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拼圖經濟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68262
- 條形碼:9787513668262 ; 978-7-5136-682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拼圖經濟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友好的宏觀經濟學入門讀本,增長經濟學智慧的案頭讀本。編輯推薦語:積累人生財富必先拓展認知,財富終將與你的認知相匹配。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范圍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往往又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缺陷。宏觀經濟學的115塊拼圖,繪制你經濟學思維的認知地圖。地圖越精準,你的認知就越到位,財富*終與我們的認知相匹配。增加財富,先學會擴展認知。
拼圖經濟學 內容簡介
《拼圖經濟學——錘煉經濟學思維的115塊拼圖》是一本寫給大眾讀者的宏觀經濟學入門級的圖書。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學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隨著對經濟學的日漸了解,人們也越發感覺到,經濟學并非過去印象中的高深的理論、枯燥的算法、復雜的模型,而是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王榭堂前燕”也就自然飛入“尋常百姓家”了。本書試圖通過對市場經濟發展脈絡的簡單梳理、對有名經濟學家及其經典理論的簡要介紹,以及對我國和部分地區經濟發展的淺顯思考,為讀者提供錘煉經濟學思維的268塊拼圖,觀察市場經濟的一個“切片”,或者是了解經濟學常識的一個“窗口”。由此,可以使新時代的年輕人能夠多少了解一些經濟學思維,多一個看到事物、了解世界的視角。
拼圖經濟學 目錄
第二章產業——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階梯
第三章貨幣——市場經濟肌體流動的血液
第四章財政與稅收——宏觀經濟調控的左右手
第五章就業與人口——硬幣的正反兩面
第六章公共選擇——市場失靈的自我修正
第七章制度分析——駕馭市場經濟的韁繩
第八章效率與公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
第九章國際貿易——不可阻擋的經濟全球化
第十章國際金融——零和博弈的無硝煙戰爭
第十一章股票與期貨——新的資本市場和融資產品不斷催生
第十二章創新理論——新產業、新經濟和新業態
第十三章財富密碼——經濟增長理論
第十四章終極追求——社會發展理論
拼圖經濟學 節選
**章 經濟學的起源與市場經濟的發展 經濟學的起源與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按照一般的理解,經濟學發軔于古希臘時期,色諾芬(Xenophon,前440年左右—前355年)寫了《經濟論》,而18世紀的英國人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則被公認為現代經濟學的開山鼻祖,其后的200年來,新的經濟學流派不斷涌現,不同領域的經濟學家各領風騷;市場與政府互為博弈,自由與壟斷爭論不停;成果與經驗層出不窮,論文與著作汗牛充棟。若想清晰梳理市場經濟的發展脈絡,并非易事。因此,只能從市場與政府、自由與壟斷等視角擇取只鱗片爪,簡略介紹幾位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性學說,大致勾勒一個輪廓,帶領讀者走進經濟學的世界。 拼圖001色諾芬 大約2400多年前,在古希臘的廣場上,有一位光著腳丫的偉大哲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站在那里講經說道。當時大家可能并沒有注意,蘇格拉底有個弟子叫色諾芬,跟在他身后偷偷記錄。他把從蘇格拉底那里聽來的一些有關奴隸主如何增加財產的思想片段記錄下來,結合自己管理莊園事務時積累的經驗,在參加貴族叛亂失敗后,編寫了世界上**部《經濟論》(Oeconomicus or Economics,前355年)。該書由兩大部分構成:家庭和管理。可見,*初的經濟學所要解決的問題,實則是有關家庭財產管理這門學問的。到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中,繼續沿用了色諾芬的詞意,至于有關商業、貨幣流通、國家財政等涉及整個國家的經濟問題,通常是被放在政治學或倫理學中的。中國古代“經濟”一詞也是從“濟世經邦”演化而來的,也屬于政治學范疇。 色諾芬的《經濟論》很簡單,只寫了四部分:①財富是一個人能夠從中得到利益的東西;②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③怎樣訓練妻子、管家和奴隸;④關于農藝的全套方法和秘訣。《經濟論》雖然是一本“小書”,但其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它為人們了解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希臘的經濟情況提供了珍貴的史料;另一方面,作為古希臘的**部專門研究經濟問題的著作,對歐洲經濟思想的產生和發展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拼圖002“看不見的手” 一直到15世紀末期,西方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瓦解,商品貨幣關系建立,統一市場形成,中央的君主政體出現,才使得整個國家的致富問題、政府的稅收財政問題日益重要起來。