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家認同視域下土司制度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5434
- 條形碼:9787520395434 ; 978-7-5203-954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認同視域下土司制度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闡發土司制度的發展歷程中深刻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意蘊,對于土司制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本研究主要是把土司制度作為中央王朝治理民族事務的重要制度加以探討,重點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土司制度的形成與發展,二是土司制度的變遷,尤其是關于改土歸流的研究。
國家認同視域下土司制度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國家認同視域出發,探討了土司制度的發展歷程,并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研究土司制度:從國家治理層面來看,土司制度與國家治理體制具有契合性;從文化層面來看,土司社會的文化體系與主流文化有深度融合,促進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從國家認同層面來看,土司政權貫穿著強烈的國家認同意識,推動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發展;從社會交往層面來看,土司地區與外部交往密切,促進了中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國家認同視域下土司制度研究 目錄
一 “叛服不!保骸叭A夏-蠻夷”模式下對于少數民族與土司制度的刻板印象
二 “奉法惟謹”:“中央-地方”視角下對于土司制度的新認識
三 國家認同視域下土司制度研究的重要意義
四 土司制度研究述評
**章 “共生共存,并行不悖”:土司制度與國家治理體制的契合性
**節 先秦至隋時期羈縻治理體制的發展
一 夏商周三代的“五服”制度
二 秦漢至隋時期羈縻體制的發展
第二節 唐宋時期羈縻州縣制度的確立
一 唐宋時期羈縻州縣的設置
二 唐宋時期對于羈縻州縣的治理
三 由“化外”而“化內”:唐宋羈縻州縣制度的內在特質
第三節 元明清時期土司制度的發展與完備
一 土司職官系統
二 中央政府對于土司政權的管轄
三 土司政權的義務
第二章 “有教無類,人文化成”:土司制度下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
**節 土司制度下主流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融
一 羈縻時期主流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融
二 土司時期主流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融
第二節 “知詩書好禮守義”:麗江木氏土司文學世家與文化交融
一 麗江木氏土司的“文化世家”現象
二 麗江木氏土司的文化交往
三 麗江木氏土司的文化成就
第三節 “蓋代才華人磊落,一家風格句縱橫”:容美田氏土司文學世家與文化交融
一 “有不學者叱犬同系同食”:容美土司對于主流文化的尊崇與學習
二 容美田氏土司的文化交往
三 容美土司的詩歌創作與文化交融
第三章 “一心向漢,誓死不移”:土司制度與國家認同
**節 土司時期的國家認同
一 土司制度為少數民族國家認同意識的形成、鞏固與升華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 土司時期的國家認同
第二節 冼夫人家族、容美田氏土司、麗江木氏土司:土司國家認同的典范
一 “赤心向天子,輒不負國家”:冼夫人家族的國家認同
二 “效力疆場,犬馬微勞”:容美田氏土司的國家認同
三 “人子丹心,寢食不忘”:麗江木氏土司的國家認同
第三節 以身報國:土司軍隊抵御外侮的英勇事跡
一 廣西“狼兵”抗倭
二 湖廣土兵抗倭、援遼
結語
一 土司制度與國家治理體制的契合性
二 土司制度下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
三 土司制度與國家認同
參考文獻
國家認同視域下土司制度研究 作者簡介
陳心林,湖北安陸人,法學博士,現為湖北民族大學教授、民族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首批中青年優秀專家。在《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宗教學研究》等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部。研究成果獲得國家民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