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饒家駒安全區:戰時上海的難民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071149
- 條形碼:9787214071149 ; 978-7-214-07114-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饒家駒安全區:戰時上海的難民 本書特色
跨越國界的救助 穿越時空的感動 不應被遺忘的饒家駒先生
饒家駒安全區:戰時上海的難民 內容簡介
法國神父饒家駒是60多年前出現在上海的一位辛德勒式的人物。1937年,他倡導建立的“南市難民區”即“饒家駒安全區”,至少保護了30萬逃難的中國人。他開創的救濟難民的“饒家駒安全區”模式,被南京、漢口、廣州等地沿用。1949年修訂的《日內瓦公約》采納了“饒家駒安全區”的經驗。但是,長期以來,中外學者對他的名字幾乎是一無所知,甚至很多耶穌會成員也是知之不多。本書作者阮瑪霞通過查閱中國、法國、美國、日本、瑞士等地的檔案與文獻,采訪相關當事人,為我們重現了一位“獨臂神父”在上海拯救數十萬難民的東方傳奇。不僅如此,這部引人入勝的著作對于我們今天思考難民問題也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饒家駒安全區:戰時上海的難民 目錄
譯者的話
致謝
前言
**章 早年歲月
第二章 來到中國
第三章 痛苦之中的上海
第四章 饒家駒安全區
第五章 仿效饒家駒安全區
第六章 海外籌款
第七章 饒家駒安全區內的生活
第八章 *后的日子和遺產
尾聲
附錄一 1949年8月12日關于戰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即日內瓦第四公約)
附錄二 1949年8月12日日內瓦四公約關于保護國際武裝沖突的受害者的附加議定書(**議定書)
參考文獻
正文插圖目錄
1937年,饒家駒神父在上海
饒家駒出生時的家庭住宅
饒家駒神父
利瑪竇(1552—1615)
上海的“獨臂神父”
在上海萬國商團任隨軍神甫的身穿軍服的饒家駒神父(*右)
1931年,保護棺柩以免被洪水沖走
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
戰火中尋求避難的難民
戰火中逃難的中國難民正穿越外白渡橋
停泊在黃浦江上的日本戰艦
日本士兵正在攻占一座橋
南市監督委員會委員
饒家駒神父會見日本領事
俞鴻鈞市長和他的夫人
法租界地圖上陰影部分是饒家駒安全區
戰火包圍中,饒家駒安全區勉力以存
上海城市中面積極小的饒家駒安全區
在法租界關閉的大門口擠在一起的難民
一卡車難民進入饒家駒安全區
饒家駒神父被稱為“大好人”
這座建筑是饒家駒神父在安全區內的辦公地點
饒家駒正帶領客人參觀安全區
饒家駒神父同安全區8萬名難童中的一些孩子在一起
難童正在學習手工藝
饒家駒與英國駐軍司令特爾弗一斯莫利特少將在一起
饒家駒安全區:戰時上海的難民 節選
這是一項關于法國耶穌會士饒家駒神父的人道主義服務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當上海陷入城市戰和難民處置的危機,饒神父曾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饒家駒神父是在1913年來到中國的。20世紀30年代初期,饒家駒神父看到了為可怕的現代戰爭手段的受害者,包括從空中轟炸人口密集的城市的受害者,提供安全庇護的迫切需要。他在工作中表現出非凡的能力,調動一切可能的資源并動員官方的力量,應對日本入侵帶來的災難。他*偉大的成就,就是在日本侵略軍與中國軍隊在上海進行血戰期間,為身陷絕境的中國難民提供了一片受保護的天地——安全區。 要記述像饒家駒神父這樣真正出類拔萃的人物,很難不令人覺得像是寫一部圣徒傳。有時,一個人的貢獻,尤其是人道主義方面的貢獻是如此之恢弘,以至于在其身上尋找人性的弱點或是其他缺點看起來就像是吹毛求疵。一種明智的研究方法是,盡可能多地利用各種來源的資料,因為并非所有來源都同研究對象有特殊關系,都想美化他的形象和聲譽,而是能顯現出研究對象更人性化的方方面面。一個平衡的觀察視角,對于建立一個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是極其重要的。即便思想中有了這樣的打算,在面對一個有著如此精神境界和取得如許成就的人時,要達到為他刻畫一個公正形象的目標還是比想象的更困難。 對很多亞洲人來說,中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它于1937年8月降臨上海。饒家駒神父和他的委員會建立的安全區被稱為“饒家駒安全區”,它在戰時的上海至少保護了30萬逃難的中國人,讓他們活了下來。
饒家駒安全區:戰時上海的難民 作者簡介
阮瑪霞(Marcia R. Ristaino),1939年出生。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學士、夏威夷大學碩士、喬治城大學博士。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東亞收藏部工作,現任美國國會圖書館約翰??克魯格中心研究員,美中政策基金會顧問。成果豐碩,除本書外,主要著作還有《中國革命的藝術:1927—1928年間不滿情緒的煽動》(1987)、《最后的容身之港:上海的僑民社團》(2001)、《中國勇敢的繆斯:丁聰的漫畫和藝術》(2009)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