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文藝觀察— 我們該以何種方式與傳統對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88882
- 條形碼:9787506888882 ; 978-7-5068-888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文藝觀察— 我們該以何種方式與傳統對話 內容簡介
《我們該以何種方式與傳統對話》這是一本文學評論集,全書分為“思潮與現象”“小說論”“詩歌論”“文學對談”四輯,主要收錄了體現作者批評風格的代表作和部分新作,作者在書中探討了當代文學、先鋒文學、青年寫作、詩歌精神、網絡文學、“里下河文學”等問題,并對當代作家、作品進行了批評與論述,作者以粗獷的線條和銳利的筆鋒勾勒出一個青年批評者“放眼世界”的精神圖景和勇于突破的批評個性。作者所表達的,是希望人們不斷壯大豐厚我們的文學根基,要學會與會統文學對話,要在不斷勇敢開拓文學寫作的過程中,重拾先輩曾經為之苦苦奮斗的那些文學“珍寶”和“技藝”。
新文藝觀察— 我們該以何種方式與傳統對話 目錄
【輯一 思潮與現象】
青年寫作同質化:作為真問題的“偽命題”
當代文學“關不關鍵”詞(之一)
漫談當前“詩歌熱”中的兩種錯誤“依賴”
作為病癥的經典化焦慮——關于網絡文學能否出現經典的看法
“里下河文學”二題
退稿的時候,不妨再任性、刻薄一點
【輯二 小說論】
圓滿即匱乏——阿來《云中記》管窺
小說的極限、準備與災異——關于《眾生·迷宮》的題外話
《有生》與長篇小說的文體“尊嚴”
靜默與無名的“問題性”——《我的名字叫王村》讀札
世情、中年性與當代經驗——朱輝小說集《視線有多長》讀札
關于“局部”作家曹寇
“人在*饑餓的時候會做什么?”——關于孫頻的《松林夜宴圖》
生活的黑暗光束與小說的“現實性”——由禹風的《鱷魚別墅》想到的
天真的、感傷的,或“成為另外一個人”——《月光寶盒》讀札
物質的想象與現代主義的還魂記——關于董啟章的《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不要把小說寫得那么“土”——2018小說閱讀片語
【輯三 詩歌論】
關于胡弦詩歌的四個關鍵詞
“結尾將走向開放或者戛然而止”
“時光之外,我應懂自己的游動”——讀王學芯詩集《間歇》
【輯四 文學對談】
文學需不需要“抖”起來?
“后浪”與文學的抵達之謎
乘風破浪的“她們”,每天醒來都是一場戰爭
遠行人,能否帶我們“走出孤島”?
我們該以何種方式與傳統對話
“果實是盲目的,樹木方能遠望”——關于當代翻譯的對談
關于“文學之都”,我們知道的還遠遠不夠
閱讀,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閱讀”的發生,或中止——關于《船訊》的一次“淺嘗輒止”的對談
展開全部
新文藝觀察— 我們該以何種方式與傳統對話 作者簡介
何同彬:生于1981年3月,青年評論家,現任《鐘山》雜志副主編。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南京申創世界“文學之都”特聘專家。著有評論集《浮游的守夜人》《重建青年性》《歷史是精神的蒙難》,編輯出版《韓東研究資料》等。曾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文藝爭鳴》年度優秀論文獎、紫金文藝評論獎、紫金山文學獎、“長江杯”文學評論獎、南京文學藝術獎、丁玲文學獎等十余個獎項。
書友推薦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