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宏觀文藝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03314
- 條形碼:9787300303314 ; 978-7-300-3033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宏觀文藝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本書特色
思維方式實質上是研究對象的對應物。我們之所以倡導宏觀的大視野,運用宏觀、辯證、綜合、創新的思維方式,對文藝進行廣度研究、深度研究、動態研究、關系研究,正是因為這四個向度恰好完整地反映了客觀事物的生存狀態。文藝的性質、功能和價值都存在于廣度中,存在于深度中,存在于動態中,存在于關系中。宏觀文藝學的思維方式體現了對文藝的存在和發展的一種多向度和全息性的體認。
宏觀文藝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內容簡介
《宏觀文藝學研究》運用唯物辯證法,以宏觀、辯證、綜合、創新的思維方式,結合廣度、深度、動態和關系四個向度,全面考察文藝的發生、演變和發展趨勢。全書共分三編。編“文藝根脈和文藝思潮”,研究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產生、演變與相互關系,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文藝思潮的內涵與關系。第二編“文藝學理系統研究”提出文藝有七大學理系統,即生態主義、歷史主義、人本主義、審美主義、文化主義、心理主義、文本主義文論學理系統,并對其進行系統研究。第三編“文藝觀念間性研究”研究各種重要的文藝觀念的間性關系,諸如文藝本體論以及文藝的社會性和人文性、客體性和主體性、反映論和價值論、創作論和藝術生產論,深化對各種文藝觀念內在聯系的理解。本書對樹立多向度、多層面、全景式和全過程的大視野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提供了有益啟示。
宏觀文藝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目錄
**章 文藝根脈
**節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基本特性
第三節 發揚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精神
第二章 文藝思潮
**節 關于人本主義文藝思潮
第二節 關于科學主義文藝思潮
第三節 發揚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
第三章 生態主義文論學理系統
**節 生態美學的哲學基礎
第二節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態理論
第三節 國外相關學理資源鏡鑒
第四章 歷史主義文論學理系統
**節 歷史結構和文藝結構
第二節 文藝表現歷史精神
第三節 文本歷史主義解析
第五章 人本主義文論學理系統
**節 人民是文藝的主體
第二節 文藝表現人文精神
第三節 文藝和人的解放問題
第六章 審美主義文論學理系統
**節 審美觀念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當代中國審美觀念的理論探索
第三節 真善美的和諧統一
第七章 文化主義文論學理系統
**節 文學的文化內涵和功能
第二節 文學的文化研究和批評
第三節 中國傳統文化闡釋
第八章 心理主義文論學理系統
**節 文藝心理的作用
第二節 文藝心理的機能
第三節 西方現當代心理學述評
第九章 文本主義文論學理系統
**節 文本的內容與形式
第二節 文本的結構和解構
第三節 文本的敘事、接收與解釋
第十章 文藝本體論研究
**節 文藝本體論的內涵
第二節 文藝本體論的構成
第三節 文藝本體論的結構透視
第十一章 關于文藝的社會性和人文性
**節 如何理解文藝的社會性和人文性
第二節 西方相關理論資源檢視
第三節 弘揚新歷史條件下的時代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十二章 關于文藝的客體性和主體性
**節 文藝的客體性和主體性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時代的變遷和主體的命運
第三節 堅守文藝客體性和主體性的辯證法
第十三章 文藝的反映論和價值論
**節 反映論和對文藝的科學研究
第二節 價值論和對文藝的詩學研究
第三節 樹立真理觀和價值觀的融合視野
第十四章 文藝創作論和藝術生產論
**節 創作和藝術生產的二重化矛盾
第二節 審美和功利的搏弈
第三節 強化文藝的歷史使命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宏觀文藝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節選
