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豐盛的恩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0809
- 條形碼:9787108050809 ; 978-7-108-0508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豐盛的恩典 本書特色
《豐盛的恩典》是17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傳道人約翰·班揚所寫的**本書,著作于獄中。這是他屬靈的自傳,特別描述到他的信仰歷程、早年的內心沖突、背叛神、可怕的罪惡感、從圣經中所得到的光照、以及蒙如傳道等。這是一本掙扎、逼迫與信心的記錄,為世人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象。
豐盛的恩典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三篇構成。**篇《罪魁蒙恩記》是約翰·班揚的自傳,記述了班揚歸信基督的過程和信仰上的掙扎。作者在書中講述了自己如何被罪惡感壓傷,如何經歷悔改,*后在上帝救贖的恩典中生命如何發生巨大的變化。第二篇《適時的勸勉》是班揚給為義受苦者的勸勉和安慰。第三篇《得救是本乎恩》闡述了上帝拯救罪人的恩典,同時描述了上帝賜福罪人的方式。班揚文風淳樸,卻能打動人心,這些文字將給在罪惡中掙扎和在苦難中嘆息的人們帶來真實的安慰與盼望。
豐盛的恩典 目錄
出版者前言
作者自序
一、罪魁蒙恩記
簡述作者如何蒙召從事圣工
簡述作者的囚徒生活
結束語
二、適時的勸勉:給受苦之人的忠告
三、得救是本乎恩:有關上帝恩典的講論
譯后記
豐盛的恩典 節選
或簡述上帝如何在基督里對他卑微的仆人約翰·班揚施以極度的憐憫。 1.在這篇講述上帝的恩慈如何在我心里動工的故事里,我不妨在開篇先三言兩語提一下我的家世和成長經歷,這樣,上帝給予我的恩惠和豐盛的恩典,或許可以在世人面前更加突出地彰顯出來。 2.那么,說到我的出身,許多人都知道,我的祖輩貧寒低賤,微不足道。我父親的家門屬于全地上所有家族中*卑微、*被人瞧不上的那等。就肉身而言,我不能像其他人那樣,以名門望族來夸口。盡管如此,贊美至高的上帝,他還是借著這扇門,將我帶進這個世界,又借著福音,使我有分于基督里的恩典和生命。 3.雖然我的父母人微望輕,但蒙上帝喜悅的是,他們仍有心將我送進學校,學習讀書、寫字。我的學業水平和其他窮人家的孩子相仿,只是我得羞愧地承認,我所學得的那一點知識很快就遺忘了,而且幾乎忘得一干二凈,就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上帝臨到我的靈魂,開始他恩典的工作,促使我悔改。 4.至于我自己那天然的生命,在沒有上帝的那些時日,我在世上的行事為人,確實是隨從今世的風俗,順從“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弗2:2),“被魔鬼任意擄去”(提后2:26),卻還以為樂事。我的內心和生活充滿了各樣的不義,到處肆意妄為,惡行昭彰;雖然當時年紀尚小,身心也還稚嫩,但賭咒、發誓、說謊、褻瀆上帝的圣名等等這些事情,從孩提時代起,就沒有幾個人是我的對手。 5.是的,我在這些惡行里面如此營盤堅牢,根深蒂固,它們已成了我的第二天性。