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專題新修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17736
- 條形碼:9787308217736 ; 978-7-308-2177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專題新修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全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進行深入的專題分析,并反映新時代近期新理論成果和實踐材料,既適合作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也可以作為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參考書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讀物。內容包括:總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繁榮的偉大旗幟、專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論及實踐中的認識深化、第二專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情基礎與發展實際、第三專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奮斗目標與戰略安排、第四專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十一個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專題新修 目錄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時代偉大實踐的互動共進
三、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
**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論及實踐中的認識深化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的論斷
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與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突破
三、新世紀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本質認識上的進一步豐富發展
四、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
第二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情基礎與發展實際
一、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及其特征趨勢
二、當代中國的歷史方位和重要戰略機遇期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四、全面深化改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第三專題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奮斗目標與戰略安排
一、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二、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戰略安排——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第四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理論與實踐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基本內容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推進及其實踐成就
四、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五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理論與實踐
一、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三、當代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
四、全面依法治國,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第六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與實踐
一、文化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意義
二、中國文化的底蘊優勢與發展現狀
三、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第七專題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與實踐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基本理論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實踐
三、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協調社會利益關系
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
第八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理論與實踐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論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的必然選擇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和目標
四、積極應對重大環境挑戰,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第九專題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一、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基石
二、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建設
三、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
四、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
第十專題 人類命運共同體下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一、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二、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
三、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四、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第十一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與實踐
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二、新形勢下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四、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后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專題新修 節選
(一)中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總結**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以來的歷史發展、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具有特定內涵的新概念,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是**次。 在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上,*早提到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的是列寧。十月革命后,社會主義本身的發展階段問題成為現實的實踐問題。列寧認為,在經濟落后的俄國,只能建成“初級形式的社會主義”,而不能立即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這里包含著社會主義社會也要有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完備到比較完備的發展過程的思想。但是,列寧當時主要是回答俄國怎樣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問題,還沒有來得及具體分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的發展階段問題,因而對這一思想未能作出進一步的闡發。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毛澤東曾比較正確地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階段問題,他在1956年1月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提出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已經進入、尚未完成的思想。后來,他又明確地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只是“剛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建立起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的基礎,生產力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后,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社會才算從根本上建成了。但由于我國當時剛剛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沒有足夠的經驗使我們能夠對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有很清楚的認識。因此,關于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思想沒有能夠堅持和得到進一步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經驗和改革開放以來新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黨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歷史階段進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國還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準確地把握了我國的基本國情。 新時期黨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不久,鄧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產力落后,這是中國的現實國情,強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然是長期的。葉劍英在慶祝新中國成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也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處在幼年時期,還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國實現現代化,必然要有一個初級到高級的過程。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次提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處于初級階段。之后,1982年黨的十二大報告和1986年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分別對這一階段的內容作了一定的分析。但總的說來,這三次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或初級發展階段時,都還沒有把它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性問題加以把握,因而也還沒有從理論上作為制定黨的路線和政策的根本依據加以展開和發揮。 黨的十三大召開前夕,鄧小平強調指出:“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①這個論述,**次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事關全局的基本國情加以把握,明確了這一問題是制定路線、政策的出發點和根本依據。 黨的十五大再次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指出,面對世紀之交改革攻堅和開創新局面的艱巨任務,我們解決種種矛盾,澄清種種疑惑,認識為什么必須實行現在這樣的路線和政策,關鍵還在于對所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要有統一認識和準確把握。正是基于我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認識,黨的十五大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樣建設這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進一步統一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 當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后,黨的十六大再次強調,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時期的艱苦奮斗。 黨的十八大總結十年奮斗歷程,再次指出,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三個沒有變”是對中國基本國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學認識,是準確觀察問題、作出正確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要求全黨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實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專題新修 作者簡介
陳正良,現任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院長、碩士生導師,校聘一級教學科研崗位。已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環境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寧波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2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