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迷醉的石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416096
- 條形碼:9787557416096 ; 978-7-5574-160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迷醉的石頭 本書特色
《迷醉的石頭》是繼《飄逝的風景》之后,作家的又一部歷史文化、山水行走之著。 收藏者滾熱的生命在與冥頑的石頭相識相遇、相廝相守中共同完成了一種天人合一的造化。 本書收錄《走過東線》《慶云印象》《一個心靈愉悅的去處》等作品。
迷醉的石頭 內容簡介
《迷醉的石頭》主要內容包括天下蔚州,迷醉的石頭,古樹·家園,滄桑大運河,走過東線,今昔永定河,走過房陵,山海拾遺,慶云印象,五山模式,走過寧夏,銅梁印象,回鄉下的路,村莊與古樹,一個心靈愉悅的去處,天坑寨子,溪城楠木及其他,檔案,歐羅巴筆記,為了潤澤北方大地,等。
迷醉的石頭 目錄
迷醉的石頭
古樹·家園
滄桑大運河
走過東線
今昔永定河
走過房陵
山海拾遺
慶云印象
五山模式
走過寧夏
銅梁印象
回鄉下的路
村莊與古樹
一個心靈愉悅的去處
天坑寨子
溪城楠木及其他
檔案
歐羅巴筆記
為了潤澤北方大地
附:在寫作《梅潔論》的日子里——與作家梅潔的對話和溝通
迷醉的石頭 節選
《迷醉的石頭》: 而故鄉展館里的“潑墨仙人石”,黃、黑相間,中間的黃色構成了人物的頭部和軀干,兩邊的黑藍色仿佛衣袍飄拂,恰似宋代名畫上的人物速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實乃一幅鬼斧神工的天然《潑墨仙人圖》。資深鑒石專家認為,一塊天然漢江象形石與一幅古代名畫達到如此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實在是藏石界奇跡。梁楷的《潑墨仙人圖》是稀世國寶,價值連城;而此方天然“潑墨仙人石”價值也已讓世人嘆為觀止。 我在那些大自然無言的神秘與奇美面前,留戀了很久,迷醉了很久。 我自知我收藏的石頭還達不到奇石境界,但我對它們的陶醉、對它們愛的執著它們即使不是“奇石”我也無怨無悔。就憑我把它們裝在我的衣箱里、和我有著香水味的衣服裹在一起,一年又一年地從天涯海角把它們帶回家,它們就能體恤到我千萬里的旅途勞苦和一顆虔敬之心。 就先說我命名的那塊“麥積山石”吧。1998年我去中國西部采訪貧困與西部教育,途中我到達甘肅境內的麥積山。麥積山與敦煌同為中國著名文化圣地,麥積山的石窟藝術和佛像雕塑堪與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媲美,可我去過敦煌、云崗、龍門就是沒去過麥積山,那次西行之路上我是下決心要去看看麥積山的。誰知,那直插云端的山脈、那盤旋在山體上拾級而上的舷梯,我往上一站一低頭便魂不附體,頭暈目眩。印象里我不曾有恐高癥,可我就是上不了麥積山,我一上就心驚膽戰,屢試屢敗,*終敗下陣來,二十五元門票作廢。 我在西部獨自走過甘肅、走過青海、走過寧夏,從黃河東走到黃河西,從黃河北走到黃河南。有一天,在撤拉族居住的黃河邊上,我發現了一塊石頭,這石頭造型酷似我心儀已久的麥積山,那青白相間的石體,那蘑菇云狀的造型,那山體、那舷梯、那石窟分明全都濃縮在這塊石頭上了。發現這塊石頭時我驚喜萬分,我想這是佛祖賜予我的禮物,我沒上了麥積山,他賜我一個“麥積山石”,這么一想我就樂了,就把這塊石頭命名為“麥積山石”了!后來,我在西部走了數月,行程數萬里,那塊重達七八斤、酷似麥積山的石頭一直裝在我的衣箱里。當然,現在它已堂而皇之地坐落在我的石藝間,它并不起眼,但卻有來歷。 與“麥積山石”一起帶回的還有我在青海日月山農民手中購買的瑪瑙石,還有幾十斤重的采訪資料,還有一大衣箱換洗衣服,你們想想,千里萬里的長路,我是怎樣如牛負重!?