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八五”普法用書】【法官說法(第二輯)】知識產權糾紛典型案例解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23246
- 條形碼:9787521623246 ; 978-7-5216-2324-6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五”普法用書】【法官說法(第二輯)】知識產權糾紛典型案例解析 本書特色
為*大限度滿足廣大群眾對繼承相關法律問題的需求,有效提升公民法治意識與法治理念,讓公民了解如何在現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內合法合理的辦理繼承相關問題,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組織干警,以常見的知識產權糾紛與相關法律問題為主線,通過生動具體的案例呈現基本的法律規定與法院處理案件的具體規則,同時拓展知識點普及更多的法律常識,*終通過全體寫作干警的辛勤付出完成了本書,希望能夠為所有讀到本書的人提供有效的法律信息,解答讀者的疑惑。
【“八五”普法用書】【法官說法(第二輯)】知識產權糾紛典型案例解析 內容簡介
為優選限度滿足廣大群眾對繼承相關法律問題的需求,有效提升公民法治意識與法治理念,讓公民了解如何在現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內合法合理的辦理繼承相關問題,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組織干警,以常見的知識產權糾紛與相關法律問題為主線,通過生動具體的案例呈現基本的法律規定與法院處理案件的具體規則,同時拓展知識點普及更多的法律常識,*終通過全體寫作干警的辛勤付出完成了本書,希望能夠為所有讀到本書的人提供有效的法律信息,解答讀者的疑惑。 全書共分為四個版塊,分別為著作權類、商標權類、競爭類、合同類,幾乎覆蓋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知識產權糾紛絕大部分類型,按照案情介紹、法理分析、知識拓展、普法提示四個層面,由生活現象的具象到法律關系的抽離、再到相關法律規定的剖析,*后進行法律提示,多方面、多角度的呈現相關法律問題。
【“八五”普法用書】【法官說法(第二輯)】知識產權糾紛典型案例解析 目錄
案例一??
網盤服務商怠于采取屏蔽措施構成侵權——解析“通知—必要措施”規則下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 003
案情回顧/ 003
法理分析/ 004
(一)B公司是否在收到通知后及時斷開了涉案鏈接/ 004
(二)B公司是否應當采取屏蔽措施制止侵權/ 005
(三)B公司是否應對重復侵權的用戶采取必要措施/ 006
知識拓展/ 006
(一)“通知—必要措施”規則的基本含義/ 006
(二)“通知—必要措施”規則的適用/ 007
(三)“通知—必要措施”規則適用中的利益平衡/ 011
普法提示/ 012
案例二??
你的創作成果受著作權法保護嗎?——解析著作權法意義上“作品”的相關法律問題/ 014
案情回顧/ 014
(一)十幾秒的短視頻火了/ 014
(二)網絡游戲元素都構成作品嗎?/ 015
(三)原創服裝設計師的困惑/ 015
法理分析/ 016
(一)什么是作品?/ 016
(二)是否侵害著作權?/ 017
知識拓展/ 017
(一)作品必須是人類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的智力成果/ 018
(二)作品應具有獨創性/ 018
(三)作品應具有一定表現形式/ 020
(四)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 021
普法提示/ 021
(一)抄襲不可取,創作需獨立/ 022
(二)使用他人作品應獲得相關的授權/ 022
案例三??
怎樣說歷史才不是抄襲?——解析相同歷史題材作品間的侵權
認定/ 023
案情回顧/ 023
法理分析/ 024
知識拓展/ 027
普法提示/ 029
案例四??
合理使用: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分界線——解析陳某訴A數字圖書館等系列案/ 031
案情回顧/ 031
法理分析/ 032
知識拓展/ 035
普法提示/ 036
案例五??
原創歌手起訴維權,音樂平臺亟待規范——解析音樂平臺侵權傳播音樂作品的相關法律問題/ 037
案情回顧/ 037
(一)原創歌手起訴音樂平臺/ 037
(二)錄音制作者起訴音樂平臺/ 038
法理分析/ 039
(一)關于音樂平臺應保障的詞曲作者署名權/ 039
(二)關于音樂平臺應表明的表演者身份/ 040
(三)權利人就不同端口的相同作品分別起訴是否構成重復起訴/ 040
知識拓展/ 041
(一)關于署名權/ 041
(二)關于重復訴訟/ 042
普法提示/ 043
案例六??
