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國昆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92628
- 條形碼:9787109292628 ; 978-7-109-2926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昆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昆蟲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部分之一,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表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審美觀念。本書在對有關中國昆蟲文化的文獻資料進行全面搜集的基礎上展開,結合實地調研,對中國昆蟲文化的概念、特征、功用進行闡釋,并對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行梳理。以蠶、蟬、蝴蝶、蟋蟀為主要研究對象,從由遠及近的時間軸上研究其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并探討了如何將上述研究產生的理論成果應用于昆蟲文化遺產保護及旅游等文化產業的發展之中。
中國昆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研究 目錄
**章 中國昆蟲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節 中國昆蟲文化的概念
第二節 中國昆蟲文化的特征
第三節 中國昆蟲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遠古時期中國昆蟲文化的發軔
**節 蟬文化的發軔
第二節 蠶文化的發軔
第三節 蝴蝶文化的發軔
第三章 先秦時期中國昆蟲文化的初步形成
**節 食用昆蟲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二節 蠶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三節 蟬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四節 螢火蟲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五節 蝴蝶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六節 治蝗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七節 蟋蟀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八節 蟈蟈文化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秦漢至隋唐時期中國昆蟲文化的發展
**節 食用昆蟲文化的發展
第二節 蠶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 蟬文化的發展
第四節 治蝗文化的發展
第五節 蝴蝶文化的發展
第六節 蟋蟀文化的發展
第七節 螢火蟲文化的發展
第五章 宋元明清時期中國昆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節 食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第二節 蠶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第三節 蟬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第四節 治蝗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第五節 蝴蝶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第六節 蟈蟈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第七節 蟋蟀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第八節 螢火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
第六章 中國現當代昆蟲文化發展概觀
**節 現當代昆蟲文化概觀
第二節 我國現當代昆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后記
中國昆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研究 作者簡介
劉銘,山東寧陽人,山東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201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15年在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完成研究工作。現擔任中國農業歷史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科技史學會農業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副主任;山東省農業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常務副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與農業生態文明、農業史,在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CSSCI論文11篇,其它各類核心8篇。出版專著4部,參編多部。主持***、省部級課題10余項。入選山東農業大學“1512”人才工程第三層次。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