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13891
- 條形碼:9787101113891 ; 978-7-101-1138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精) 本書特色
《心經》講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佛教對宇宙、人生基本的看法。 ——星云大師 《心經》是智慧的經典。內容既淺又深,以基本原始的佛法為底子,以大乘空義的佛法為靈魂。是遇淺既淺,逢深則深的好經。 ——圣嚴法師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精) 內容簡介
《心經》是三藏圣典中流傳*廣、被人持誦講解*多的一種大乘經典,使用*多的譯本為玄奘大師所譯。雖僅二百六十個漢字,但涵義豐富,譯筆精練、流暢而優美。樓宇烈編著的本書分為般若、執著、寂靜三部分,內容涉及緣起性空、自凈其意、無常無我、跳出苦海、心無掛礙、心的力量等。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精) 目錄
開篇 了然于心
——題《心經》
I 般若
緣起性空
自凈其意
II 執著
諸法空相
無常無我
無明緣行
跳出苦海
III 寂靜
心無掛礙
法無定法
心的力量
結語 智慧的力量
附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精) 節選
開篇 了然于心——題《心經》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教般若中觀學的重要經典之一。它先后有七種漢譯本,其中流傳*廣的是唐代玄奘的譯本,此譯本全經僅260個字,連經題也才268個字。可就是這么一部短小的經,卻包羅了大乘佛教般若中觀理論所涉及的基本名相和根本理論,有人且以為此經“攝全部佛法”。經中所涉及之名相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諸法空相”、“究竟涅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而更重要者是經中闡明的大乘中觀的根本理論—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說,大乘佛法所言之“空”“有”是離“空”“有”二邊之“空”“有”;是“不二”之“空”“有”;是不離“空”之“有”,不離“有”之“空”; 是“非有”之“有”,“不空”之“空”。誠如唐賢首法藏所言:“但以性空未嘗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大乘佛教唱“真空”、“妙有”之論,何為“真空”,何為“妙有”?近代高僧弘一大師嘗釋曰:“真空者,即有之空,雖不妨假說有人我,但不執著其相。妙有者,即空之有,雖不執著其相,亦不妨假說有人我。” 凡人著于實有,二乘落于偏空,故大乘般若中觀破偏示正,述“空”“有”不二之理、書“空”“有”不離之文。然常人聞大乘佛法一切皆空義,易落于空見,《心經》“色”、“空”不離之文,則告誡眾生既不要落于“有”,更不應落于“空”。弘一大師在其《 講記》中,劈頭就提醒讀此經者說:“研習《心經》者,*應注意不可著空見。因常人聞說空義,誤以為著空之見。此乃大誤,且極危險。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因起有見者,著有而修善業,猶報在人天。若著空見者,撥無因果則直趣泥犁。故斷不可著空見也。” 《心經》是中國佛教四眾弟子每日早晚必誦之經典,其中名相含義可慢慢研究,然經文之根本教義,則必須首先了然于心中。如此,誦《心經》方有意義,方積自覺覺他之功德。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精) 作者簡介
享譽海內外的資深學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虔誠守護者。北京大學國學研修班非常受歡迎的主講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暨國學研究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名譽院長,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祖籍浙江嵊州。1955年畢業于上海浦光中學,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60年畢業。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全國宗教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周易注(附周易略例)》、《宗教研究方法講記》、《中國的品格》等。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