宏觀文藝學實質上是大文藝學或元文藝學。宏觀文藝學的思維方式需要宏大視野,實質上是唯物辯證法的運動和實踐。這是一種立體感、全景式的思維方式,體現著宏觀、辯證、綜合、創新。運用這種思維方式時,既要有多元開放的心態,又要堅守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從大視閾、多維度進行研究,具體表現為如下四個向度。廣度研究,指從橫向上展開,從空間上拓展,對文藝進行全方位和多層面的研究。文藝觸角所伸展到的領域,從外部世界,如與自然、社會歷史、人、文化和心理的關系,到內部世界,如與形式、語言、符號、結構、敘述、解釋的關系,可謂博大無邊。外部世界的諸多元素中,還有與日常生活很貼近的藝術,如行動藝術、流行藝術、工藝美術和日常生活審美化之類的藝術;還有表現虛擬世界的藝術,如神話文藝、童活文藝、魔幻藝術、科幻文藝、電子聲色圖像藝術等等。從相鄰學科的關系來說,新興學科、交叉科學、跨界學科、邊緣學科等都能夠拓展對文藝的研究。我們鼓勵文藝工作者發揮創造精神,追求新開拓與新發現,勇當“未開墾的處女地”的拓荒者,不斷擴展藝術疆域和文學版圖。文藝研究者應當以宏觀視野,從橫向上對文藝進行全方位和全覆蓋的研究,以揭示全面的藝術真理。我們應當重視、承接和吸納“片面的深刻的真理”中所蘊含的有益營養,豐富和深化對真理的體認。真理不是片面,真理是全面。深度研究,指從縱向上開掘,從本質上深入,對文藝的多層與深層本質進行探索。事物的本質是劃分為層次的。列寧指出事物的本質分為一級本質、二級本質以至無窮。這意味著可以從對象中不斷開掘更深層次的本質,向幽深的本質層鉆探。作家應當與時代同步,和他筆下的人物共命運,深刻描寫對象的意義,建構深層次的對話關系,為發掘作品的思想深度奠定基礎。某位追求思想深度的作家在談創作體驗時曾深情地說過:“我要在生活中挖一口深井。”這個藝術經驗是寶貴的。卓越的文學大師的作品都能反映出生活本質和歷史發展趨勢。文學創作理應杜絕浮面和平庸。宏觀文藝學應當從縱深向度強化和優化對文藝的研究,以提升追求真理的思想深度。真理不是浮面、表層和淺薄,真理是深刻。矢度研究,即指動態研究。從時間上考察,包括文藝在內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沒有任何東西是凝固的,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生成和消逝。這個道理,古希臘的哲學家們進行了初步的表述。這種原始的、樸素的思想是古希臘哲學的世界觀。*先是由赫拉克利特明白地表述出來的:“一切皆流,無物常住。”“古希臘的哲學家都是天生的自發的辯證論者,他們中*博學的人物亞里士多德就已經研究了辯證思維的*主要的形式。”黑格爾的“*大的功績”只不過是“恢復了辯證法這一*高的思維形式”。宏觀文藝學通過動態研究把握對象的活性的存在方式。通過這種隨步跟蹤的追問,可以了解文藝運動的軌跡、發展的程度和演變的走向,從而準確駕馭文藝的發展趨勢。真理不是靜止、僵化、凝固和停滯的,真理是過程。圓度研究,即關系研究。包括文藝在內的世界萬物都是通過和依賴血肉相連的親密關系而存在的。關系界定往往凸顯事物的性質。馬克思把人的本質界定為社會關系的總和。狄德羅認為美在關系。這種界定簡約地凸顯出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辯證法。包括文藝在內的一切對象都存在于關系中,或都通過關系而存在,在關系中嬗變,在關系中創新,在關系中發展,在關系中不斷更替自己的生態和命運。時代、歷史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必然使賴以生存的文藝發生相應的變化。物質生產決定精神生產的一般進程。通過環向即關系研究,可探索關系中存在的真理和真理中存在的關系。真理不是封閉的、孤立絕緣的,真理是關系。思維方式實質上是研究對象的對應物。我們之所以倡導宏觀的大視野,運用宏觀、辯證、綜合、創新的思維方式,對文藝進行廣度研究、深度研究、動態研究、關系研究,正是因為這四個向度恰好完整地反映了客觀事物的生存狀態。文藝的性質、功能和價值都存在于廣度中,存在于深度中,存在于動態中,存在于關系中。宏觀文藝學的思維方式體現了對文藝的存在和發展的一種多向度和全息性的體認。
宏觀文藝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陸貴山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文藝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曾為全國社會科學基金中國文學組召集人,現任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文學評審組組長,現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首席專家。重要著作有:《藝術真實論》《審美主客體》《宏觀文藝學論綱》《人論與文學》《文藝學宏觀闡釋》等,匯輯出版《陸貴山論集》(2卷本)和《陸貴山文集》(8卷本)。多次榮獲***和省部級大獎:《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選講》(第六版)榮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概論》榮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本人被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和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授予“中國文藝理論突出貢獻獎”和“馬列文論研究終身成就獎”。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