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結構分析——基于智慧專業化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80491
- 條形碼:9787513080491 ; 978-7-5130-804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結構分析——基于智慧專業化視角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區域創新和科技政策等領域的研究人員、政府部門相關從業人員和創新創業人員本書運用智慧專業化的理論視角開展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研究,提供了新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結構分析體系,介紹了國際上多個行業領域的創新發展實踐,對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設計和實施,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結構分析——基于智慧專業化視角 內容簡介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邏輯展開和豐富發展。智慧專業化是經合組織提出的新創新發展理論,是優先發展區域內在靠前市場上具有潛在競爭力和區域凝聚力的經濟產業和技術,能有效支持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新方向。在智慧專業化視域下對創新驅動發展進行結構分析,主要目的是為不同發展階段的區域提供新的創新發展戰略設計思路。本書主要從資源集聚、優勢識別、目標定位、路徑選擇和制度支撐五個方面分別研究了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結構內涵,提供了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設計和實施方案,并介紹了農業產業、高技術領域、旅游和醫療等多個領域豐富的智慧專業化創新實踐案例。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結構分析——基于智慧專業化視角 目錄
1. 1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結構分析的必要性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意義
1.2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結構分析的內容和方法
1. 2. 1 主要內容概述
1. 2. 2 主要分析方法
第 2 章 智慧專業化
2.1 國外智慧專業化研究
2. 1. 1 智慧專業化內涵
2. 1. 2 智慧專業化邏輯結構
2. 1. 3 智慧專業化實施
2. 1. 4 智慧專業化評價
2. 1. 5 智慧專業化應用案例
2. 1. 6 小 結
2.2 國內智慧專業化研究
2.2. 1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 2. 2 區域創新能力
2. 2. 3 區域優勢產業
2. 2. 4 小 結
第 3 章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3. 1 理論基礎
3.1. 1 區域創新系統理論
3.1. 2 智慧專業化理論
3. 2 分析框架
第 4 章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資源集聚
4.1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資源內存性和外向性
4. 1. 1 資源內存性
4. 1. 2 資源外向性
4. 1. 3 資源內存性和外向性的綜合作用
4. 2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資源經濟技術屬性
4. 2. 1 資源經濟屬性
4. 2. 2 資源技術屬性
4. 3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資源支持程度
4. 3. 1 區域文化作為資源支持程度的來源
4. 3. 2 政府信任作為資源支持程度的來源
4.3. 3 區域人才結構作為資源支持程度的來源
4. 4 本章小結
第 5 章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優勢識別
5.1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市場機會優勢識別
5. 1. 1 市場需求優勢
5. 1. 2 產品機會優勢
5. 1. 3 技術機會優勢
5. 2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產業基礎優勢識別
5. 2. 1 區域產業結構
5. 2. 2 區域產業強度
5. 2. 3 區域產業集中度
5. 3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價值鏈優勢識別
5. 3. 1 全球價值鏈嵌入
5. 3. 2 全球價值鏈定位
5. 3. 3 價值鏈增值
5. 4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綜合優勢識別
5. 4. 1 創新優勢外部識別
5.4. 2 創新優勢內部識別
5. 5 本章小結
第 6 章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定位
6.1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結構目標
6. 1. 1 知識經濟貢獻率的持續增長
6. 1. 2 創新參與主體的多元化
6. 1. 3 創新孵化培育機制的完善與優化
6. 2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功能目標
6. 2. 1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是基本功能目標
6. 2. 2 科技創新是經濟功能目標
6. 2. 3 創新環境培育是文化功能目標
6. 2. 4 創新體制機制是政府功能目標
6.3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階段目標
6. 3. 1 近期目標
6. 3. 2 中期目標
6. 3. 3 長期目標
6. 4 本章小結
第 7 章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徑選擇
7.1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徑選擇原則
7. 1. 1 本土化原則
7. 1. 2 差異化原則
7. 1. 3 包容發展原則
7. 1. 4 合作開放原則
7. 2 三種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徑分類
7. 2. 1 一元產業主導
7. 2. 2 多元產業并存
7. 2. 3 產業互聯網絡
7. 3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徑選擇策略
7. 3. 1 路徑變異: 識別判斷
7. 3. 2 路徑匹配: 學習吸收
7.3. 3 路徑留存或復制: 試錯耦合
7. 4 本章小結
第 8 章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制度支撐
8.1 構建靈活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政策組合
8. 1. 1 推動 “ 小區域” 創新發展
8. 1. 2 支持 “ 變革型” 創新項目
8. 1. 3 借助 “ 數字化” 實現轉型
8. 1. 4 培育 “ 跨邊界” 合作治理
8. 2 構建高效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資本體系
8. 2. 1 有機融合的投資組合以避免 “ 死亡之谷”