這以后幾代人里,以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等為代表,無數人致力于專門研究這項冠以政治經濟學以區別于家庭財富管理的經濟學。 其中*不容忽視的就是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斯密出生在蘇格蘭一座名為柯科迪的小鎮上,他是個遺腹子,父親在他出生五個月前就離開了人世,這是一件十分不幸的事情。然而,就是這個不幸的嬰兒,日后與同時代的休謨、盧梭、伏爾泰、狄德羅、康德、富蘭克林、埃德蒙·伯克等偉大的思想家們一起掀起了近代思想啟蒙的巨浪,他和他的《國富論》,成就斐然,成為啟蒙時代的一部分,被永遠銘記于史冊。 1776年3月9日,斯密經歷了“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創作,近千頁的大部頭《國富論》正式出版。該書創作和出版期間,歐美大陸正發生著歷史性巨變。在創作期間,北美洲爆發了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成為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獨立戰爭的導火索。在這一問題上,斯密觀點十分鮮明,他認為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壟斷引發了傾茶事件,同時他還批判蓄奴政策和黑奴貿易,指責英國政府限制性的殖民地政策阻礙了財富增加,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赤字。斯密這一系列主張,都體現在《國富論》的自由市場理論中。自由主義是《國富論》的靈魂所在,它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典型產物,帶著強烈的啟蒙精神。《國富論》出版4個月之后,北美發布了《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據稱,《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美利堅開國元勛之一的富蘭克林于1775年在倫敦與斯密有過會面,并看過《國富論》的部分手稿,《獨立宣言》的基本精神是否受到了《國富論》的影響,也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斯密在回答“財富是如何增長的”這一問題的時候,給出了四個字的答案:自由市場。因此,一般將斯密的學說稱之為“自由市場學說”。斯密反對貿易限制,在《國富論》中,他提出了一個“自由國度”的設想:“英國無論如何都應該成為一個自由港……來自所有國家的所有商品都在這里實現自由貿易、自由交換。”這個自由市場的運行,主要依靠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推動。他描述道:“每個使用資本和勞動的個人,既不打算促進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進公共利益。他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后人一般認為斯密用“看不見的手”來隱喻市場規律。 “看不見的手”的描述為我們打開了探索市場規律之門。真正推動市場運行的原動力是人的自利之心。斯密在《國富論》中非常經典地寫道:“我們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商或面包師的恩惠,而是出于他們自利的打算……通過追逐自己的利益,他們經常促進了社會的利益。”斯密認為,利己和利他在自由市場中其實是可以統一的。不過,每個人的自利行為*終促使公共利益*大化。這個市場法則一直備受爭議,它也是反對者攻擊斯密自由市場學說的關鍵點。不過,此后百年,經濟學家不但沒能突破斯密的瓶頸,反而誤入了斯密開創的均衡范式的“完美”陷阱。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在《經濟分析史》中全盤否認了斯密的貢獻,認為斯密將經濟學引入了歧途。奧地利學派的傳人羅斯巴德甚至在《亞當·斯密前的經濟學》中將斯密蔑稱為“一個剽竊成癮的學者”。這種評價對斯密來說當然有失公允。斯密是一位杰出的學術綜合者,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學科開創者。斯密的《國富論》固然有缺陷,但他的自由市場學說啟蒙了世人。他給人類的新時代指明了一條道路——自由市場將給我們帶來無盡的財富、真正的自由與永久的和平。
拼圖經濟學 作者簡介
蔡天嬌,1984年9月生。工商管理文學學士學位,國際市場營銷優秀理學碩士學位,現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工作。留學期間發表《依靠跨國公司促進東北亞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曾引關注。 周廣也,1980年生,黑龍江雙城人,哲學碩士。大學畢業后攜筆從戎,衛國戍邊,后轉業到政府機關,現供職于黑龍江省民政廳。熱愛閱讀和思考,曾參與撰寫出版《黑龍江省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開啟改革新征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黑龍江省全面深化改革實踐探索》等書籍。 張永元,黑龍江哈爾濱市人,1973年生,成長于一個普通黨校教授家庭,談不上書海翰墨,但也飽受熏陶。1992年投身軍旅,服役于武警黑龍江伊春森林支隊,茫茫林海十四載,轉業后任職于黑龍江省民政廳。長期從事于康養產業發展的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