后來,我也清醒地思考過,這些實在是冒犯了上帝,以至于在孩提時,他就時常用噩夢和可怖的異象來驚嚇我,讓我恐懼;因為每當我這日或那日犯了罪,上床睡覺后我就要大受折磨,熟睡之中,總有魔鬼和邪靈前來驚擾;我當時認為,它們費這么大的勁,就是要把我擄去跟從它們,而我卻怎么也掙脫不開來。 6.在那些年間,一想起審判日,我也深感痛苦和煩惱。一想起地獄之火可怖的折磨,我便日夜難安。更令我懼怕的是,命中注定我*終要跟惡魔和地獄之子廝守一處,被鉸鏈和鐐銬捆鎖在永遠黑暗的地獄之中,“等候末日的審判”。 7.當時我還是個年僅九、十歲的小孩,這些事就使我的靈魂如此悲傷,即便在與我那些空虛的同伴一起玩樂,沉溺在孩子氣的虛浮游戲中時,我的內心仍每每感到十分沮喪和痛苦,但又無法離開我的罪。是的,我甚至對生活和天堂都充滿了絕望,不能自拔,于是常常乞望著,要么沒有地獄,要么就讓我當個魔鬼好了--倘若魔鬼只是為了折磨別人的話。如果一定要下地獄,我寧愿折磨別人,也不要自己受折磨。 8.過了一段時間,這些可怕的夢境倒也離我而去了,我也很快將它們遺忘。我的各種玩樂將那些夢魘的記憶迅速驅趕得煙消云散,仿佛從來沒發生過一樣。于是,我懷著更大的貪婪,順著本性的力量,放縱情欲的韁繩,在各樣違逆上帝律法的惡行中,享受罪中之樂。就這樣,直到我適婚的年齡到來之前,我一直是與我一伙的所有年輕人中,一個不折不扣的罪魁,一個不虔不敬、惡習滿盈的人。 9.是的,肉體的貪欲與果子充斥著我這可憐的靈魂,若非上帝奇妙恩典的保守,我不只早已遭受永恒公義的審判而滅亡,甚至在世人的律法面前,我也早已自尋責罰,蒙羞受辱。 10.在這些日子里,宗教思想對我而言是痛苦不堪的。我不僅自己無法容忍這些思想,而且覺得其他任何人也都不該容忍。倘若看到有人在讀有關基督徒敬虔操練的書籍,我便如同進了牢獄一般。我對上帝說:“離開我吧!我不愿曉得你的道!(參伯21:14)那時,我失去了所有正確的思考。對天堂和地獄,我眼不見心不煩。至于得救或受永遠的刑罰,我更是漠不關心。主!我的生命你原知道,我的道路不能隱瞞(參詩69:5)。 11.然而,我清楚記得,盡管我在罪中恣意尋歡,并以玩伴的卑劣為樂,但只要一看見那些自稱仁義的人做了邪惡的事情,我的心就會因此戰栗。*明顯的是有一次,當我正玩樂在興頭上的時候,突然聽見一個據稱是虔誠的宗教徒在賭咒發誓,我的內心受到的打擊是如此之大,整顆心都因此揪痛不已。 12.然而,上帝并沒有徹底離棄我,他依舊伴隨在我左右;他現在并不是讓我自覺有罪,而是用滿有恩慈的方式責打我。有一次,我掉進海邊一個小灣中,差點淹死。另一次,我從船上掉進貝德福德河,又蒙上帝的憐憫,保守我活了下來。除此之外還有一次,我和玩伴到野外去,碰到一條蝰蛇正橫穿馬路,我便掄起手上的棍子,朝它的背打去,將它擊昏,又用棍子撬開它的嘴,伸出手指拔它的毒牙。這么一番魯莽妄為,若非上帝的憐憫,早讓我把自己這條命搭上了。 13.我還要滿懷感恩地提起一件事。那時,我是一名士兵,和其他人一起被抽選去圍攻一個地方。當我正準備出發時,一個同伴要求跟我調換,我答應了,于是他就接替我的位置,前往圍城。就在他放哨的時候,頭部被一顆滑膛槍子彈擊中,就這樣陣亡了。 14.正如我所說的,這些都是上帝的責打與
豐盛的恩典 作者簡介
約翰·班揚(John Bunyan,1628-1688)17世紀英國作家、傳道人。1628年11月生于英國貝德福郡一個補鍋匠家庭,未受過正規教育。1660年,班揚因信仰緣故被捕,除短暫幾次保釋外,在獄中待了12年之久。在獄中他經歷了對親人的痛徹思念,也曾被死亡的恐懼攫住,甚至對得救的盼望、永生的應許重起疑惑……這些感受使《天路歷程》更像一部寓言體心靈自傳。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