回家時丈夫接站,看到此情此景大吃一驚,連聲嗔怪:“你算完了!瘋了瘋了!” 不是說牛話,我有時真的能把從“石商”那里很便宜地買到的石頭硬是看出了名堂,以至價值幾倍地翻番。行內人知道,石頭的價值就在于你能否看出名堂,幾片小石,你能看出那是馬、恩、列、斯頭像,那就成為價值不菲的藝術品,你看不出來,就是一文不值的碎石片。數年前,我去花市買花,花市旁邊有一家出售奇石的小店,我進去走了一圈,花三十、五十、一百買回了幾塊石頭,這個價錢是買不上有名堂的好石頭的,只是看著好看而已。沒想我把這幾塊石頭放到書柜間后,天長日久地去看、去琢磨,我硬是把這幾塊石頭看出了名堂。 你瞧那塊:晨曦朦朧,群山逶迤,天穹深闊。天穹下白墻黑瓦的江南古堡,古堡前小河深潭,流水潺潺,流水里山脈巍峨的倒影,水潭旁石塊砌就的木橋、石徑……一切都是那樣安詳靜謐。那靜謐使你仿佛能聽到晨曦里的一聲犬吠雞鳴,那安詳使你仿佛看到了母親在清晨里燒出的**縷炊煙。于是,我給這塊石頭命名為“古堡晨曦”。有命名就有了名堂,有名堂和沒名堂的石頭能一樣么? 還有那塊:整個石體圓如明月,褐紅相間的石質渾然成圖,很長時間里我并未看出這圖案里的秘密。可就有那么一天,我在凝視了它很久之后,突然眼前一亮:那圖案不分明是一只可愛的靈兔嗎?它嘴里不是正銜著一片樹葉嗎?那橫掃而過的一抹褐色不是一枝桂樹香枝嗎?再一想,那圓石本身不可以想象成“星空皓月”嗎?那靈兔不可以想象成嫦娥帶入月宮的神物嗎?圓月、玉兔、桂樹,好了——“玉兔蟾桂”!我的這塊石頭居然組成了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一塊頑石突然間美麗成了一個故事,你說它還是一個平常的石頭么? *讓我的家人驚詫不已且喜笑顏開的是那塊我從故鄉的漢江邊背回來的石頭,那塊石頭重達十五斤,旅途中它曾墜斷了我的衣箱提手,讓我尷尬負重三千里!這塊頑石屬漢江邊的鵝卵石卻又凹凸不平,它的珍奇在于青白相間的兩種天然石質生生組成了一個圖案和兩個漢字,那圖案再笨的人也能識出是一只白色大鳥,那兩個青色文字再沒文化的人也能認出是“一日”。巧的是這青色的“一日”兩字恰恰附著在白色大鳥身上,如果不用心、不琢磨、不參悟,鳥就是鳥、字就是字,無所謂。可又有那么一天,我在這塊石頭前佇立良久之后,心里一悸,那鳥那字生生渾然一體,想想鳥“一日”的飛翔速度,那還不是“一日千里”是什么?當我把這塊從三千里外的故鄉背回的石頭和一個穿越時空的成語連在一起時,我真是心花怒放! ……
迷醉的石頭 作者簡介
梅潔,湖北省十堰市鄖陽人,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70年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系本科畢業,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現已出版、發表《愛的履歷》《并非永生的渴望》《生存的悖論》《一只蘋果的憂傷》《淚水之花》《山蒼蒼,水茫茫——鄂西北論》《大江北去》《漢水大移民》等詩歌、散文、中長篇紀實文學等。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首屆、第三屆、第五屆徐遲報告文學獎,第五屆十月文學獎、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第八屆北京市文學藝術獎,首屆、第二、三、五、七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及河北省首屆孫犁文學獎等80余種獎項。《跋涉者》《童年舊事》《樓蘭的憂郁》《諦聽水聲》《白發上津城》等被收入中小學語文讀本及大學文學教材。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