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薄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13023
- 條形碼:9787555913023 ; 978-7-5559-1302-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薄獄 本書特色
◆王小波推崇的文學大師! ◆我們都在自己的人生孤島上,建立完整自足的精神世界。 ◆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作品 ◆法國家喻戶曉的經典小說,圖尼埃的成名代表作 ◆《禮拜五》入選法國中學語文課本,發行超過700萬冊 ◆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影響幾代人的世界觀 ◆《費加羅報》將圖尼埃稱為“禮拜五之父” ◆影響了中國文壇一代作家:王小波、莫言、畢飛宇等 ◆一部魯濱孫流落荒島的精神反思史,一則當代人建立內心秩序的寓言 ◆每個人都在治理自己的人生孤島。《禮拜五》中魯濱孫尋找自我、重建內心的經歷,為每一個身感孤獨、失去歸屬感的現代人,提供了一條精神出路
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薄獄 內容簡介
一部魯濱孫流落荒島的精神反思史, 一則當代人建立內心秩序的寓言。 一場意外的海難,將魯濱孫困于孤島。當他在孤獨與挫敗中重新振作時,一個土著“禮拜五”突然闖入了他的世界。 禮拜五的到來,打破了魯濱孫辛苦建設的文明秩序,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動蕩和幸福。他純真開朗、不受拘束,給仙人掌變裝,使大公羊飛翔,讓豎琴隨風歌唱…… 在禮拜五的影響下,魯濱孫身上“文明”的印記漸漸消退。而禮拜五也成為了魯濱孫的引路人,引領他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義。
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薄獄 目錄
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薄獄
禮拜五和他的主人魯濱孫——圖尼埃小說《禮拜五》導讀(余中先)
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薄獄 節選
《禮拜五》(第九章節選) 在禮拜五難得一做的工作中,他很喜歡制造弓箭,而且做起來十分認真,可說是精雕細琢,由于他打獵時很少使用弓箭,所以這小心翼翼的制造尤其引人注意。他先是選一些zui柔韌、zui齊整的木材——比如檀香木、圭亞那紫木、古巴香脂樹——削成簡單的弓,然后馬上把它綁扎在山羊角小薄片的夾心中,以增強弓的堅硬。 他zui認真、zui賣力的還是在做羽箭的時候,因為他不斷地增加弓的強度,恰恰是為了把箭桿做得更長,他的箭長超過了6尺。箭頭與箭羽的微妙平衡始終沒能調整到令他心滿意足,他一連幾個鐘點在那里,讓箭桿在石脊上搖晃著,以測定它的重心。實際上,為了裝配箭羽,他已經超越了所有合理的限度,他一會兒用美洲鸚鵡的羽毛,一會兒又用棕櫚的葉子,因為他是用山羊的肩胛骨削成翼形的箭頭,所以很顯然,他要求的并不是讓箭頭準確、有力地刺入獵物,而是讓它們能飛,使它們盡可能地飛翔得遠,飛翔得長久。 當他拉弓時,他的臉因精力集中而緊緊地繃著,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樣。他長久地衡量著箭的傾斜角度,以確保箭矢的飛行有一道zuizui輝煌的軌跡。zui后弓弦一聲呼嘯,在他為保護左前臂而戴的皮袖套上一滑而過。他整個身子前傾,伴隨著箭矢的飛馳,兩條胳膊伸展成一個動作,既像是飛躍,又像是祈求。那一股活力克服空氣摩擦和重量能有多久,他的臉上就閃耀著多久歡快的光彩。當箭頭開始向著地面跌落下來,唯有箭羽還在拖延著墜落時,他的心中仿佛有什么東西破碎了。 魯濱孫想了好長時間,不明白這樣既無獵物又無目標的射箭究竟有何意義,不明白禮拜五為什么要這樣把自己折騰得精疲力竭。zui后有一天,他覺得總算弄明白了其中的奧秘,那一天,一股強勁的海風吹來,波濤洶涌的海水一直把海灘都吞沒了。禮拜五試射他的新箭,箭桿異乎尋常地長,箭羽有3尺,用信天翁飛羽上抽取的細毛做成。他拉開弓,對準森林的方向,把箭按45度的角度射出去。飛箭一直飛上了高空,至少有150尺之高。在高空,它似乎遲疑了一會兒,但它并沒有朝海灘俯扎下去,卻在一種新的動能的驅使下,以水平方向飛向森林。當它消失在**叢樹林的綠幕后面時,禮拜五興奮地向魯濱孫轉過身子,神采奕奕,臉上放光。 “它落到樹枝叢里了,你再也找不到它了。”魯濱孫對他說。 “我再也找不到它了,”禮拜五說,“但這是因為這支箭永遠不會落下。”
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薄獄 作者簡介
【法】米歇爾??圖尼埃(Michel Tournier) 20世紀下半葉法國文壇的代表人物,法國新寓言派杰出作家,前龔古爾學院院士。 從巴黎索邦大學取得文學與法學學位之后,他又進入德國圖賓根大學學習哲學。圖尼埃將哲學思辨注入文學創作中,作品往往融合了法國式的浪漫奔放與德國式的深邃理性,因此被譽為“哲人作家”。 《禮拜五:太平洋上的靈薄獄》是圖尼埃43歲時完成的長篇小說處女作,也是他尤為偏愛和滿意的一本個人作品。本書榮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其少年版入選法國中學語文課本的必修篇目,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小說。1970年,圖尼埃出版《榿木王》,并以全票摘得當年的龔古爾獎,一舉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不可動搖的地位。 2016年,圖尼埃逝世,他被評論界尊稱為“禮拜五之父”。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向他致敬,稱圖尼埃是一位擁有無限才華的偉大作家。 譯者簡介: 余中先,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文學》前主編,傅雷翻譯獎評委。曾譯介貝克特、薩岡、昆德拉等人的作品80余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