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詩洛陽記:千年古都的風物之美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105319
- 條形碼:9787213105319 ; 978-7-213-1053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詩洛陽記:千年古都的風物之美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洛陽是喧嘩的欲望之城,有人得意,也有人失意,
有人沉迷其中不得自拔,也有人看透世情后選擇離開。
但不管如何,洛陽總是引人懷想的。
古典文學(尤其唐詩)與地理空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本書梳理出洛陽這個城市空間在唐詩中的呈現,
䌷繹出詩歌中對千年山川風物、建筑民俗之美的欣賞。
書中對引用的這些詩,沒有只停留在紙面字句的解讀上,
書中對講述的人與事,沒有只停留在考據探源的故紙堆里,
而是同時將詩人、詩作與古今城市的視覺之美、文化色彩、生活場景相結合。
仿佛畫了一軸唐代洛陽風物與詩歌彼此映襯的千年長卷,
將詩意從遠方、古都、唐代,帶到了此刻、書齋、攤開的紙頁之上,
古都游蹤,尋訪詩意。
本書將兩者做了近乎完美的調和。
唐詩洛陽記:千年古都的風物之美 內容簡介
本書是《唐詩洛陽記:千年古都的文學史話》的姐妹篇。從唐詩中的生活風物這一側面,努力呈現古都洛陽的細節面貌。有如一幅古都洛陽的城市導覽圖,依循由外而內的空間順序展開書寫,從都城周邊的驛道、離宮至城內的宮闕、河道橋梁、里坊與寺院,囊括了唐代洛陽大部分的地標名勝,結合這些地標上留存至今的文化遺跡、歷史記載與傳說,描畫出一幅立體、浪漫、瑰麗的古都畫卷。繼而筆致從城市空間轉入歲時節氣、造園、麗人與花卉等主題,從大量風格各異的詠洛詩入手,生動展現了唐代洛陽城市生活的諸面相。字里行間既充滿了詩歌文學的風雅趣味,也流動著洛陽唐人豐富多彩的生活光影。
唐詩洛陽記:千年古都的風物之美 目錄
001 | **章 洛陽道中
洛外官道。驛亭。離宮。城中道。
027 | 第二章 宮闕的想象
宮城之規模。華美上陽宮。贊美詩與“宮詞之王”。兩個傳奇。連綿的哀歌。世代衰謝的象征。
061 | 第三章 洛陽橋與洛陽樓
天津橋。斗門亭與魏王堤。新中橋與浮橋。洛陽樓。
085 | 第四章 伽藍的風景(上)
佛教始興之地。帝室的崇揚。唐代洛陽寺院一覽。文士的寺院吟作。茶會之詩。
107 | 第五章 伽藍的風景(下)
寺院常住韋應物。白香山。天宮寺逸話。菩提寺的劫難。道觀詩。
135 | 第六章 北邙與伊闕
北邙山。伊闕龍門。
151 | 第七章 歲時的書寫:春與夏
節令詩的形成。守歲 (除夜)。元日 (元旦、新正)。人日。上元日 (上元夜)。晦日。中和節。二月初春。上巳節。寒食與清明。三月梨花詩。端午。
211 | 第八章 歲時的書寫:秋與冬
七夕。中元節。中秋。洛陽秋。重陽。冬至。臘日與雪日。白居易的節令詩。
253 | 第九章 造園的競賽
洛陽園囿小史。唐人私園清單。分司官員的造園熱。裴度的集賢林亭和午橋別墅。牛僧孺的歸仁林亭和南墅。賞石二人組。李德裕的平泉山居。白居易的履道宅園。
321 | 第十章 麗人與牡丹
唐代女性之服色。洛陽麗人。牡丹種植小史。牡丹熱。牡丹詩。櫻桃花還是櫻花?
唐詩洛陽記:千年古都的風物之美 作者簡介
馬鳴謙,生于蘇州,祖籍浙江紹興,作家、詩人、譯者。著有長篇歷史小說《隱僧》《無門訣》《降魔變》等。小說創作外,也從事文學譯介,已出版奧登文集譯作三種,分別是《戰地行紀》 《奧登詩選:1927—1947》和《奧登詩選:1948—1973》,此外還譯出了狄更斯小說《雙城記》和《松尾芭蕉俳句全集》。近10年來潛心鉆研中國古典文學與藝術,計劃陸續寫成以唐代詩人杜甫、李商隱、白居易為主題的“詩人傳三部曲”。《唐詩洛陽記》2本正是小說三部曲的真實背景與歷史舞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