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小顧聊中國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90799
- 條形碼:9787540490799 ; 978-7-5404-907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顧聊中國畫 本書特色
1.有梗有料又新潮的國畫藝術脫口秀,一本書讓你愛上中國畫! 這本書是顧爺首部以通俗講通史的國畫藝術普及讀物,從中國存世*早的漢墓帛畫,到被稱為傳說級的藝術品《輞川圖》;從現存唯一的隋代手卷到唐朝貴婦日常生活圖景……顧爺以一貫的幽默表達和脫口秀般的解說,結合當下流行文化,形象刻畫出藝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命運及傳奇性,多維度地呈現傳統國畫的魅力和點睛之處。 2.顧爺:暢銷書作家,超百萬粉絲擁躉,開啟藝術新型解讀的**人 3.歷時兩年創作,三易其稿,其中一版就要印刷,顧爺說:我重寫! 4.裝幀由顧爺親自操刀,國潮設計,復古與新潮兼具,沉浸式閱讀體驗,隨書附贈童年折紙游戲“東南西北” 5.自2020年5月開始公號連載,每篇閱讀量10萬+ 6.裸背鎖線裝幀,180度平鋪閱讀,全四色印刷,110g進口超感紙,附贈 (明)仇英版《輞川圖》一米大拉頁
小顧聊中國畫 內容簡介
一場有梗有料又新潮的國畫藝術脫口秀,一本圖文并茂、妙趣橫生的中國畫通史,讓你忍不住愛上中國畫。 這本書是顧爺首部以通俗講通史的國畫藝術普及讀物,從中國存世*早的漢墓帛畫,到被稱為傳說級的藝術品《輞川圖》;從現存唯一的隋代手卷到唐朝貴婦日常生活圖景……顧爺在書中選取了《清明上河圖》《馬王堆T形帛畫》《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簪花仕女圖》《游春圖》《輞川圖》等十幾幅頗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畫進行講解。他以一貫的幽默表達和脫口秀般的解說,結合當下流行文化,形象刻畫出藝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命運及傳奇性,多維度地呈現傳統藝術的魅力和點睛之處。
小顧聊中國畫 目錄
汴京一日游 清明上河圖
復活操作指南 馬王堆T形帛畫
古代外星人 人物御龍圖
完美女人指南 女史箴圖
磨人的小妖精 洛神賦圖
北京一環一萬平 游春圖
那些名留青史的人 步輦圖
隨風而來的畫圣 八十七神仙卷
一幅被詛咒的畫 明皇幸蜀圖
我的偶像自殺了 簪花仕女圖
唐朝女子出行指南 虢國夫人游春圖
副刊:大唐女子出行指南
美妝篇
時節篇
婆婆篇
宰相大人和外賣小哥 五牛圖和照夜白
詩中有畫中有詩 輞川圖
小顧聊中國畫 節選
“老掉牙”的中國畫 一篇《小顧聊中國畫》的前言 中國畫總給人種 ‘老掉牙’的感覺…… 介于這是一篇國畫書籍的前言,下一句顯然應該接:“其實不是這樣的……” 但我并不打算這么接,因為中國畫實在就是個老氣橫秋的東西。 一說起中國畫,總能讓人想到博物館昏暗櫥窗里發黃的宣紙;或者一手盤著核桃一手托著紫砂茶壺的老藝術家; 我對國畫有一種很復雜的感情——心里明明知道他是美的,也知道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好東西……但不知為什么,就是讓人提不起勁來,更說不清它究竟美在哪兒。 我一直就很像寫一本關于中國畫的書,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畫的 ‘老掉牙’,一直都是阻止我動筆的*大障礙,似乎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沒辦法開始。 直到2020年的一個下午,我突然聽到了一個聲音,那是一個忽遠忽近的聲音,他對我說: “時候到了,該寫了!” 那聲音來自本書的編輯,也是我的好友,他和我通電話時信號不大好。 如你所見,從那通電話之后,我確實開始動筆了。雖然依舊無法解決那個 ‘老掉牙’的問題,但還是開始寫了。起初是抱著一種嘗試的心態,心想即使寫砸了……那也是編輯的鍋,但真正開始之后,我居然發現開始喜歡上這 ‘老東西’了, ‘中國畫老掉牙’的困惑也已經不再困擾我了。當時我望著自己手中的紫砂茶壺,忽然意識到我也已經步入中年了——原來一直以來都不是中國畫 ‘老掉牙’,而是我還太年輕。 “時候到了” 這句話對于我的編輯朋友來說,或許是他對市場的判斷;而對于我本人,則是在說 ——我已經到了’老掉牙’的時候了——可以開始寫中國畫了。 聽起來好像有些凄涼,但其實還挺美妙的。就像忽然有一天覺得老歌變得越來越動聽;開車經過童年生活的街道時總有萬千思緒涌上心頭……我從來不敢想象這個讓我昏昏欲睡的 ‘老東西’,居然有一天會讓我愛不釋手。 這大概是中國人骨子里的東西,早晚會醒過來的。 我的生長環境導致我從小一直都在接受西方審美潛移默化的灌輸,因此稍微年長些,便順理成章地著迷于西方繪畫中的色彩,線條,和構圖……但當我聽到那個“時候到了”的聲音時,卻又意想不到的喜歡起了(我幾乎從沒接觸過的)中國畫——我相信我并不是個案。 一個中國人是不可能到老死都不喜歡中國畫的。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不妨去看看中國現當代的藝術家們(包括那些鼎鼎大名的藝術大家),你會發現他們大部分也都是在年輕時崇拜西方藝術(油畫、水彩,雕塑),年長后幾乎不約而同地回歸到山水人文畫。年輕時對西方審美的追捧或許是沒有辦法,畢竟各大美院考的都是西方人發明的素描——但年長后的回歸,則是一種控制不住的自發行為,這或許是中國藝術家逃不掉的宿命。 話題好像變得越來越嚴肅了……總之,我并不打算寫一本“自嗨”的書,更不想捏著你的腮幫子往你嘴里塞“好東西”。事實上我根本解決不了中國畫“老掉牙”的問題,但我知道要怎么面對他了——就像減肥的*終奧義就是接受自己的身材——中國畫對我來說就像一個酷老頭,他從來不會主動迎合你,但他一直就在那兒,一成不變,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你會愛上他的…… 或許,看完整本書你依舊對中國畫喜歡不起來……那也沒關系,說明你還年輕,那不是更好嗎? 那就再等一段時間,你一定會愛上他的……愛上那個“老東西”。
小顧聊中國畫 作者簡介
顧爺,本名顧孟劼,藝術科普作者 著有暢銷書“小顧聊繪畫”系列 互聯網上第一個將名畫藝術解讀得妙趣橫生的男人 無數年輕人因為顧爺開始讀懂藝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