不同作品類型之間的實質性相似判斷——解析文字作者改編權的相關法律問題/ 045
案情回顧/ 045
(一)文字改編游戲/ 045
(二)文字改編電視劇/ 046
(三)文字改編微電影/ 047
法理分析/ 047
(一)原告的權利基礎/ 048
(二)被告的侵權判定/ 049
知識拓展/ 051
(一)關于實質性相似/ 051
(二)關于接觸可能/ 051
普法提示/ 052
第二章 商標權類
案例一??
通用“全腦”難阻他人正當使用——解析與通用名稱相關的幾個法律問題/ 055
案情回顧/ 055
法理分析/ 057
(一)關于“全腦”和“全腦速讀”的含義/ 057
(二)關于B公司的使用性質/ 058
(三)關于A研究院對其商標的使用情況/ 059
知識拓展/ 060
(一)對通用名稱的合理界定/ 060
(二)通用名稱的認定標準/ 061
普法提示/ 064
案例二??
通用難認定 命名需謹慎——解析商標的注冊、使用相關法律
問題/ 065
案情回顧/ 065
(一)哪里是宋城/ 065
(二)“炫舞”惹爭議/ 066
法理分析/ 066
(一)什么是通用名稱/ 066
(二)通用名稱如何認定/ 067
(三)是否侵害商標權/ 068
(四)責任承擔/ 069
知識拓展/ 069
(一)商標注冊的顯著性/ 069
(二)“撤三”和無效程序/ 071
(三)侵權抗辯/ 072
普法提示/ 073
案例三??
域名解析服務商的侵權責任判斷/ 074
案情回顧/ 074
(一)域名是什么?/ 074
(二)域名與他人商標/ 075
(三)域名解析商被起訴/ 075
(四)域名解析商是否侵權?/ 076
法理分析/ 076
(一)域名解析商責任判斷的一般思路/ 076
(二)
域名解析商是否屬于《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千一百九 十五條規定的網絡服務提供者/ 078
(三)
域名解析商是否盡到了《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千一 百九十五條規定的義務/ 078
知識拓展/ 081
(一)涉及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適用/ 081
(二)“通知+刪除”規則的構建邏輯/ 081
(三)何為有效通知/ 082
(四)必要措施的判斷/ 083
普法提示/ 084
案例四??
近似商標有風險 經營使用需謹慎——解析商標近似和類似商品或服務的認定/ 085
案情回顧/ 085
法理分析/ 086
(一)侵害商標權行為的認定/ 087
(二)侵害商標專用權需承擔的法律責任/ 089
知識拓展/ 090
(一)侵害商標權的地域管轄問題/ 090
(二)商標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適用關系/ 091
普法提示/ 092
案例五??
“在先使用”能否對抗商標權——解析《商標法》第五十九條第三款/ 094
案情回顧/ 094
(一)哪一家才是你熟悉的“啟航考研”/ 094
(二)兩家機構對簿公堂為自己正名/ 095
法理分析/ 095
(一)侵害商標權的考量因素/ 095
(二)在先使用的標識能否繼續使用/ 097
知識拓展/ 098
(一)在先使用抗辯權的制度價值/ 098
(二)在先使用抗辯權的法律適用/ 098
(三)企業名稱與商標沖突的處理/ 100
普法提示/ 101
第三章 競爭類
案例一??
競業禁止的前提條件——解析競業禁止與商業秘密的關系/ 105
案情回顧/ 105
法理分析/ 106
知識拓展/ 107
普法提示/ 112
(一)簽訂對象并非所有員工/ 112
(二)保密內容需明確/ 112
案例二??
數據使用需規范 網絡競爭亦受限——解析數據競爭相關的法律問題/ 113
案情回顧/ 113
(一)微博愛好者的日常/ 113
(二)微博竟有替代產品?/ 113
(三)數據競爭是否正當?/ 114
法理分析/ 115
(一)數據權益歸屬于誰/ 115
(二)數據競爭行為是否正當/ 116
知識拓展/ 117
(一)關于數據競爭行為的法律適用/ 117
(二)競爭關系的認定/ 118
(三)數據權益的歸屬/ 118
(四)數據競爭行為的正當性判斷/ 119
普法提示/ 121
案例三??
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反被判賠償——解析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損害賠償責任的判定標準/ 122
案情回顧/ 122
法理分析/ 123
(一)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的內涵定義/ 123
(二)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的判定/ 124
知識拓展/ 126
普法提示/ 128
(一)仔細甄別、謹防惡意/ 128
(二)正當維權、誠信訴訟/ 128
案例四??
