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學術名著叢書-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119224
- 條形碼:9787558119224 ; 978-7-5581-192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學術名著叢書-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系統地考察了漢代的婚喪史,書中事例多,史料豐富,論述詳盡。作為二十世紀具有承前啟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僅被秦漢史學者和社會史學者視為必讀書,其學術視角與研究方法,對于所有關心中國歷史文化的讀者,也會有積極的啟示意義。
中國學術名著叢書-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內容簡介
楊樹達先生以“禮俗”為研究的對象,原意當包括禮儀制度與民間風俗,而其中的禮儀制度,自然與通常理解的政制不同,實是一種因“俗”而生,又制約著“俗”,與“俗”始終存在密切關系的“禮”。“禮俗”,是社會生活中特別值得重視的現象。然而,自五十年代以來,“禮俗”,似乎已經退出了社會科學常用語匯。
中國學術名著叢書-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目錄
**章 婚 姻
**節 議 婚
第二節 婚 儀
第三節 婚 年
第四節 重 親
第五節 絕 婚
第六節 改嫁改娶
第七節 妾 媵
第二章 喪 葬
**節 沐浴飯含
第二節 衣 衾
第三節 棺 槨
第四節 發喪受吊
第五節 送 葬
第六節 從葬之物
第七節 葬 期
第八節 墳 墓
第九節 歸 葬
第十節 合 葬
第十一節 祔 葬
第十二節 改 葬
第十三節 賻 贈
第十四節 護 喪
第十五節 喪 期
第十六節 居喪之禮
第十七節 上 冢
中國學術名著叢書-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節選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節 議婚 欲為婚,夫家或介者先請于女家,或得請。 《漢書》九十七上《孝宣許后傳》云:時許廣漢有女平君,年十四五,當為內者令歐侯氏子婦。臨當入,歐侯氏子死。其母將行卜相,言當大貴,母獨喜。張賀聞許嗇夫有女,乃置酒請之。酒酣,為言:“曾孫體近,下人乃關內侯,可妻也!”廣漢許諾。明日,嫗聞之,怒。廣漢重令為介,遂與曾孫。 《后漢書》三十二《樊儵傳》云:弟鮪為子賞求楚王英女敬鄉公主,儵聞而止之,曰:“建武時,吾家并受榮寵,一宗五侯。時特進一言,女可以配王,男可以尚主,但以貴寵過盛即為禍患,故不為也。且爾一子,奈何棄之于楚乎?”鮪不從。其后楚事發覺,帝追念儵謹恪,又聞其止鮪婚事,故其諸子得不坐焉。《后漢書》八十三《逸民?戴良傳》云:良五女并賢,每有求姻,輒便許嫁。《漢書》四十《陳平傳》云:及平長,可取婦,富人莫與者;貧者,平亦愧之。久之,戶牖富人張負有女孫,五嫁,夫輒死,人莫敢取,平欲得之。邑中有大喪,平家貧,侍喪以先往后罷為助。張負既見之喪所,獨偉視平,平亦以故后去。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席為門,然門外多長者車轍。張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孫予陳平。”仲曰:“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為,獨奈何予之女!”負曰:“固有美如陳平長貧者乎!”卒與女。 或不許焉。 《后漢書》八十三《逸民?梁鴻傳》云:鴻歸鄉里,勢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并絕不娶。 又有由女子自主之者。 《漢書》三十二《張耳傳》云:外黃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亡邸父客。父客謂曰:“必欲求賢夫,從張耳。”女聽,為請決嫁之。女家厚俸給耳。 《漢書》五十五《衛青傳》云:平陽侯曹壽尚武帝姊陽信長公主,壽有惡疾,就國。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貴無比。于是長公主風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詔青尚平陽主。如淳曰:本陽信長公主也。為平陽侯所尚,故稱平陽主。 ……
中國學術名著叢書-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作者簡介
楊樹達(1885—1956),中國語言文字學家。字遇夫,號積微。有《積微居甲文說》、《積微居金文說》等書,楊樹達對《漢書》用力極勤,成《漢書窺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