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高更自傳 內容簡介
19世紀的法國藝術界,可謂星光熠熠,保羅·高更便是這群星中格外璀璨的一顆,他是享譽世界的“毒舌作家”毛姆筆下為了追求“月光”而放棄“六便士”特立獨行的藝術家,是被全世界文藝青年追捧的“男神”凡高“高山流水”的前輩和知己。本書為保羅·高更流傳于世文字記錄的集結,其中有高更對往事的回憶、對凡高的追思、對德加的評價、關于藝術的漫談、對人生的感悟,以及對塔希提和馬克薩斯的描繪,這些文字得以讓我們深入高更內心,真切了解他的所言所行,體悟他的所思所想。該文本在編排上別具匠心,**部分和第二部分為高更已出版的回憶錄類圖書《諾阿諾阿》《此前此后》的迻譯,第三部分則選取了高更步入職業藝術生涯以來游走法國初至塔希提、回到法國以及重返大洋洲這四個時期的部分信件進行迻譯,這些書信讓我們得以深入高更內心,真切了解他的所言所行,體悟他的所思所想。至此,一個逃離文明世界、擁抱原初社會的“野蠻人”的肖像,便可以說是描繪完畢,我們從這些或犀利,或敏感,或柔情,或傲氣,或彷徨的文字里足以窺見這個遺世而獨立的偉大藝術家的豐富內心。此外,本書每一部分還隨文安排了近百幅高清精美插圖,圖注也盡可能貼合相應內容,進一步提升了本書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
高更自傳 目錄
諾阿諾阿
登 島 / 003
識 島 / 026
游 島 / 042
悟 島 / 065
離 島 / 090
此前此后
序 言 / 103
往事回憶 / 108
關于文森特·凡高 / 135
關于埃德加·德加 / 154
關于藝術 / 161
關于人生 / 180
在塔希提和馬克薩斯 / 186
后 記 / 211
書信一束
游走法國 / 215
初至塔希提 / 258
回到法國 / 271
重返大洋洲 / 282
譯后記
高更自傳 節選
當時,波馬雷國王病得很重,已是行將就木。 漸漸地,整座城市被一種難以名狀的氛圍所縈繞。 所有歐洲人,商人、官員、軍官以及士兵,在街巷談笑如常,而當地人卻個個神色凝重,壓低了嗓音在王宮附近交談。 從錨地望去,一只只橙色的船帆在蔚藍的大海上不停鼓動,收帆索在陽光的照耀下不時閃爍著銀光—— 臨近島嶼的原住民正匆忙趕來,準備送他們的國王*后一程,并見證他們的王國被法國兼并這一歷史時刻。 種種跡象表明,大家已經通過某種方式得到了消息。原來,每當國王快要離世,日落時分,山上的某些特定地點便會黑影憧憧。 沒過多久,國王便與世長辭了,身著海軍上將的制服,一動不動地躺在王宮里。也就是那時,我見到了王后。 王后名叫瑪勞(Maraü),她正在用鮮花等材料裝飾王宮大廳。 當公共事務主管從藝術的角度征求我對葬禮布置的意見時,我沖他指了指王后。這位女性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優雅的氣息,似乎能將所觸及的一切都化作藝術品,她的美麗與生俱來。 初次相識,我對王后的了解還不全面,對這里的一切也知之甚少。但就目前而言,這里的風土人情和我想象的相差甚遠,我不禁感到有些失望。我對就連細枝末節也要仿照歐洲的舉動十分厭惡,甚至因剛剛登島不久而無法辨別:在這片被征服的土地上,在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外表下,在外界的影響中,究竟還留有多少本土、本真、原始的美好? 此時的我依舊盲目,只把王后看成一個外表成熟、身材健壯、高貴美麗的普通婦女。而當我再見她時,便徹底推翻了先前的看法。 我為她的“毛利人魅力”(charme maorie)深深著迷,雖免不了摻雜其他特質,但塔希提式的獨特風格在她身上依然非常純粹。這讓我想起她的祖先,一位偉大的首領。正是這位首領,賦予了她和她的兄弟乃至整個家族,一種氣宇軒昂的出眾外表。 受家族遺傳,她擁有健壯的、雕塑般的體態,豐滿而又不失優雅。她的雙臂就像殿堂里的兩根石柱,簡潔、筆直;縱觀她的整個身軀,肩部線條平直流暢,壯碩的上半身逐步向下收縮,讓我聯想到代表三位一體的三角形(Triangle de la Trinité)。有些時候,她的雙眼會莫名地燃起熱情之火,它突然迸發,將周圍的生命映得火紅。