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詩歌的自由法則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37824
- 條形碼:9787010237824 ; 978-7-01-02378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詩歌的自由法則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現代自由詩歌形式與內容的學理基礎,著重探討其創新理論以及實踐中的各種問題。 本書分為三部分。**部分是“理論基礎研究”,主要從理論上厘清現代詩歌的精神所在;從哲學層面探討了現代自由詩歌“形式—內容”的邊界的“流動性”特征,闡明了現代自由詩歌的創新具有“理論主導”的鮮明特征。*后證明了現代詩歌的“創新”精神的根本目的在于推進人類智性與感性能力的深度拓展。第二部分選取英美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詩人即狄金森、伯恩斯坦和蒲齡恩,具體地闡明現代詩歌的創新精神在詩學理論以及詩歌實踐中的體現。第三部分是“中西現代詩歌的交融與發展”,闡明中西詩歌在各個方面互相影響所產生的創新效果,并且指出有可能通過互相借鑒而繼續產生創新成果的相關領域。重點探討了現代自由詩歌的“理性”精神,提出現代自由詩歌應該倡導“理性的情感”。同時指出中國現代詩歌相應地主張的是多元并蓄的開放式發展策略,指出在當前倡導西方“內省”詩學能夠豐富中國詩歌的內涵,促進中國現代詩歌乃至中國現代文化在理性層面的深度拓展。
現代詩歌的自由法則 目錄
**部分 現代詩歌理論基礎研究
**章 “流動的邊界”:有關“形式—內容”的哲學思辨
第二章 詩歌形式的“立”與“破”:傳統文體構建意義與現代藝術創新訴求
第三章 “形式創作”意識:現代詩歌“形式—內容”的融合趨勢
第四章 現代詩歌的“理論”品質:理論主導下現代詩歌的三大發展態勢
第五章 現代詩歌的“開放性”:理論創新與實踐互動
第六章 現代詩歌的“創新”精神:人類“智性”與“感性”能力的深度拓展
第二部分 現代詩歌個案研究
第七章 狄金森死亡詩歌中的“生命哲學”:將生命意義融入對美的追求
第八章 伯恩斯坦的“先鋒”詩學:向更完美持續“切進”
第九章 蒲齡恩獨特的詩學特征及其作品評析
第三部分 中西現代詩歌的交融與發展
第十章 以“無定式”為式:中國現代詩歌的“分行”美學
第十一章 詩歌的“斷行”藝術
第十二章 節奏潛能與節奏美學:以《只是想說》的文本細讀為例
第十三章 中國新詩對于十四行詩體的嘗試
第十四章 意象主義和旋渦主義理論的中國背景
第十五章 《神州集》中的李白因素和龐德因素及詩歌意象與詩歌形式的翻譯
第十六章 “意境”與“會意語法”:現代英語詩學(詩歌)的“潛在創新域”
第十七章 “理性的情感”:論中西詩歌主體的“自美”與“內省”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現代詩歌的自由法則 作者簡介
黎志敏,英語文學博士,中國文學博士后,主要從事現代詩學、現代文化(哲學)與現代英語教育研究,以及中英文詩歌創作,F任廣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現代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廣州大學“廣州學者”特聘教授,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廣東省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詩歌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職。曾赴英國劍橋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地訪學或者講學。出版中英文專著六部,英文詩集二部,編譯著若干;發表論文、散文、詩作若干。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