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人格讀庫:張居正解說士君子管德修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06691
- 條形碼:9787569906691 ; 978-7-5699-066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格讀庫:張居正解說士君子管德修治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論語》中相關做人、做官這一主題,取其精華,聯系當下的社會生活實際,用通俗的語言來進行講解,并引用了大量來自民間、西方的哲理諺言與歷史故事,與原文交叉講述。
中國人格讀庫:張居正解說士君子管德修治 目錄
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人格[序]一、政治:上正為政,下正為治二、官不數典忘祖,民風自厚三、官具“五德容”者,人自敬信不疑四、 道雖以和為貴為美,也須以禮節之五、 為官“三要”:說話算數,敬人不屈己,不失之人六、 士君子的四條官德:勤、儉、實、正七、 治國“五要”:敬、信、節、愛、時八、 政治之責任:教民知恥、知罪、知禮九、求官之道在少說錯話少干錯事十、服民心只須兩條:用正人去邪惡十一、 治國化民四事:身正、孝慈、用賢、教庸十二、“政”是以孝友之道來治事十三、觀既往而知將來“百世可知”十四、以下犯上者不如夷狄十五、 君使臣有理有誠,臣事君盡心盡力十六、 既成事實勿論;無可挽回的不諫;既往不咎十七、管仲器小在越禮不在儉十八、奏樂之道與政相通十九、圣人失位去國,不失木鐸警音二十、舜政盡善盡美,周治盡善欠善二十一、 治國“三本”:寬、敬、哀不可一缺二十二、貪天下利者必招天下怨二十三、人君以禮讓在先治國何難二十四、 不患無名無位,可憂者無才無德二十五、 齊賢如春園日高,內省如恒河水自潔二十六、厚德招鄰,孤者乏德二十七、 數諫上司者必辱,屢勸朋友者必疏二十八、孔子嫁女于公冶長:擇人先擇德二十九、 孔子嫁侄女于南容:以其識時務退三十、人之才可見,其德不可外觀三十一、 自知者必不滿于己知,自嘆不如必達三十二、以言取人必有所失三十三、 不屈物惑者為剛,能勝己欲者為強三十四、上者不自是,可以為圣君賢主三十五、 鄭用一人而自全二強之間,子產君子四道列春秋之賢三十六、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三十七、大智者不妄求禍福于鬼神三十八、 楚子文三任三免無喜怒,齊文子三去三為一清三十九、 孔子批“三思而后行”,稱二思則可四十、何謂“智可及愚不可及”四十一、 人君乃世之法:不念舊惡,自少恨怨四十二、之道:臨下以簡,御眾以寬四十三、伯子論簡政四十四、用人之道:不因短而棄其長四十五、為官須走大路而不入小道四十六、官場做人當學孟之反策四十七、澆薄之世以佞口美色悅人可嘆四十八、出屋須由門,做人走正道四十九、 知此道不如好此道,好此道不如樂此道四十九、 敬鬼神而遠之為智,盡其力而后得為仁五十、 不除舊無以布新,不革弊無以興利五十一、 自己要站得住也得給他人留有立足之處五十二、用行舍藏;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五十三、不可以執鞭之賤而求富貴五十四、 待人退,取善不取惡;來者不拒,往者不追五十五、 奢者必敗家而過儉則有失鄙嗇小氣五十六、 泰伯三讓天下為德,而莊子非之五十七、美德也要恰到好處把握分五十八、 勇不安貧與不仁為惡者是動亂之源五十九、 不知舍己從人者,才美周公也無用六十、不為官祿而學者難得六十一、治世出而行善,亂世隱而學節六十二、居官當盡職而不可越位六十三、 舜禹雖有天下,卻無私如同與己不相干六十四、唯堯能夠效法天的高遠廣大六十五、 善用人者成其大,能以大敬小者天下六十六、大禹政儉勤無可挑剔六十七、 有德之人走到哪里都是有德之地六十八、孔子嘆天地永續無窮如流水六十九、沒見過有“好德如好色”的人七十、成敗都只差那么一點點七十一、唐棣之花,思之不遠七十二、孔子上朝見什么人說什么話七十三、不言則已,言必有中七十四、“登堂入室”之由來七十五、 “過”與“不及”都各有所偏而非中非正七十六、子路說“何書,然后為學”七十七、 孔子考問治策于四弟子獨贊曾皙七十八、讒如水者為大誣,訴冤極者多偽情七十九、 治國“三大策”而民信重于足食、足兵八十、 存忠信于心而德日增;無愛惡之私則無惑八十一、 比吃飯還重要的是君臣父子各行其道八十二、子路無宿諾,片言可斷獄八十三、 為官善斷案不難,難在使民無爭訟八十四、 從政不可倦怠職守,行政盡心無偽八十五、政者正帶頭正誰敢不正八十六、為官不貪,不招盜賊八十七、 君子德風,小人德,為政焉用殺八十八、求己達者德人,求人聞者喪己八十九、 無私為上德,德,無忿便無惑九十、為政之道:身先、親勞、無倦九十一、 主官須明責授權,容人小過,舉用賢能九十二、 升官之道雖復雜,為政之道很簡單九十三、 熟讀詩三百,不懂人情政故也無用九十四、 官身正不令而行;不正雖令不行九十五、 孔子論衛大夫“三茍”之賢知足自富九十六、 政《三境界》:庶民、富民、德民九十七、政治在治惡除穢九十八、道治世須三十年后可收效九十九、 身正從政不難,身不正何以正人一〇〇、知為君難,可一言興邦,則一言喪邦一〇一治遠服悅遠來一〇二、 為政欲速不達遠,見小利則大不成一〇三、孔子四論士大夫才德等級一〇四、 所有人都贊成的未必是好人,所有人都反對的注定是惡人一〇五、 好官容易服事很難取悅,但善用人一〇六、 好官泰然而不傲物,小人自恃凌人而受禍一〇七、剛、毅、木、訥,與仁一〇八、 親和力是為人做官的一種美德外在一〇九、不教民使之戰如殺民一一〇、 無而受祿為恥,不競不傲不怨不貪為難得一一一、貪物戀家之人不合適為官一一二、 遇“明主”可直言高行,逢“”不可以直取禍一一三、 鄭國四賢各施己長而無嫌無猜一一四、孔子論子產、子西、管仲一一五、衛大夫文子薦家臣與己同列于朝一一六、 衛靈公無道而不亡因有賢臣在朝一一七、不慚之大言切勿輕信一一八、“無為而治”的兩大前提一一九、忠信誠敬可通行天下一二〇、 史魚直道事國如一,伯退審時一二一、 不與可談者交流為失人;與不可談者談為失言一二二、 殺身成仁:生有所不求,死有所不避一二三、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居于其地交其賢一二四、 治國用三代之禮法,禁小一二五、 人無遠慮,必憂;菩薩懼因,眾生怕果一二六、孔子為何如此絕望一二七、知賢不薦,如同竊位一二八、嚴己寬人,自遠積怨一二九、不說如何如何者無奈其何一三〇、花言足亂視聽,小不忍則亂大謀一三一、人能弘道,道不弘人一三二、“過錯”:有過不改方為錯一三三、道同者心同,道不同不相為謀一三四、詞以達意為主,多言便是廢話一三五、 孔子所教者是“導盲”服務一三六、 陳力列不能者止;虎兕出柙,監者有責一三七、 國家不患寡患不均,不患貪患不安一三八、 遠人不服以德召之;既來之,則安之一三九、政出多門,令自下出,沒有不垮臺的一四〇、孔子失言于“牛刀割雞”一四一、能行五者于天下可當途執政一四二、色厲內荏者如剜墻盜洞之賊一四三、患得患失的“鄙夫”不可共事一四四、古今狂、廉、愚“三疾”之不同一四五、 間紫奪朱,鄭音亂樂,利口覆家一四六、 直道事人往而三黜,枉己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一四七、周公教子立國四道一四八、周母四胎生八賢皆見用于朝一四九、見危致命見得思義者可托大事一五〇、人可以被鄙視,不可被無視一五一、孟莊子不搞“一一朝臣”一五二、 法官當有哀民惻隱之心而勿好一五三、 堯舜之誡:百姓窮苦統治便告終結一五四、 商湯說:君有罪不要牽連天下一五五、 周武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一五六、周武開國所興九事一五七、 二帝三治道有四:“寬、信、敏、公”一五八、 孔子說:“尊五美,屏四惡”,則可從政一五九、怎樣才能實現“五美政”一六〇、 孔子論“四惡政”:虐、暴、賊、吝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