也許,當初正是因為這樣的力量,才讓小島能夠從大海中升起,讓島上的植物在**縷陽光的照耀下盛放…… 喪禮期間,所有塔希提人都一襲黑衣,滿懷悲痛地為死去的國王哀吟挽歌。這樣的旋律,對我來說就像是在聽《悲愴奏鳴曲》(Sonate Pathétique)a。 兩天后,葬禮如期舉行。 上午十點,大家走出宮門。軍人和官方人員頭戴白色頭盔,身穿黑色禮服,普通民眾則穿著喪服。隊伍一列列地整齊行進,每一列的領隊都舉著法國國旗。 到阿魯埃(Aruë)后,隊伍停了下來。這里矗立著一座用紛繁雜亂的珊瑚石和著水泥砌成的紀念碑,它的外觀實在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與四周植被和環境的天然之美形成了強烈對比。 拉卡斯卡德總督發表了干癟乏味的長篇大論,一旁的口譯員為在場的法國人進行了翻譯。隨后,新教牧師布道,王后的兄弟塔提(Tati)作了回應。這便是葬禮的全部內容。 離開時,官員們飛快地擠上馬車。這場面,與“比賽歸來”(retourde courses)的場景多少有些相像。 返程之路好不熱鬧。法國人依舊保持著冷漠的調調,而當地人終于從多日的沉悶中走出,恢復了往日的歡愉。“瓦依內”(vahiné)a又重新挽起自己“塔內”(tané)b 的手臂,一路有說有笑,她們的臀部來回扭動,赤裸的大腳重重踩在地上,揚起陣陣塵土。 在法圖阿(Fatüa)河附近,人開始變得多了起來。婦女們躲在石頭中間,找好位置蹲在水里,把裙子撩至腰間,給自己的豐臀和雙腿降溫,洗去在酷熱中行路帶來的疲憊。 享受完清涼,她們挺起胸脯,繼續向帕皮提走去,薄紗下用來遮擋乳房的兩片貝殼,伴隨這一動作高高隆起。 她們擁有健康小動物般的優美體態和充沛活力,周身散發著動植物混合的香氣。這種味道,一半來自她們的血液,一半來自她們頭上戴的塔希提梔子花(tiaré)c。 “現在好香啊!”(Téïné mérahi noa noa,塔希提語)她們說道。 …… 當公主走進我的房間時,我正病懨懨地躺在床上,渾身只裹了一塊兒纏腰布(paréo)。這是怎樣一件用來接待身份尊貴的女性的裝束啊! “你好(Ia orana,塔希提語),高更,”她開口道,“你生病了,我過來看看你。” “你叫什么名字?” “瓦蒂亞(Vaïtüa)。” 如果這個國家還保有過去的傳統的話,瓦蒂亞倒的確是位貨真價實的公主。可惜,這里如今已經淪落到任由歐洲人擺布的境地了。 不過說實話,這位公主看上去普通極了—— 身著黑裙,雙腳赤裸,耳朵后面別了一朵很香的花。她是波馬雷國王的侄女,正在為自己的叔叔服喪。 瓦蒂亞的父親塔馬托阿(Tamatoa),雖然平日里不得不與軍官和官員們保持聯系,也不得不參加海軍上將家舉辦的宴會,但除了做一名有王室血統的毛利人外,他從未有過別的什么想法。在憤怒之時,他是個無人能敵的斗士;而在盛宴之夜,他又成了大名鼎鼎的飲者。他早已去世。聽說,瓦蒂亞非常像他。 作為一個*近剛剛戴著白色頭盔登島的、傲慢無禮的歐洲人,當我看向眼前這位沒落的公主時,嘴角不由地揚起一絲懷疑的微笑。 但我想盡量禮貌一點。 “你能來看我真是太好了,瓦蒂亞。要不要一起喝杯苦艾酒?” 我沖一個瓶子指了指,那是我剛買的酒,就立在房間一角的空地上。 公主朝我指的方向徑直走了過去,既沒有面露難色,也沒有心懷渴望。在彎腰拿起酒瓶的那一刻,她那薄如蟬翼的裙子緊緊繃在了腰上—— 這腰一定能禁得住整個世界。哦,沒錯,她就是一位公主!她的祖先?她的祖先一定人高馬大、矯健勇武。 她那結實、高傲、野性十足的腦袋,牢牢地種在寬闊的肩膀上。 此刻,我只看到了她那食人族似的下顎、隨時準備撕咬的牙齒,以及像殘忍而又狡猾的猛獸般暗中窺探的猙獰表情。我發現,她那美麗高貴的額頭,并不能掩蓋其他部分的丑陋。 我在心里祈禱,希望她并沒有坐到我床上的想法。這張脆弱的小床,絕對承受不了我們兩個人的重量…… 可她竟真的坐了過來。 ……
高更自傳 作者簡介
保羅·高更 (1848—1903)法國畫家、雕塑家,后印象派三杰之一。 代表作有《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黃色基督》《游魂》《敬神節》等。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