8. 2. 2 評價工具的精準使用以解決 “ 霧化投資”
8. 2. 3 “ 五步驟” 設計方案以提供結構指導
8. 2. 4 案例研究
8. 3 構建清晰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監管模式
8. 3. 1 明確劃分創新主體權責范圍
8. 3. 2 設置結果導向型的評價體系
8. 3. 3 發展循環迭代的全過程監管
8. 4 本章小結
第 9 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結構分析——基于智慧專業化視角 節選
新一輪高新技術和產業革命持續演化,全球經濟格局正面臨新的變化,創新已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競爭能力提升的重要驅動力。區域經濟發展在大國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應該充分考慮區域情景和區域前提,立足區域特色,挖掘區域資源,利用區域基礎,建設知識網絡,通過優勢創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區域創新能力建設和區域競爭力的整體提升。當經濟增長更多依賴創新時,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區域分化就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將國際創新發展理論和創新發展潮流與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對接,從中觀層次解決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理論需要,是本書目的所在。智慧專業化作為一種國際新興的創新理論,是歐洲當代區域創新政策的關鍵特征和重要指征,為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智慧專業化開放性維度有效支撐區域資源集聚與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相關性研究,從資源內存性和外向性、資源的技術和經濟屬性以及資源的支持程度三個方面論述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來源以及動力持續性的影響因素,進而解釋區域創新資源集聚對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績效表現的影響作用。資源的內存性本身并不能直接轉為動力,是對這些內存型資源的利用過程使得相關資源成為動力來源;資源的外向性主要依托于資源的交互性,這進一步取決于資源的區位分布和獨特的歷史條件;資源的經濟技術屬性則為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動力來源的持續性提供依據;資源支持程度則從區域文化、區域政府信任和區域人才結構三個方面進一步強化區域創新資源集聚的創新驅動作用。 基于智慧專業化的非中立維度,區域創新發展需要有偏好性,即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可以通過市場機會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和價值鏈優勢的“三角網絡”結構識別區域優勢,優化區域創新布局。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智慧專業化創新優勢識別結構,提供一個三種優勢內在協同配合度測算公式,并嘗試性提出“緊密協同配合型”“帶動支撐配合型”和“松散被動配合型”三種理想測算狀態下的區域優勢組合類型,對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優勢識別進行整體分析和研究。 現行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缺乏內容清晰、層次明確和結構科學的目標體系,容易導致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導向不明、效果弱化等問題。基于智慧專業化方向性維度,從結構目標層面,要以知識經濟為發展核心,促進知識經濟貢獻率持續穩定增長;發展多元化創新參與主體,補充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內涵;創新孵化培育機制的完善與優化,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保障、推動和規范作用;功能目標是對結構目標在實踐層面的詳細闡釋,具體從基本功能目標、經濟功能目標、文化功能目標和政府功能目標四個方面展開;階段目標層面引入經濟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提出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建議設定周期,以提高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目標制定的合理性。 創新驅動發展在加快經濟結構轉型的同時帶來了更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這在區域層面尤為突出。通過智慧專業化選擇性維度,理性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應在本土化原則、差異化原則、包容發展原則和合作開放原則的指導下,在一元產業主導、多元產業共存和產業互聯網絡三種路徑中做出有針對性的選擇和努力。研究分析表明,一元產業主導路徑適合創新落后地區和邊緣地區的創新驅動發展;多元產業共存路徑能較好地匹配處于追趕發展階段的區域;產業互聯網絡路徑則能與創新領航區域有效配適。結合區域創新驅動發展需要,進一步描述從路徑變異到路徑匹配再到路徑留存或復制發展的全過程,解釋和分析區域創新驅動發展路徑選擇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以提高區域創新驅動發展路徑選擇的有效性。 創新驅動并非只是一個理念問題,還需要具有強制力的機制和政策給予約束和支撐。整體上,智慧專業化為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結構分析提供了一套新的政策制定邏輯,從政策組合、資本體系和監管模式三個方面,構建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制度支撐體系。靈活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政策組合是在區域特征的驅動下,推動“小區域”創新發展、支持“變革型”創新項目、借助“數字化”實現轉型和培育“跨邊界”合作治理;高效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資本體系是通過投融資組合的有機融合,評價工具的精準運用,解決投資“死亡之谷”和“霧化投資”問題,具體可根據“五步驟”設計方案開展實踐;而清晰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監管模式,從明確劃分創新主體權責范圍、建立結果導向型評價體系和循環迭代的全過程監督,在結構上建設具有完備性的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制度支撐體系。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結構分析——基于智慧專業化視角 作者簡介
沈婕,女,湖北武漢人,管理學博士,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訪問學者。在《科研管理》《科技進步與對策》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文章曾被《新華文摘》和《黨政干部參考》轉載。多次參與湖北發展研究報告的撰寫。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一項,參與多項國*級和省部級課題研究。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