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現象學的觀念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4146
- 條形碼:9787100164146 ; 978-7-100-16414-6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象學的觀念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中專院校師生《現象學的觀念》是胡塞爾1907年在哥廷根大學的講稿,對于進入現象學來說,這是*好的讀物之一。
現象學的觀念 內容簡介
《現象學的觀念》是胡塞爾1907年在哥廷根大學任教時的講稿。1926年,胡塞爾當時的助手蘭德格雷貝把胡塞爾的這份用速記方式寫下的講稿譯成一般文字,而后胡塞爾又在上面作了修改和注釋,準備出版。胡塞爾文庫在1947年首先把該書作為《胡塞爾全集》的第二卷出版。《現象學的觀念》的產生標志著胡塞爾一生思想發展的第二個重要轉折點。在這部著作中,胡塞爾在現象學還原的道路上已基本完成了向超越論現象學的突破,從而成為一名超越論觀念主義者。
現象學的觀念 目錄
編者引論
關于第二版
講座的思路
A.現象學考察的階段
B.現象學考察的第二階段
C.現象學考察的第三階段
**講
自然的思維態度與科學
哲學的(反思的)思維態度
自然觀點中的認識反思之矛盾
真正的認識批判的雙重任務
真正的認識批判作為認識的現象學
哲學的新維度;它相對于科學的特有方法
第二講
認識批判的開端:對所有知識的質疑
根據笛卡爾的懷疑考察獲得確定的基地
被給予性領域
重復和補充;對否定認識批判可能性的論據的反駁
自然認識之謎:
對內在和兩個概念的區分
認識批判的個問題:的認識的可能性
認識論還原的法則
第三講
認識論還原的實行:排除一切之物
研究課題:純粹的現象
現象的“客觀有效性”問題
不可能局限于個別的被給予性;現象學的認識作為本質認識
“先天”概念的兩種含義
第四講
通過意向性擴展研究范圍
普遍之物的自身被給予性;進行本質分析的哲學方法
對明見性的感覺論的批判;明見性作為自身被給予性
不局限于實項的內在范圍;課題:所有的自身被給予性
第五講
時間意識的構造
本質把握作為實質的明見被給予性;個別實質和普遍意識的構造
范疇的被給予性
符號性的被思維之物本身
研究領域的廣范圍:認識中對象性的各種構造方式;認識和認識對象性的相互關系問題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文章的考證性補充
關于文章的構成
關于文章的考證性注釋
人名索引
版譯者引言
第二版譯者后記
第三版譯者后記
現象學的觀念 節選
《現象學的觀念(漢譯名著本17)》 而談到回憶,它不是一件如此簡單的事情,它提供了各種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對象形式和被給予形式。所以人們能夠指出所謂原生的回憶,指出與任何感知必然交織在一起的滯留。我們現在正在體驗著的體驗,在直接的反思中成為我們的對象,并且在這種體驗中所展現的始終是同一個對象之物:同一聲音剛才還是作為真實的現在,眼下仍是這一聲音,但它回到了過去并同時構造著同一個客觀的時間點。如果聲音不停止,而是延續著,并且在它的延續過程中從內容上展示為同一的,或者從內容上展示為變化的,那么這里不正是可以明見地把握住:它在延續或在變化嗎?并且這不重又說明,直觀超出了純粹的現在點,即:它能夠意向地在新的現在中確定已經不在現在存在著的東西,并且以明見的被給予性的方式確認一個過去的片段嗎?并且,這里重又區分出:一方面是各個對象之物,它存在并且曾在,它延續著和變化著;另一方面是各個當下現象和過去現象、延續現象和變化現象,這現象每次都是一個現在,并且,在它包含著的映射中,在它自己所經歷的不斷變化中,它使時間性的存在顯現和展示出來。對象之物不是現象的一個實項部分,在其時間性中,它具有某些在現象中根本找不到并且根本無法解釋的東西,但它在現象中構造起自身。它在其中展現出來,并且在其中作為:“存在著的”而明見地被給予。 ……
現象學的觀念 作者簡介
埃德蒙德??胡塞爾(1859-1938),著名德國哲學家,人稱現象學之父。其開創的現象學運動,極大地影響了二十世紀歐陸哲學的走向。主要著作有:《邏輯研究》、《現象學的觀念》、《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形式的與先驗的邏輯 》等。 譯者簡介: 倪梁康 男,1956年出生,江蘇南京人。1980年南京大學外文系德文專業畢業。1985年南京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85年赴聯邦德國弗賴堡大學留學,1990年獲博士學位。1991年回國。1995年獲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基金,赴德國烏泊塔爾大學進行客座研究。1997年回國。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西學東漸文獻館館長、中山大學現象學研究所所長、哲學系外國哲學學科負責人。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幾十篇;專著:《現象學及其效應》、《胡塞爾現象學中的存在信仰》(德文)、《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自識與反思——近現代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等;譯著:《現象學的觀念》、《現象學的方法》、《邏輯研究》、《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形式主義的倫理學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等;主編:《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胡塞爾選集》(兩卷本)、《面對實事本身》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