知名奶企包裝抄襲被判構成不正當競爭——解析有一定影響的包裝、裝潢混淆行為判定/ 129
案情回顧/ 129
法理分析/ 130
(一)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的判定標準/ 130
(二)包裝、裝潢的近似及混淆的認定標準/ 131
知識拓展/ 132
(一)有一定影響的包裝、裝潢的認定標準/ 132
(二)商品包裝、裝潢相似性的判斷/ 133
(三)判斷混淆可能性的因素/ 134
(四)引入市場調研報告作為證據的積極意義/ 135
普法提示/ 136
(一)謹慎消費、擦亮雙眼/ 136
(二)正當競爭、切莫侵權/ 136
案例五??
功能性頁面抄襲引發的不正當競爭糾紛——解析軟件頁面保護的司法路徑/ 137
案情回顧/ 137
法理分析/ 139
(一)關于模仿、抄襲完整操作步驟及對應界面的行為/ 139
(二)關于模仿、抄襲C軟件部分編輯要素的行為/ 140
(三)
關于在D軟件熱門欄目中提供使用C軟件特有的裝飾圖片制作的視頻的行為/ 140
知識拓展/ 141
(一)對軟件界面的著作權法保護/ 141
(二)對軟件界面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 142
普法提示/ 144
案例六??
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商業詆毀行為的認定——解析首例網貸評級不正當競爭案/ 145
案情回顧/ 145
法理分析/ 146
(一)當前網貸市場環境下,誰有資格做網貸評級?/ 146
(二)同業競爭者之間能不能開展評級?/ 147
(三)什么樣的評級才客觀、公正、科學?/ 147
(四)
是否被評級的P2P網貸平臺認為自己被低評了,評級者就構成商業詆毀?/ 149
知識拓展/ 150
(一)新法中商業詆毀條款的變化/ 150
(二)互聯網環境下“競爭對手”的判斷/ 150
(三)商業詆毀與虛假宣傳/ 151
普法提示/ 151
案例七??
瀏覽器屏蔽廣告是否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解析競爭行為正當性的界定標準/ 153
案情回顧/ 153
法理分析/ 155
(一)競爭關系的認定/ 155
(二)A公司在本案中是否具有《反不正當競爭法》可保護之利益/ 156
(三)瀏覽器屏蔽廣告的行為是否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156
(四)互聯網行業的行業慣例之認定/ 157
(五)運用技術的行為不等于可適用技術中立原則/ 158
知識拓展/ 159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新法與舊法適用問題/ 159
(二)新法的互聯網專條與舊法的原則條款之間的關系/ 160
普法提示/ 161
案例八??
非法抓取數據訴訟禁令來止損——解析知識產權案件中適用禁令的考量因素/ 163
案情回顧/ 163
(一)嶄露頭角的“短視頻”成為時尚新寵/ 163
(二)短視頻及其用戶評論還能被搬運?/ 164
(三)抓取行為能否被叫停?/ 164
法理分析/ 165
(一)什么是禁令?/ 165
(二)禁令作出的考量因素/ 166
知識拓展/ 168
(一)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的相關法律規定/ 168
(二)禁令一經做出就生效嗎?/ 169
普法提示/ 170
案例九??
行為保全中被申請行為處于停止狀態時的處理——解析行為保全申請的處理相關問題/ 172
案情回顧/ 172
法理分析/ 173
知識拓展/ 174
(一)討論前提及處理方式/ 175
(二)對相關顧慮的回應/ 176
(三)例外情形/ 178
普法提示/ 179
第四章 合同類
案例一??
高新技術受追捧 合同履行需完全——解析技術合同相關法律
問題/ 183
案情回顧/ 183
(一)醫院運營尋突破/ 183
(二)技術支持來幫助/ 183
(三)合同履約遇難題/ 184
(四)遭遇訴訟擔風險/ 184
法理分析/ 185
(一)技術合同效力問題/ 185
(二)關于合同履行/ 185
(三)合同目前狀態/ 187
(四)違約責任承擔/ 187
知識拓展/ 188
(一)什么是技術合同/ 188
(二)與技術合同相關的程序問題/ 188
(三)技術合同的履行及抗辯/ 189
(四)技術合同的終止及違約責任承擔/ 190
普法提示/ 192
(一)明確需求,明晰合同條款/ 192
(二)完全履行,防范自身違約/ 192
(三)及時敦促,維護合法權益/ 192
案例二??
