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160030
- 條形碼:9787546160030 ; 978-7-5461-6003-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 本書特色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修訂版)》對楚辭代表作者屈原和宋玉的作品進行了詳明注釋和翻譯,幫助讀者閱讀和欣賞原文。譯文力求在不失原意的情況下,體現(xiàn)屈原宋玉辭賦原有的風格、神采和風韻,并對原文中的生僻詞匯進行了詳細解釋,是關于屈原宋玉辭賦的經(jīng)典讀本。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 內(nèi)容簡介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修訂版)》對楚辭代表作者屈原和宋玉的作品進行了詳明注釋和翻譯,幫助讀者閱讀和欣賞原文。譯文力求在不失原意的情況下,體現(xiàn)屈原宋玉辭賦原有的風格、神采和風韻,并對原文中的生僻詞匯進行了詳細解釋,是關于屈原宋玉辭賦的經(jīng)典讀本。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 目錄
凡例
序
引論
離騷
九歌
東皇太一
東君
云中君
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九章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回風
天問
招魂
附錄(一)
卜居
漁父
附錄(二)
愛國思想是屈原作品的靈魂——兼論《離騷》
宋玉辭賦譯注
凡例
引論
九辯
風賦
高唐賦
神女賦
登徒子好色賦
附錄(一)
對楚王問
笛賦
大言賦
小言賦
諷賦
釣賦
舞賦
高唐對
附錄(二)
獨樹一幟的宋玉
附錄(三)
再論宋玉
附錄(四)
關于宋玉
對“關于宋玉”一文的意見
后記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 節(jié)選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修訂版)》: 《九辯》是含蘊深厚的、寫實的長篇抒情詩,但在情調(diào)上多是抒發(fā)孤高自守之志,而少見屈原作品所反映的那種頑強戰(zhàn)斗精神。顯得調(diào)子低沉一些、柔弱一些。在形式方面,作品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它集中概括地描寫典型環(huán)境、氣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凄清蕭瑟的秋聲秋色映襯貧土失職的憤懣、游子羈旅孤獨的悵惘和離人送別的愁緒,有濃重的抒情氣氛。作品也長于排比鋪陳,精細刻畫,構(gòu)成深遠的意境。句法參差歷落,變化自由;而且語氣詞“兮”字的位置也靈活變換;音韻和諧,富于節(jié)奏感;雙聲疊韻字與迭詞特多,增強了音樂美與表現(xiàn)力。宋玉的藝術造詣確是高超的,所以,文學史家多以屈、宋并稱。此外,與宋玉同時期的《楚辭》作家,相傳尚有唐勒、景差等人,因其作品不能確考,難以置評。 自楚、漢之際以迄兩漢時期,又有一些《楚辭》作品問世。但一般都流于形式的模擬,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內(nèi)容空洞而少新意;優(yōu)秀之作寥若晨星;只有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等較有價值。 在屈原作品(主要是《招魂》)夸張鋪敘、細膩描寫的藝術特色影響下,到兩漢時期又興起了一種新文體——“辭賦”,盛行于宮廷和上流社會,歷代均有辭賦名家。不同時期又有不同流變,如“漢賦”、魏晉的“短賦”、南北朝的“駢賦”、唐宋的“律賦”和“文賦”等。縱然“辭賦”淵源于《楚辭》,但它們又是顯然不同的兩種文體。“辭賦”,在內(nèi)容方面,多是對帝王貴族的歌功頌德,“勸百而諷一”;形式方面,半詩半文,頗類后世之散文詩;“鋪采摘文”,堆砌辭藻,夸奇炫博,以致“繁華損枝,膏腴害骨”。不過,在大量作品中,也有與眾不同的某些名篇。 ……
屈原宋玉辭賦譯注 作者簡介
袁梅,曾任濟南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山東省政協(xié)委員及普教組副組長、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評獎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周代抒情詩譯注》《毛詩質(zhì)疑(點校)》《白話詩經(jīng)》《楚辭詞典》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