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鯨之骨:穿越海陸與時空的尋鯨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709427
- 條形碼:9787556709427 ; 978-7-5567-0942-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鯨之骨:穿越海陸與時空的尋鯨之旅 本書特色
史密森尼學會&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權威學者創作,國內知名海洋生物類科普傳播者精心翻譯,“當代達爾文”、社會生物學之父、普利策獎得主愛德華·O.威爾遜推薦
★ 走近地球上古老神秘的物種之一,深入了解鯨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跟隨作者遠赴各地探訪鯨類生活、尋找骨骼化石的視角,極具沉浸感和新鮮感;
★ 發現只在骨骼和化石中留下的線索;同類話題中更純粹的科普寫作,還原鯨作為一個物種的生命本色;
★ 跨越時間、空間、學科領域,多角度展現鯨的生活、智慧甚至文化;
★ 無需專業背景也能讀懂,游歷故事與海洋動物知識相結合,飽含人文關懷的科普書寫;
★ 封面燙銀工藝,穿插版畫風格的精美插圖,科學與美感并重的閱讀體驗。
鯨之骨:穿越海陸與時空的尋鯨之旅 內容簡介
鯨,地球上*古老、*神秘的動物之一。它們有5000萬年的歷史,99%的時間都生活在水下,人類向往它們,卻又對它們知之甚少。在本書中,我們將跟隨杰出的古生物學家尼克·彭森,來到鯨曾經和正在生活的地方,從嚴寒的極地水域到干燥的熱帶沙漠,見證尋鯨之旅的精彩瞬間:在小艇上為鯨打上標記,在鯨尸中收集標本,在巖層里奮力挖掘化石……同時,在對鯨類骨骼和化石的分辨中,我們也將探索這種神秘生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鯨類的祖先何以從陸地來到水中?它們如今有怎樣的生存方式?在與人類共存的世界,它們的命運又將如何?在動物科普與游歷故事的雙線書寫中,我們得以窺見鯨類的秘密。
鯨之骨:穿越海陸與時空的尋鯨之旅 目錄
章:過去
1. 如何認識鯨類
2. 無與倫比的哺乳動物
3. 骨語故事
4. 穿梭在鯨類化石的時光隧道中
5. 鯨死后的生活
6. 地質錘和激光
7. 破解“鯨之陵”疑案
第二章:現在
8. 巨獸的時代
9. 海洋中的骨頭
10. “鯨之峽灣”的發現
11. 物理學與剝皮刀
12. 生物的極限
第三章:未來
13. 北極的時光機
14. 改變基線
15. 所有走向滅絕的方法
16. 人類世的演化
17. 鯨骨路口
后記
致謝
鯨的演化樹
注釋
譯名對照表
鯨之骨:穿越海陸與時空的尋鯨之旅 作者簡介
尼克·彭森(Nick Pyenson)
位于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學會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海洋哺乳動物化石館主管。他的研究足跡遍及各個大洲,研究成果常發表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國家地理》《洛杉磯時報》《經濟學人》《大眾機械》《今日美國》等報刊雜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和英國廣播公司(BBC)都報道過他的相關新聞。除了史密森尼學會頒發的研究獎,他還獲得了奧巴馬政府頒發的“科學家及工程師早期職業總統獎”。他和家人目前居住在馬里蘭州。
曾千慧
福建廈門人,山東大學與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主修海洋生物學。平日活躍于社交網絡,以“喵魚醬”之名科普海洋生物尤其是鯨豚動物知識。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主要參與大洋與極地底棲動物群落生態學研究,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主要參與廈門海域與珠江口西部江門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種群生態學研究。曾于2018、2019年隨游輪前往南北極,擔任極地向導,負責翻譯與海洋生物鑒定講解等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