如何判定特許人與被特許人的違約責任——解析教育類特許經營合同需注意的法律問題/ 193
案情回顧/ 193
法理分析/ 195
(一)反訴的適用/ 195
(二)特許經營合同的解除及違約責任的承擔/ 195
知識拓展/ 197
(一)特許經營合同的認定/ 197
(二)教育類特許經營合同特點及普遍存在的問題/ 197
(三)虛假商業宣傳和夸大商業宣傳的區別/ 200
普法提示/ 200
(一)設計可選擇條款,警惕格式條款法律風險/ 201
(二)合理適用“冷靜期”規則,保護利益平衡/ 201
(三)提前了解教育準入資質,避免錯誤投資/ 202
(四)重視信息披露,約定后續信息披露方式/ 202
(五)合理預估項目成本及風險,保持充分溝通/ 202
【“八五”普法用書】【法官說法(第二輯)】知識產權糾紛典型案例解析 節選
網盤服務商怠于采取屏蔽措施構成侵權 ——解析“通知—必要措施”規則下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 楊德嘉 李思頔 案情回顧 小游是一位追劇愛好者,每當有熱播劇播出時,小游都會尋找相關視頻資源盡早觀看。2017年正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影視劇(以下簡稱涉案作品)熱播,小游在電視衛視中看到該劇開播后就深陷劇情之中,不僅在電視上追劇,還在網絡中尋找視頻資源。經過查找,小游發現在涉案作品還在播放期間,B公司經營的B網盤中有大量用戶分享的涉案作品視頻文件,這些視頻既可以分享、保存在小游自己的網盤帳號內,也可以下載。小游有些困惑,因為在觀看影片時影片結尾顯示了涉案作品的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由Y公司享有,那么在B網盤中傳播的這些視頻文件真的沒有問題嗎?帶著這個問題小游聯系了Y公司。 Y公司在知曉這一情況后表示很震驚,因為在涉案作品開播之前Y公司就向包括B公司在內的各大互聯網平臺發過預警函,提示大家防范平臺中可能會發生的侵權行為。Y公司隨后馬上在涉案作品能在播出的這段時間內向B公司的投訴郵箱中發送了幾十封侵權投訴的通知郵件。但是,在郵件發出后,Y公司發現仍然有一萬多條B網盤用戶利用網盤服務侵權分享涉案作品視頻文件鏈接。Y公司為了維護自身權益將B公司起訴至法院,認為B公司沒有及時斷開侵權鏈接并刪除視頻文件、沒有對反復侵權用戶及時采取封禁等措施,也沒有采取技術手段屏蔽用戶上傳、存儲、分享涉案作品視頻文件,應當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 然而B公司認為,涉案作品視頻文件是B網盤用戶自行上傳到其個人賬戶中,不能要求B公司查看并進行處理;B網盤的分享功能是向用戶提供的一種私密分享,而將分享鏈接發布到微博等平臺上是用戶的行為,與B網盤的分享功能無關,且案件在審理過程中B公司已斷開了全部涉案鏈接。 此時,案件的爭議焦點在于:B公司是否在收到通知后及時斷開了涉案鏈接?B公司是否應當采取屏蔽措施制止侵權?B公司是否應對重復侵權的用戶采取必要措施? 法理分析 (一)B公司是否在收到通知后及時斷開了涉案鏈接 設置“通知—刪除”規則的目的,在于促使網絡服務提供者在其控制范圍內盡可能制止用戶侵權的損害后果擴大。因此,在具體案件中判斷是否“及時”,應當根據*終的實際效果進行判斷,即網絡服務提供者在其能力范圍內采取相應措施后,是否仍存在較為嚴重的侵權和較為明顯的損害后果。相關版權管理部門的規定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參考性,但鑒于個案之間在服務模式、鏈接數量、作品類型、市場價值、緊急程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巨大差異,故不宜“一刀切”式地將“24小時內”作為考量是否及時斷開鏈接、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是否具有過錯的唯一因素。對此,一方面可以通過涉案鏈接的數量判斷,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涉案鏈接傳播涉案作品的次數評估。故法院根據現有證據和雙方當事人的舉證證明情況,認定B公司在收到通知后并未及時對全部涉案鏈接采取斷開措施,放任部分涉案鏈接持續、大量傳播涉案作品,致使侵權范圍和規模進一步擴大,應對由此導致的損害擴大部分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八五”普法用書】【法官說法(第二輯)】知識產權糾紛典型案例解析 作者簡介
邵明艷,女,漢族,1964年4月生,遼寧沈陽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業研究生畢業,法學碩士,1990年7月參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審判員,民五庭庭長助理、副庭長、代庭長、庭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監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院長。現任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院長。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