩次被捕入獄
七、赴莫斯科接受秘密軍事訓練
第二章 探索開拓:從南昌起義到開辟贛南、閩西根據地
一、北伐戰爭中完成特殊任務
二、在南昌創辦軍官教育團
三、參與領導南昌起義,“是一個很好的參謀和向導”
四、擔任南昌起義軍南下開路先鋒
五、堅守三河壩三晝夜
六、轉戰途中進行“贛南三整”
七、口授編寫游擊戰教材嚴格訓練部隊
八、領導湘南起義,智取宜章旗開得勝
九、坪石戰斗“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優秀戰例”
十、在湘南探索工農武裝割據
十一、率上萬革命武裝與毛澤東會師井岡山
十二、“開始有組織的游擊戰爭”,“再開始邊界的割據”
十三、“死守一個山也不行”,與毛澤東揮師贛南、閩西
十四、與毛澤東“爭論”如何加強黨對軍隊領導
十五、代理紅軍前委書記支撐危局
十六、古田會議決議“是紅軍建設的綱領”
第三章 生死較量:紅軍總司令與毛澤東、周恩來破敵逾百萬
一、堅決反對李立三“孤注一擲的賭博”
二、活捉敵師長張輝瓚
二、“橫掃干軍如卷席”
四、把敵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五、讓蔣介石遭受“*大的恥辱”
六、告誡李德“不能打陣地戰死守”
第四章 萬里長征:移師途中展現雄才大略
一、致函陳濟棠借道
一、支持毛澤東戰略轉兵的正確建議
二、在遵義會議上發狠話
四、在土城戰斗中親臨前線沖鋒陷陣
五、殿后掩護全軍一渡赤水
六、命令紅軍搶占二渡赤水先機并殺“回馬槍”
七、準確判斷敵情,急電紅軍三渡赤水
八、四渡赤水,朱德和毛澤東“狡猾機動”“出奇制勝”
九、勸告張國燾“南下是沒有出路的”
十、與紅2、紅6軍團會師,徐向前感慨“多虧朱總司令決心不變”
十一、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毛澤東贊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第五章 堅持抗戰:八路軍總司令“自信揮戈能退日”
一、科學預判“抗Et戰爭是持久的戰爭”
二、軍事研究委員會主任胸懷抗日韜略
三、臨危受命,主張八路軍開赴華北“發動廣大游擊戰爭”
四、與毛澤東擘畫在華北敵后“做幾個活眼”
五、打破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六、有力配合國民黨軍取得忻口戰役重大勝利
七、積極策應蔣介石計劃的徐州會戰
八、古縣阻敵四晝夜,日軍出動十余架飛機轟炸朱德
九、佇馬太行,日軍欲將中國軍隊趕過黃河的企圖失敗
十、打敗日軍“反游擊專家”,徹底粉碎“九路圍攻”
十一、鏖戰近三年,指揮八路軍取得輝煌戰績
十二、搞磨擦的蔣介石“只好捏住鼻子叫衛立煌和朱總司令談判”
十三、百團大戰彰顯朱德、彭德懷“戰役組織的高度藝術化”
十四、應對皖南事變,提出“軍事上主要是防御”等方略
十五、晝夜加班,組織起草修改中共七大軍事報告
第六章 運籌帷幄:解放軍總司令推進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一、毛澤東去重慶談判“是有利的”,“要把準備打仗作為重要的任務”
二、提出“向北發展,向南防御”重大戰略方針的雛形
三、建議“組織40萬到60萬軍隊”到東北對抗國民黨軍
四、致函魏德邁,正告美軍不要破壞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
五、成功策動滇軍將領戰場起義
六、精心指導晉察冀野戰軍打“大殲滅戰”扭轉不利戰局
七、破解戰略決戰中面臨的重大軍事難題“攻堅戰術開新面”
八、總結推廣攻堅大城市的經驗,“今后不會有攻不破的城市”
九、打造強大的“在后方出汗打倒蔣介石”的軍工部隊
第七章 心系國防:為打贏現代化戰爭未雨綢繆
一、要建立“足以擊退任何侵略者進攻的現代化的國防軍”
二、“要根據我們的假想敵人帝國主義來建設我們的部隊”
三、要“所有大炮、飛機都能自己造,要用之無窮”
四、要“建立現代化的后方勤務工作”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 作者簡介
庹平,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研部副主任。參加編寫《朱德年譜(新編本)》(副主編)、《中國近代史記》《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史》《中國現代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辭海》(第六版)等;參加編輯《朱德詩詞集(新編本)》《朱德自述》《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等;出版著作主要有《朱德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人民的總司令朱德》《解讀蔣介石》《天下鐵軍·紅星篇》《長江作證——新四軍抗戰紀實》《中國軍事科學的西傳及其影響》(合著)等;發表研究文章主要有《朱德早期詩詞及其思想歷程》《朱德參與領導南昌起義和締造人民軍隊的卓越貢獻》《朱德周恩來勝利指揮第四次反“圍剿”》《朱德總力戰思想研究》《朱德與華北抗日游擊戰爭戰略支點的部署及實施》《論朱德在抗戰時期對黨的幾個重大決策的突出貢獻》《朱德在共和國誕生前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朱德發展農村經濟的思想和主張》《朱德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朱德執政黨建設思想研究》《游擊戰:毛澤東領導敵后抗戰的卓越貢獻》《毛澤東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略指導》《初探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的中國社會主義理論》《周恩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貢獻》《孫中山對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結構的構想》《中國共產黨早期軍事思想評析》《論紅軍長征中的運動戰戰略》《八路軍、新四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及其戰略展開》《華北敵后國民黨軍的游擊戰及其失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